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铁掌掴事件:小事闹大,大家生气是因为它炸出3个社会痛点

沁说 2023-05-13 02:46:22

这几天铺天盖地都是“成都高铁掌掴事件”的推送,被动关注了一下,发现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小孩子在高铁上调皮,用脚踢了前方乘客的椅背,双方在交涉的过程中言辞激烈、大打出手,最后报警收场。

事件在网络上曝光后,广大网友的介入让整个事态愈演愈烈,一边倒的同情当事女生王某,对小孩母亲杨某及家人口诛笔伐、怒不可遏!

其实这只是一个生活中“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小事情,如果杨女士及时制止小孩在车厢不文明的举止,如果王姑娘开口提醒时注意沟通方式,如果家长第一时间道歉认错,根本没有后边的轩然大波!

5月10日,成都铁路公安处就这起“高铁掌掴事件”正式发布警情通报,判定结果是双方均存在违法行为,定性为互殴。

一时间关于“互殴”还是“正当防卫”的争议引发舆论狂澜,显然网友们对这则官方通报并不买账,评论区一片呼吁“处置不公”,“还手就是正当防卫”……

笔者仔细观看了官媒发布的列车长巡视记录仪的完整视频,虽说是“完整”,但缺失了争端的开头和结尾,中间也有一些剪辑,但大致能了解到争吵的过程。

三个小孩及家长上车时间为7点59分,8点24分王姑娘上车,坐在小孩的前排位置,3分钟后王姑娘起身制止后排孩童吵闹,这段没有音源,但图像画面显示双方引发争吵。列车安全员在2分钟后很快介入调解。

纠纷激化的关键点在视频的1分50秒,女孩张大嘴巴做了一个嘲弄的表情,然后用手机对着小孩的脸拍摄,说的是“小朋友长这样,你看啊就长这样”,孩子母亲急了,立刻伸手拨开女孩手机,期间打到了女孩的脸,女孩的反应很勇敢,直接一记耳光回了过去。

后续的发展基本关注事态的大众都很了解,这里不复赘述。

当然,指责小孩家长是最符合“民意”的言论,作为监护人没尽到监护职责,教导孩子遵守公共秩序。

其实这样的争吵是市井常态,鸡毛蒜皮,却在网络上发展为舆情,它背后的成因并不简单。

全民自媒体时代,人人可以发声,也意味着有太多的声音和观点涌入,侵吞了吃瓜民众独立的思考能力。

自媒体是有盈利性质的,流量为王,基本上都是在网路上追逐热点的“秃鹫”。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名言:“一有适当的利润,它就胆大起来……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

他们深谙大众心理,轻易就能用关键词制造对立和矛盾,引发大量关注。

比如这次掌掴事件的发酵自媒体功不可没,他们抓住了当下的社会痛点,制造了三重对立:

熊孩子与年轻人

群众与教师、公职人员

老百姓与公权力

“熊孩子”现象

“熊孩子”是一个网络高频词,基本上与这三个字挂钩的事件都能引发广泛的关注,评论区同仇敌忾,大肆批判。

如果是年轻的女性对上“熊孩子”,那就更有话题度了,比如不久前的男童上女厕所事件,公众普遍批评男童及其妈妈;

再如笔者刷到的这条“熊孩子”视频,大概是车厢内一个一两岁的小男孩在哭泣,后排的年轻男乘客质疑家长,说小孩哭闹是因为家长没有正确引导,小孩妈妈可能束手无策,有些崩溃地大声回怼:“那我把他弄死掉?”

视频很短,有效信息不多,双方都在气头上,语气都不好,但评论区的部分网友留言真让人倒吸一口凉气,作为一个理智的成年人,站在“正义”的道德标准上,指责小孩妈妈态度不好可以理解,但对幼儿说出“把他弄死掉”、“扇两巴掌”这样的话,就不是容忍度低的问题了!

如果说发布这条视频的自媒体有故意引导年轻人与所谓的“熊孩子”及家长的对立问题,导致评论被带动,那么下面这条完全正能量的视频,评论区如出一辙的意见就引人深思了。

视频中熟睡的男子被后排小孩踢小桌板的声音惊醒,非常气愤地站起来准备斥责,却发现疲惫的母亲抱着孩子睡着了,小朋友睡梦中被松掉的小桌板压住了腿,在不舒服的挣扎。

男子并未叫醒这对母子,而是轻轻将小桌板收好,默默坐了回去。

个人看来是充满温暖与人性美好的一个小插曲,评论区的部分网友却给孩子扣上“熊孩子”的帽子,指责熟睡的妈妈。

为什么现在的成年人(特别是年轻人)越来越浮躁,不允许孩童犯错,只要有一点错误就无限放大,对孩子极度缺乏爱心和耐心呢?

王阳明说“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儿童的性情是喜爱嬉戏玩耍而讨厌约束,特别是六七岁“狗都嫌”的时候,他们的专注力大概只有20分钟,精力旺盛、多动是儿童这阶段心理和生理主要的发展特点。

孩子就是在犯错中不断成长,我们年幼时也犯过很多大大小小的错,在教化中知恶明善,不影响成年后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但这些养育的知识只有真正经历生养的家长才能理解,年轻人没有这些人生经历,在公众场合,特别是密闭的空间环境下,对孩童吵闹的反感也在情理之中。

今天的中国,正在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未婚年轻人与婚育群体的对立将会愈积愈深,这和全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私人领地意识更强也有关系,互不打扰、互不影响,会逐渐成为公共场合相处的默认“潜规则”。

当懵懂孩童打破群体心照不宣遵守的规则时,家长自然要承担这份迁怒,如果态度强硬会被越来越多的人唾责和排斥。

还有一点就是现代人的精神压力愈来愈大,人们的耐心被学习、工作、生活的焦虑不断消耗,对于小孩子的耐心自然所剩无几,小小矛盾也会一触即发酿成一个社会事件。

除了极少数天性本恶的劣童,大多数孩子只是一时的活泼好动,安静听话对一个身心健康的儿童来说并非什么褒义词,大众不应该随意给幼儿贴上“熊孩子”的标签。

当然,乘坐公共交通时家长们应有所应对,准备食物或者玩具,对年轻人的“不包容”予以理解,温和以对,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化干戈为玉帛才是理性选择。

对教师与公职人员的“敌意”

回到“高铁掌掴事件”,把这件普通纠纷推向风口浪尖的一大原因,就是网传“高铁打人夫妻疑是老师和公职人员”!

目前有鼻子有眼“曝光”的孩子妈妈杨某某是某中学副校长的言论,已经被校方严肃辟谣。

双减政策下,学校取消了家庭作业,消减了文化教育的占比,看似给学生减负,却将教育的压力完全给到了家长。

很多父母在劳累的工作结束后,还要承担辅导功课、复习巩固的“重任”,搞得苦不堪言。

为了配合家长的下班时间,过早放学的孩子会被送去小饭桌或各类教培机构,这些教育支出是负荷在家长们身上繁重的负担。

网络的发达让个别无良教师的行为对教师群体的整体信任度造成了影响,类似“老师上课不讲重点,课后强迫学生参加补课”的言论层出不穷!

还有因为孩子而对老师违心地曲意逢迎的家长们,这样的怨气无法在现实中发泄,便会投射到网络上。

说到底,现代人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敌视,深层根源是对中国式教育的不信任和焦虑。

再说公职人员,现在普遍的认知是他们收入高、付出低,上班是“一张报纸一杯茶”,享受着供养却不见干多少实事。

而普通人累死累活却薪水微薄,很容易导致心理失衡。

大家“仇恨”的根源,还是自身收入与劳动的不匹配。

所以在掌掴事件中,许多网友抓住“教师和公职人员”这个点不依不饶,就是为了“自证偏见”,给自身生活中的种种不平出一口恶气罢了。

这个对立过程不是个人的问题,是日积月累的现实矛盾。

疾不在腠理,在骨髓,古人说:“日慎一日,而恐高位不终”,身处这个职位的人更应清正己身,约束言行,毕竟要面对“刻板印象”的时时检视。

对“公权力”的不信任

这个不方便展开多说,掌掴事件中网友反复强调“揪出那个没露面的小孩父亲”,质疑“为什么不公布该男子骂人视频”,并笃定认为正是由于他的工作性质,才导致最后判定结果的不公。

包括前期的“许可馨事件”、“北极鲶鱼事件”,最后都在网友一浪浪的质疑声中归于平静,那种竭尽全力呐喊、却被看不见的“化功大法”消退于无形的无力感,让大家很是挫败与愤怒。

现下大家对官方的报道越来越排斥,反复质疑,情愿相信不知名自媒体号发布的乌七八糟的信息,说到底还是对公权力的失望和不信任,是信任的崩塌!

至少在网络“小作文”中,大家的话语权还能被看见、被理解与共鸣。

写在最后

一件小小的日常纠纷被无限扩大,现象背后透射出的永远是社会的沉疴痼疾。

积极的一面看,网友们都是本着同情“弱势群体”的原则,追求的也是道德与正义的高点。

但罗素也说过:“若理性不存在,则善良无意义。”

看到有热点事件出现,就急着站队、急着网暴的,比如此次叫嚣揪出杨女士夫妇,“开除公职”,相当于是一场道德霸凌,用失智的方式去行使“私刑”。

看到一位网友的观点很好:“不矫枉过正、不过度发泄情绪、不制造暴力事件、保持克制,也是当下需要去冷静思考的。”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提出“信息茧房”的概念,大数据推送让每个人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自身先入为主的观念将逐渐根深蒂固,愈来愈多的人只听到他们自己的回音,公众就不可能考虑周全。

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出言有尺,做事有余。理性看待、谨言慎行方能让自己避免落入信息茧房的窘境……

佛家讲究“口业”,过度的戾气也是对自身生命能量的一种消耗。

慎始敬终,行稳致远,与诸君共勉。

-End-

看古今世事,读书中天地,欢迎关注

1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