拆迁中的南铁:一边是“拆”,一边是留

风见听闻 2024-11-09 04:47:05

和城中村不同,南铁的出现并逐渐壮大,伴随着时代的变迁。

从最初火车站建起,到南宁铁路不断升级,再后来柳局变宁局,南铁记忆着一步一个脚印。

如今,南铁也开始拆迁。

以衡阳西路为界,这一边满是“拆”字,在向时代告别;那一边还没拆,烟火依旧。

01

解放前,南宁是一座没有铁路的孤城,直到1951年南宁火车站建起,才结束这一尴尬历史。

南铁,伴随南宁火车站而诞生,铁路以及关联机构职工来自全国各地,聚居在这里,形成南铁生活圈。

从地洞口出来,就到了南铁范围。目前即将要拆的片区,基本在白苍岭市场周围。

离铁路最近的应该是最早一批单位房,只隔一道围墙和一条小路,据说属于南宁站改扩建范围。

沿着白苍岭路走,要拆迁的小区均已喷上醒目的“拆”字,以及预示美好未来的标语。

红砖板房很老了,基本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盖起来的,满是岁月的痕迹。

走着走着,我被一处三角梅吸引,不自觉走进这个即将拆迁的老小区。

或是因为有人已经搬走,加上工作日的原因,里面居民很少,偶尔遇见两三个上了年纪的老人。

搬家广告贴得到处都是,楼上回荡着敲敲打打的声音。

越往里走,越能感受到岁月沧桑,紧挨着的楼栋、凌乱的电线、狭窄的步梯、陈旧的窗户......

多年前让南铁人引以为傲的“红砖小洋房”,不知不觉已走到时代的边缘。留给拆迁户的时间不多了。

02

让南铁人引以为傲的,是社区完善的配套,文化宫、学校、医院、商场、菜市等应有尽有。

很多人都关心白苍岭市场会不会消失,毕竟是老南宁最有市井气息的地方之一。

听这里的居民说,白苍岭市场也会改造,但目前尚未见到公告,市场依旧熙熙攘攘挤满了人。

热闹背后离不开摊贩的坚守,对他们而言,这里何尝不是维持生计的地方。

南铁布料市场也还在正常营业。不过如今时代变了,自己买布料做衣服做被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偌大的市场难免显得有些冷清。

专属于南铁子弟的文化宫,如今似乎成了老年活动中心,只有周末或节假日才多一些年轻的身影。

03

隔着一条马路,那一边的南铁,烟火味依旧。

美食街上“叔婶之争”还在流传,夜幕降临,依旧是南宁人的撩螺圣地。

南铁的馒头和包子很出名,据说是北方人做的北方味道,后来名气越来越大。

这一边的单位房不拆,或许也是因为时机未到。

小区的年代还没那么久。

比如桂花苑,开工时间为2001年,仅2个多月之后便竣工。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还保留着柳局的痕迹。

房子设计的格局也比那边要拆的小区,自然升级了不少。

楼下是一排排商业街,依然可以找到只理发的理发店、只修理的修理店、补鞋补衣店,简简单单但很方便。

这恰也是上一辈人的生活方式,东西坏了就拿去修,缝缝补补又三年。而年轻人,不管东西坏不坏,时间久了都想换掉。

也正是由于观念的差别,使得老一辈和年轻人在拆迁补偿上,存在着分歧。

高达1.4万/㎡的补偿或回迁安置,大多数年轻人想拿钱走人,老一辈却坚持回迁。

或许充满烟火味的街巷和富有人情味的街坊,才是他们追求的生活。

期待南铁又一次蜕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