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大师的股市悲歌:从“股神”到贫困终生

窝窝娱乐睡 2024-11-19 18:59:14

对于赌场而言,赌博的结果具有微观不确定性以及宏观确定性,不得不感叹世界大同。最高深的科学与最低俗的赌博具有同样的道理,我们交易的市场是否也会出现这个现象?

答案是肯定的,市场上没有任何方法能够指向唯一确定的结果,否则就会产生市场怪物,那么所有的交易方法都是基于概率的产物,这样一来,交易的盈利模式与赌博的盈利模式就别无无二致了。

所不同的是,赌场靠规则上的概率优势实现长期的必然盈利,而交易者靠人性的不对称性建立起来的概率优势实现长期的必然盈利。

在最美的季节、最美的南京,望望想和大家聊一个美好的话题——财富。

单纯依靠理论预测市场的复杂性和人性的非理性,往往会在市场风暴中迷失方向。”

在经济学的历史长河中,欧文·费雪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以其卓越的理论贡献被尊为美国最伟大的经济学家之一。然而,这位学术上的巨匠却在股市中遭遇了惨败,落得了穷困潦倒的下场。这一悲剧性的故事揭示了经济学理论与真实市场之间的差距。

欧文·费雪

01. 费雪的辉煌成就‍‍‍‍‍

费雪毕业于耶鲁大学,是该校首名经济学博士,他在计量经济学、利息理论等领域贡献卓著。他的发展公式—MV = PQ—奠定了现代货币经济学的基础,为学界提供了重要的分析工具。

费雪著作

费雪的主要著作及成就包括:

1. 《资本和收入的性质》(1906年):这本书深入探讨了资本与收入的关系,并奠定了经济学研究中的基础性概念。费雪通过明确区分资本与收入,为后续的资本理论和分配理论提供了清晰的框架。

2. 《利息率》(1907年):费雪在这本书中深入研究了利息率的决定因素,提出了利息是由人们对当前收入与未来收入的时间偏好以及投资机会共同决定的观点。这一理论对后来的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3. 《货币的购买力》(1911年):在这本著作中,费雪提出了货币数量理论,发展了现代关于货币供应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概念。他强调货币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以及货币供应量变化对物价的影响,为货币主义理论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

4. 《指数的编制》(1922年):费雪对物价指数的编制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物价指数的编制方法,这些方法对后来的物价指数编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5. 《利息理论》(1930年):这本书是费雪的代表作之一,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利息的本质和决定因素,为资本理论和利息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6. 《通货膨胀》(1933年):在经济大萧条的背景下,费雪对通货膨胀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通货膨胀与货币供应量增加密切相关的观点,这一理论对后来的经济学研究和政策制定产生了深远影响。

7. 《百分之百的货币》(1935年):费雪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货币制度改革的设想,主张实行百分之百的货币储备制度,以避免银行体系的不稳定和金融危机的发生。尽管这一设想未被广泛应用,但引起了学界的广泛讨论。

费雪的著作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研究使得经济学更加精密,强调了计量方法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他通过公式和模型将经济现象数学化,提高了对货币量和物价水平之间关系的理解。费雪的学术成就为现代经济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经济计量学和货币理论领域的重要奠基者。

02. 从巅峰到谷底的股市之旅

费雪的财富之旅就像一场惊险的过山车,一度风光无限,却最终跌入谷底。曾几何时,他的银行账户就像个无底洞,源源不断地吸进来自股市的钞票,积累了上百万美元的财富。费雪不仅是经济学领域的明星,在投资界他也曾被认为是无所不能的“股神”。他挥斥方遒,买入自己认为绝对物超所值的优质企业股票,俨然一副掌控市场的姿态。

1929年之前,费雪仿佛站在财富的金字塔尖上。他大手笔地购买股票,甚至还劝说朋友和家人也加入这一“稳赚不赔”的投资盛宴。费雪那时候是何等自信!他坚信市场只会持续上涨,股票只会不断升值。而且,费雪并不是保守的投资者,他喜欢用杠杆进行操作,认为这样可以让财富增长得更快。

然而,1929年的股市就像一个巨大的肥皂泡,在众人狂热追捧的气氛中不断膨胀,最终不可避免地破灭了。费雪仿佛没有看到那个泡沫中的裂缝,当其他人开始意识到不对劲时,他却坚信这只是短暂的波动。历史记载中,费雪甚至公开宣称:“股市已经达到了一个永久性高原。”这种乐观的判断显然是基于他对自己理论的无限信任。

1929年美股崩盘

泡沫破裂后,费雪的投资迅速崩盘。那些曾经在他眼中充满前景的“优质股票”,一夜之间仿佛变成了无底洞,不断吞噬着他的财富。他借来的钱也成了巨大的压力,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费雪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财富化为乌有,甚至还拖累了他的家人。他妻子和妹妹的积蓄都被卷入这场灾难中,最终变得一无所有。

最令人唏嘘的是,费雪晚年生活的困窘程度与他早年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他曾经住在宽敞的豪宅中,如今却靠着耶鲁大学买下他的房子再租给他居住,免于被债主赶出家门。他的子女也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的重担,帮助他度过余生。这位曾经的学术巨擘、投资大亨,最终在贫困中度过了余生,成为经济学历史上最令人心碎的悲剧之一。

03. 失败原因剖析

1. 错误的市场判断:费雪的失败就像是一场因过度自信而酿成的悲剧。他坚信自己对市场的判断是无懈可击的,甚至大胆宣称股市已经达到了“永久性高原”。这种错误的市场判断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积累了多年的自信最终变得难以逆转。他低估了市场的复杂性,过于依赖自己的理论,忽视了市场中那些超出模型预测的变化。

2. 投资策略的失误:费雪的投资策略看似稳妥,实则暗藏风险。他几乎将全部赌注压在少数几只他认为的“优质股票”上,缺乏足够的多样化策略。当市场开始走低时,他选择继续加仓,希望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高杠杆的使用使得这种风险被成倍放大。杠杆在繁荣期带来巨额收益,但在崩盘时却成为摧毁财富的刽子手。

3. 忽视市场情绪:费雪的理论模型假设人们是理性的,但市场却充满了非理性的情绪波动。在1929年的股市,乐观情绪将股价推上了不可思议的高度,而恐慌情绪又让市场在瞬间崩溃。费雪对这种情绪的力量缺乏足够的认识,以至于在市场崩溃时,他依旧固执地相信自己的判断,未能及时止损,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损失。

图为一九一九年十月二十四日的布鲁克林日报

4. 对理论的盲目信任:费雪对自己的经济学理论有着几乎狂热的信任,他相信市场的价格可以通过理论精确预测。然而,现实中的市场远比理论复杂得多,不仅包含数据和公式,还受各种政策变化、全球经济动荡以及投资者心理的影响。费雪忽视了这些复杂的不可控因素,导致了在市场的逆境中无力招架。

5. 缺乏风险管理:费雪在投资中几乎没有考虑过如何管理风险。他将所有赌注押在少数几只股票上,没有预留任何应急资金或设置风险对冲机制。尤其是在使用高杠杆的情况下,市场下跌的速度和幅度远超他的预期,使得风险被放大到不可控制的程度。没有多样化投资、没有足够的风控手段,最终导致他在市场崩盘时几乎毫无招架之力。

04‍. 启示与反思

费雪的失败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理论与现实脱节的深刻教训。从他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市场并非总是由理性行为者主导,情绪和心理往往起到关键作用。乐观的情绪能让股市高歌猛进,但恐慌一旦蔓延,市场就会迅速崩盘。费雪对这一点认识不足,导致他对市场过度乐观,最终失去了应对的机会。

经济学模型虽然是理解市场的有力工具,但它们并非万能。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与简化,然而现实中的市场远比模型复杂,充满了不确定性。费雪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能完全依赖模型去预测未来,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金融市场中。保留一份怀疑态度,做好应对模型失效的准备,是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投资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也必须得到足够重视。费雪在投资中缺乏足够的风险管理手段,尤其是高杠杆操作下,没有有效的对冲机制,导致在市场逆转时毫无防备。无论市场看起来多么有利,风险管理都是确保生存的关键,只有在做好应对最坏情况的准备时,才能在风雨飘摇的市场中站稳脚跟。‍

费雪的故事还提醒我们,理论与实践必须紧密结合。理论固然重要,但它不能取代对市场动态的敏锐观察和灵活应对。费雪在学术上的成就不容置疑,但他对理论的盲目信任、对市场的过度自信,最终让他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在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中,保持谦虚、不断学习、吸取经验教训,比固守某一理论更为重要。

与之前的分析相比,这些反思更为生动地描绘了费雪的失败,揭示了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单纯依靠理论预测市场的复杂性和人性的非理性,往往会在市场风暴中迷失方向。承认并应对不确定性,学会在理论与现实之间保持平衡,是我们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必备的素质。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