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引言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的东风席卷大地,经济发展迅猛,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敢于冒险的企业家。
杨卓舒便是其中的一个,他从河北石家庄的平凡起步,以卓达集团的名义,迅速崛起为河北首富。
他的成功道路充满了大胆的商业决策和不拘一格的扩张策略。
然而,这一切辉煌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逐渐膨胀的金融泡沫和一系列触目惊心的违法行为。
当卓达太阳城项目横空出世时,杨卓舒的野心和欲望也达到了顶峰,但这座梦想中的“全龄化生态健康城”最终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随着40万投资者的百亿资金逐渐化为泡影,卓达集团的帝国轰然倒塌,杨卓舒也从辉煌的顶峰跌落至锒铛入狱的悲惨结局。
01 时代“枭雄”:杨卓舒的扩展之路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全国,市场经济的萌芽激发了无数人的创业激情。
彼时,河北石家庄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北方城市,正处于一片商业开发的热土之中。
杨卓舒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片天地中蕴藏的商机。他并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怀着巨大的野心和对财富的渴望,毅然决然地投身到了房地产行业的洪流之中。
然而他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在那个年代,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市场环境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初入行业的杨卓舒手中并没有多少资金,他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如何获取足够的建筑材料来启动项目。
为了筹集第一笔启动资金,他走访了河北省建材公司,并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赊购方案:以未完工的房地产项目作为抵押,换取建材公司的支持。
河北省建材公司的办公楼坐落在石家庄市的一条繁忙的街道旁。
那是一个充满年代感的三层建筑,外墙斑驳,门口常常停满了前来洽谈业务的车辆。杨卓舒在这座楼里来回奔走了无数次。
他穿着一身并不昂贵但极为整洁的西装,用详尽的计划和细致的分析说服了公司的负责人,最终达成了一份价值500万元的赊购协议。
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年轻企业家来说,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胜利。
获得第一笔建筑材料后,杨卓舒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项目的建设中。他并没有因为初步的成功而放慢脚步,反而更加积极地拓展自己的资源。
他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供应商之间奔波,用相同的赊购方式获取了更多的建筑材料。
就这样,杨卓舒在石家庄的市场上逐渐站稳了脚跟。随后,他并不满足于简单的住宅建设,而是开始思考如何在地产行业中实现更大的突破。
在短短几年内,他迅速积累了足够的资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卓达集团。
这家初创公司在杨卓舒的带领下,不断扩展业务范围,开始承接更为复杂的建筑项目,涵盖了高档住宅、商业地产以及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卓达集团的名字逐渐为石家庄乃至河北省的公众所熟知。
随着卓达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杨卓舒也迎来了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90年代末,他的公司已经从一个小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成长为拥有数十亿资产的大型企业集团。
公司的总部设在石家庄市中心的一幢现代化办公楼中,楼前常常停满了豪华的轿车。
杨卓舒的办公室设在大楼的顶层,那是一间宽敞明亮的房间,四周的落地窗俯瞰着整个城市。
他站在窗前,俯视着脚下这个曾经陌生而遥远的城市,现在它已经被他牢牢掌控在手中。
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杨卓舒展现出了极强的控制欲。
他亲自担任公司所有重要项目的总裁,几乎每一项重大决策都由他亲自拍板。
他的办公桌上总是堆满了各种文件和合同,秘书们忙碌地在他身边进进出出,为他安排日程、处理琐事。
杨卓舒总是穿着剪裁考究的西装,手腕上戴着一块名贵的手表,给人一种极为严谨和精明的印象。
他的工作时间从早晨的八点一直持续到深夜,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
为了应对繁重的工作量,杨卓舒为自己配备了12名秘书,而这也给他带来了巨大争议。
据了解,这些秘书大多是刚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年轻女性,个个精通外语,具备出色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她们每天的任务就是为杨卓舒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从安排会议到接待客户,再到协调公司的各项活动。
尽管卓达集团已经成为河北省有名的纳税大户,但杨卓舒并未停下扩张的脚步。
他的野心早已不满足于石家庄一地,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北京、三亚、呼伦贝尔等多个地区。
他在这些地方设立了分公司,并亲自担任总裁,频繁地往返于各地之间。
为了保证个人安全,他甚至雇佣了十多名经验丰富的保镖,每次出行都是阵势浩大。
然而,这一切的繁荣与高调背后,却开始显现出危险的苗头。
杨卓舒的事业虽然蒸蒸日上,但他过于快速的扩张和庞大的开支,也使得资金链的压力越来越大。
尽管他依靠赊购和借贷不断扩充公司资产,但这种高杠杆的经营模式,最终让他陷入了难以自拔的财务困境。
这种困境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步显现,并最终引发了卓达集团的崩溃,将杨卓舒推向了命运的深渊。
02 梦碎太阳城: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随着卓达集团在各地的业务扩展和财富积累,杨卓舒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
他不仅满足于房地产开发和其他多元化业务的成功,还希望通过一个更加宏大的项目,将卓达集团推向新的巅峰。
于是,在2010年代初,他推出了一个号称可以改变城市发展格局的项目——卓达太阳城“全龄化生态健康城”计划。这一计划的规模和野心前所未有。
卓达太阳城项目占地3万亩,规划容纳800万居民,目标是打造一个集住宅、商业、教育、医疗、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城市。
这不仅是一个房地产项目,更是一个涵盖了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的综合性发展蓝图。
杨卓舒在项目发布会上信誓旦旦地表示,卓达太阳城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典范,一个前所未有的“全龄化生态健康城”,将在河北的土地上崛起。
卓达太阳城计划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为了推动项目的顺利进行,杨卓舒制定了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投资政策。
他承诺“如果投资者在项目中投入100万元资金,便可以获得22%的年回报率,此外还会获得相当于本金2%的股份”。
这种看似优厚的投资条件迅速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涌入。
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火热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迫不及待地将资金投入这一被认为是高回报、低风险的项目中。
为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卓达集团还设立了专门的营销团队,每天在石家庄市的卓达集团总部举办多场投资说明会。
这些说明会场地布置得极为精致,投影仪上播放着项目的宏伟规划图,演示文稿中列举了大量的数据和预测。
会场上,穿着整齐的营销人员用充满激情的演讲介绍着卓达太阳城的美好前景,不少潜在投资者在听完介绍后,当场签订了投资协议。
卓达集团不仅通过说明会吸引投资,还与多家银行合作,为那些资金不足的个人提供贷款服务,使得即便手头资金有限的投资者也能参与到项目中来。
为了进一步激励投资者,卓达集团还推出了一系列奖励措施,例如优先购房权和更高的股份比例。
各种措施之下,卓达太阳城项目的投资额迅速突破百亿大关,来自全国各地的投资者纷纷涌入,累计参与人数高达40余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卓达太阳城项目的实施却并未如预期般顺利进行。尽管项目启动时声势浩大,但实际的建设进度却远远落后于计划。
太阳城的土地上,大片的建设工地被围挡起来,地基已打好的楼盘寥寥无几,更多的则是停工的建筑和堆积如山的建筑材料。
杨卓舒曾承诺的一系列配套设施,如高端商业中心、顶级学校和现代化医院,迟迟未见动工。
原本热闹的工地逐渐变得冷清,施工现场的机器逐渐停止了运转,偶尔还能看到几名工人在缓慢地清理场地,更多的是闲置的设备和荒废的基坑。
投资者们起初还抱着希望,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困难。
然而,随着项目一再延期,工程进度依然没有实质性进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卓达集团的承诺产生怀疑。
他们开始频繁地前往卓达集团总部,希望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卓达集团的接待大厅经常挤满了来自各地的投资者。
面对这些质疑,卓达集团的工作人员通常以“资金暂时紧张”为由进行搪塞,并一再保证项目很快就会恢复。
然而,实际情况却远比这些官方的说辞复杂得多。随着卓达集团资金链的逐渐紧绷,项目的推进几乎陷入停滞,原本对外宣称的高回报逐渐成为空谈。
公司内部的财务问题愈发严重,拖欠供应商的货款、员工的工资逐渐成为常态。
为了维持资金链的运转,卓达集团开始通过更加激进的方式进行融资,这无异于饮鸩止渴。
到了2018年,投资者的焦虑和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媒体也开始对卓达太阳城项目的实际进展进行深入调查,大量的报道揭示了项目背后隐藏的严重问题。
结语曾经被视为河北省房地产市场奇迹的卓达集团,如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杨卓舒一手缔造的卓达太阳城项目,最终成为压垮他商业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9年5月18日,在数十万投资者的愤怒和绝望中,杨卓舒带着儿子杨汗青前往公安局自首,卓达集团的崩塌随之尘埃落定。
石家庄,这个见证了杨卓舒从崛起到坠落的城市,也被卓达太阳城的巨大泡沫所拖累,留下了一片满目疮痍的废墟。
参考资料:1.爱企查2022.7.27 《骗40万投资者上百亿,配了12名秘书,曾经的河北首富终锒铛入狱》
2.华商经济网2022.5.17 《给自己配12名秘书 骗40万投资者上百亿 河北前首富真是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