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可以说它哺育着中国大地。
作为一条承载着悠久历史的河流,黄河自身也是一个充满诸多谜团的存在。
在众多谜团中,有一条“地上河”是罕见的,但却又一直困扰着治污者。
所谓“地上河”,就是指河床高于周围地面的现象。
这样一来,黄河的流域自然就防洪压力十分大,不小心就会造成洪水氾滥。
针对这一问题,众多治河者开始了持续不断的探索。
2002年,我国最终决定采取调水调沙的方法来治理黄河。
那么什么是调水调沙呢?
我国又是如何解决了黄河“地上河”的问题?
“地上河”是怎么来的?我国之所以将黄河称为“地上河”,是因为它和其他河流的最大不同之处就在于:黄河的主河槽高于周围的地面。
一般而言,像长江、嫩江等其他河流,都是“地下河”形态,即是属于出低不出高的情况。
这些河流的河床高度低于周围的地面高度,所以最终只能选择由陆地奔向海洋,不能向陆地反向流去,形成独特的生态。
但是黄河由于主河槽高于周围的地表,面对水资源的自发流动,天然就是要奔向陆地的,难免在一次次季节性的汛期中带来众多生态危害和严重的洪水灾害。
事实证明,这样天生有防洪压力的形态,不仅对生态造成了危害,还一直是我国治河的一大难点和焦点!
有研究表示,黄河的防汛型态最早可以追溯至3700前年,那时候的黄河北岸欧拉山地区和南岸寿阳地区相继出现了一些上古时期所建造的防洪工程。
后来在汉时期时,我国治黄更是迎来了第一个高峰。
在汉朝时期,我国治黄者对当时遍布黄河两岸的大小堤坝进行了精细的数据测算,最终将堤坝抬高了整整3分米,这一举动让数十万人免受了洪涝灾害祸害。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那些由人工建造的堤坝还是难以抵挡住自然界洪水的冲击,不得不多次进行重修。
直到大禹治水时期的时候,由于黄河此时堆积了大量淤泥,迫使其流动线路不断改变,最后只能选择北上的道路从渤海溢出。
但是那个年代,没有科学家在那里进行观测,一切都要靠人眼去看和摸索,更不用说治理措施的方法是什么,所以,其效果也只能是一种尝试性的状态。
而在今天,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依靠先后建立起多座水库,通过对水沙比例的调控,有效控制着下游淤沙量,提高着生态环境整体质量。
时至今日,我们还是要将第二代大神农氏传承下来的这份治水遗志发扬光大,让中华民族更加安康富强!
怎样调沙才能形成“地下河”?根据资料显示,在2002年国家首次提出了调沙的问题之后,各大水库就开始相继进行泥沙冲刷工作了。
而在这20年的时间里,这项工作已经为我国挖出了超过32.5亿吨泥沙,相当于1000个西湖的容积。
同时,在调沙过程中,我国还采用了一些小技巧,比如人工制造洪峰等,这些洪峰就像医生开出的药方一样,经过精准数量配置后,将其放入到黄河中,就能形成充分冲刷泥沙的效果,让原本被淤积掉通道的大部分槽道重新焕发生机。
如此,在调沙工作开展18年后,我国黄河主河槽的平均高度下降了整整3.1米,这也就极大程度上减轻了“地上河”的风险。
而对于下游淤沙减少所导致各大湿地萎缩的问题,我国也有了完美解决方案。
就在2006年,我国先后修筑了梦想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在实施六7年之后,这项工程就已经取得了超过7.39万公顷湿地面积。
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随着黄河冲刷淤沙措施的实施,其生态环境也变得日益优质起来。
据调查数据显示,在2002年实施调沙工作前,沿黄地区共有超过230种鸟类栖息于黄河沿岸。
但是在经过18年努力之后,这一数据在2019年已增加至400种。
同时,在调查湿地鸟类物种多样性时,共观察到了78个鸟类群,其中15个鸟类雉分布种。
并且在2020年时,还再次发现了包括黑嘴鸥、白头鹤在内的一些极其珍稀的鸟类,这表明沿黄地区的生态环境确实变好达到了世界遗产评选标准。
后续问题仍需保障!可以说,“调水调沙”工作不仅解决了黄河淤沙的问题,也为我们保留了一份日益改善中的生态环境。
看似轻而易举就完成了一项工作的治理工作,背后却是无数治沙者每一个细节都严加打磨出来的成果!
应该说,在治理黄河方面,我国做出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我们仍旧不能掉以轻心,毕竟治理一个百年上千年的生态环境不是三十年就能保得住万万不能让我们的经验稍有松懈,就导致前功尽弃!
因此,在未来建设中,我们要继续时刻关注着黄河流域生态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和修复工作,让中华民族永远享受着这条母亲般滋养着我们的母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