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宗乾隆帝传位清仁宗嘉庆帝诏书原文

宋安之 2024-12-26 13:28:35

乾隆帝传位嘉庆帝诏书原文:

恭宣皇帝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颁行天下。诏曰:朕缵绍丕基,抚绥函夏,勤求治理,日有孜孜,仰赖上天眷佑,列圣贻谋,寰寓乂安,蒸黎康阜,声教四讫,中外一家。御极以来,平定伊犁、回部、大小金川,扩土开疆数万余里。缅甸、安南、廓尔喀、以及外藩属国,咸震慑威棱,恪修职贡。其自作不靖者,悉就殄除。功迈十全,恩覃六合。普免各省漕粮者三,地丁钱粮者四,展义巡方,行庆施惠,蠲逋赈贷,不下数千万亿。振兴士类,整饬官常,嘉与万邦黎献,海隅苍生,同我太平,跻之仁寿,朕特盈保泰,弗懈益虔,勤念两旸,周咨稼穑,于庶言庶狱庶慎,靡不躬亲,宥密单心,时几交敕,用亹上副祖宗付畀之重,下抚亿兆仰戴之诚,日慎一日,六十年于兹矣。

回忆践阼初元,曾默吁上苍,若纪年周甲,当传位嗣子,不敢仰希皇祖以次增载,今敬迓洪厘,幸符初愿,朕康强逢吉,九旬望袠,五代同堂,积庆延祺,光于往牒,非昊慈笃祜,申命用庥,曷克臻此,天生民而立之君,使为司牧,授受之际,敢不兢兢,溯自癸巳南郊,即以嗣位皇子之名,默奏上帝。并于盛京恭谒祖陵,敬告列祖在天之鉴。昨冬颁朔届期,特宣布诏旨,明定储位,以丙辰为嘉庆元年,豫敕所司敬议归政典礼。

皇太子秉性谦冲,胪诚固让,率同内外王公大臣等具章,请朕至百岁始行斯典,但天听维聪,朕志先定,再四申谕,勿得恳辞。皇太子仁孝端醇,克肩重器,宗祏有托,朕用嘉焉,已诹吉只告天、地、宗庙、社稷,皇太子于丙辰正月上日即皇帝位,朕亲御太和殿,躬授宝玺,可称朕为太上皇帝,其尊号繁文,朕所弗取,毋庸奏上,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朕未至倦勤,不敢自逸,部院衙门及各省题奏事件,悉遵前旨行。履端首祚,禅授上仪,宜沛新纶,同敷恺泽,所有合行事宜,条列于左。

一、在京在外诸王以下、至公等以上,俱加恩赐。一、内外自公主以下、至格格,各加恩赐。一、内外满汉文武大小官员,俱加一级。一、内外大小各官除各以现在品级,已得封赠外,凡升级及改任者,着照新衔封赠。一、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在京在外二品以上,照现任品级,各荫一子,入监读书。一、内外文职自四品以下,武职自三品以下,降革留任及住俸罚俸处分,准其开复。一、会试额数,俟礼部临期奏明人数,请旨酌量广额,乡试、大省加三十名,次省加二十名,小省加十名,满洲蒙古加六名,汉军加三名。一、各直省入学额数,大学加七名,中学加五名,小学加三名。一、国子监贡监生及各官学教习,免坐监一月。一、各直省儒学,无论府州县卫,俱于本年以正贡作恩贡,次贡作岁贡。一、每府州县卫,各举孝廉方正,暂赐六品顶带荣身,以备诏用,务期采访真确,毋得滥举。一、历代帝王陵寝、孔子阙里、及五岳四渎等祀,应遣官致祭者,照旧例举行。一、官吏兵民人等有犯,除谋反叛逆、子孙谋杀祖父母父母、内乱、妻妾杀夫、奴婢杀家长、杀一家非死罪三人、采生折割人、谋杀故杀真正人命、蛊毒药杀人、强盗妖言十恶等真正死罪不赦外,军机获罪,隐匿逃人,亦不赦外,其余自嘉庆元年正月初一日以前,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未结者,咸赦除之,有以赦前事告讦者,以其罪罪之。一、各省军流人犯,查明到配三年,实在安静守法,及年逾七十者,释放回籍。一、各旗籍内务府并五旗包衣人等,凡侵贪那移一切赔罚应追银两,实系本人家产尽绝者,查明准与豁免,其分赔、代赔、以及牵连着赔者,一概豁免。一、凡官员因公赔罚等项,而其子孙又代祖父着赔者,查明宽免。一、旗营官兵,有因出征及被灾借支俸饷者,免其扣还。一、满汉兵丁,曾经效力行间,因被伤年老闲住者,除例得优恤外,查明着加恩赉。一、各直省有同堂五世及亲见七代者,除例赏扁额外,查明各加恩赉。一、天下之本农为重,各府州县卫,果有勤于耕种,务本力作者,地方官不时加奖,以示鼓励。一、年老之人,自古所重,满汉七十以上,除家奴外,给与品级之处,该部查议具奏。一、除五旗包衣佐领下披甲人等不赏外,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护军、披甲人、炮手、步军、各赏一月钱粮。一、军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杂派差役。八十以上者,给与绢一匹,棉一斤,米一石,肉十斤。九十以上者倍之。一、各处养济院,所有鳏寡孤独及残疾无告之人,有司留心,以时养瞻,毋致失所,于戏,常厥德,保厥位,深维创业垂统之心,本诸身,徵诸民,聿昭继体守文之治,钦此。予小子只承慈命,勉荷洪图,谨奉宣敕谕,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上引《清高宗实录》。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乾隆帝举行传位大典,传位于十五子嘉庆帝,自己退位为太上皇。

这份传位诏书内容比较简单,毕竟在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乾隆帝立十五子永琰为皇太子,并定于明年正月禅位时,已经在诏书中洋洋洒洒说了很多,具体分析上一篇文章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诏书内容除却传位嘉庆帝之外,还有四大核心内容。

一是乾隆帝再次强调自己拥有绝对皇权的主权,说道自己“未至倦勤,不敢自逸”,依旧会继续处理军国重务和掌握人事权,各部院衙门和各省题奏之事依旧要上呈给他处理,意思嘉庆帝即使登基为帝,也不过是没有实权的儿皇帝。

二是乾隆帝依旧高调夸赞自己的十全功劳,还有减免赋税的巨大成绩,这属于日常操作,晚年的乾隆帝不说目空一切也是差不多,可能他在心中已经认为自己是古往今来第一圣明之君,不过出于给父亲雍正帝和祖父康熙帝及其之前的清朝皇帝留面子,乾隆帝并没有明说过,但他表现的很明显,是沾沾自喜,经常性自我夸赞。

当然乾隆帝虽然问题不少,晚年也一手使得清朝由盛转衰,不过他的确有自傲的本钱,对外,他在位时期清朝疆域扩至巅峰。对内,他进一步完善父亲雍正帝集中皇权的措施,使得清朝皇权达到巅峰。像后宫干政、外戚乱政、权臣篡政、武将拥兵自重、宗藩造反等可以威胁到中央朝廷的因素被压至最低,无法威胁到皇权,面对皇权都是战战兢兢。对于皇子也是进一步限制,虽然有17子,但是没有再演康熙帝晚年的九子夺嫡,还是很有作为的。

三是毕竟是新皇登基,所以乾隆帝按照惯例,进行了加恩各级官员和大赦天下等惠及天下臣民的措施。

四是在诏书最后一段,嘉庆帝谦虚说道“予小子只承慈命,勉荷洪图,谨奉宣敕谕”,意思自己不过是小子,什么事还是会听父亲乾隆帝的,这是积极表态甘心当一个无实权的皇帝,分寸拿捏的十分之好。

最后这份传位诏书也可以视为嘉庆帝即位诏书的减缩版,在强势父亲乾隆帝宣告天下自己功绩之余,嘉庆帝这个弱势配角在不到半年时间,从普通皇子被封为皇太子,然后再登基为帝,虽然一直处于乾隆帝的阴影之下,但也是稳打稳扎,坐上了皇位,从此清朝进入短暂的三年太上皇训政时期。

这时期乾隆帝面对的难题是他成为太上皇却控制实权,使得嘉庆帝这个皇帝没有实权,而嘉庆帝不是没有亲政能力的几岁小孩,反而是36岁的春秋鼎盛之时,不过有赖于乾隆帝时期清朝皇权达至巅峰,手握皇权的乾隆帝,自然可以压制住嘉庆帝,正值壮年的嘉庆帝是成熟稳重之人,面对乾隆帝的架空,面对强大的皇权,自然选择了最稳妥的方式,那便是以不变应万变,要靠年轻耗死年老的乾隆帝,加上登基之初便是发生朱珪入阁未成功之事,更是进一步坚定他的藏拙之心。

朱珪是嘉庆帝最信任和最敬重的师傅,时任两广总督,在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帝想调朱珪入京担任大学士进入内阁,但是宠臣和珅不愿意了,害怕这位新皇帝的师傅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正好嘉庆帝当时写信庆祝师傅朱珪,和珅便以此向乾隆帝进谗言嘉庆帝在笼络人心啊,乾隆帝大怒,问到军机大臣董诰按照律法这应该怎么处罚,董诰为人正直,一向与和珅不和,因此说道“圣主无过言”,潜意思是嘉庆帝都是皇帝了,就算笼络人心也是应该的啊,乾隆帝久久沉默以后,不再追究这件事,没有波及到嘉庆帝,但是朱珪进京的事情,在之后也被乾隆帝找了一个小错做废,反而因此将朱珪降调为安徽巡抚。

乾隆帝虽然晚年糊涂,但是不至于和珅一句谗言就想要处罚嘉庆帝及其师傅朱珪,很可能是和珅这句话提醒了他,朱珪若是进京入阁,那么很容易以此形成支持嘉庆帝的势力集团,会影响到自己的统治,因此乾隆帝才大怒。甚至可能是乾隆帝调朱珪入京以后想到这一点,因此后悔了,所以示意和珅来找毛病,自己借机处罚,不过后来董诰进言,他想了想这样打压嘉庆帝也不合适,所以之后只是找借口将朱珪降为安徽巡抚。

朱珪入京进入内阁一事作废,嘉庆帝看明白这是父亲乾隆帝不想自己以此组成个人班底,不想自己掌握实权,因此更是坚定的以藏拙来伪装自己。

他的做法是处处听从乾隆帝的,绝不会有其他意见,甚至乾隆帝高兴他便高兴,乾隆帝生气他便生气。对于和珅这个乾隆帝的第一宠臣,他也是表现出极度信任和重用,事事倚重和珅,甚至使得身边人都是不理解和不高兴,嘉庆帝却说道和珅办事得力,就得重用他,这样一来,乾隆帝与和珅都是认为嘉庆帝胸无大志,便于控制,不会威胁到自己。和珅甚至认为自己打破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规律,即使乾隆帝死去,嘉庆依旧会重用自己,自己依旧是权倾朝野的第一宠臣,因此乾隆帝不再进一步打压和提防嘉庆帝,和珅也不再进谗言和给嘉庆帝使绊子,朝堂之上也是表面上出现一幅其乐融融,皇帝事事听从和孝顺太上皇的和谐局面。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乾隆帝只训政了三年时间便是逝去,嘉庆帝可以忍耐过去,如果时间一长,双方必然爆发矛盾,毕竟嘉庆帝并非懦弱无能之主,他正值壮年的确可以等,但是等的时间太长了,肯定是不愿意一直当徒有虚名的皇帝,那时或是嘉庆帝被乾隆帝强势镇压,并且被废。或是像赵武灵王退位后,被次子赵惠文王架空,然后不甘心扶持大儿子想要夺权,结果一场宫变,大儿子被杀,自己被困宫中活活饿死那般,是太上皇乾隆帝失败。

等到乾隆帝死后,嘉庆帝先是以让和珅留在宫中处理丧事为由,隔绝和珅与宫外的联系,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处死和珅,而这个过程历时不到半个月,是先帝尸骨未寒,就杀死先帝的第一宠臣,也算是变相报复了一把乾隆帝架空他三年的憋屈之感。

当然和珅之所以被轻松收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他处于清朝皇权巅峰的乾隆朝,还有乾隆帝晚年虽然糊涂,但也不至于纵容他结党营私,所以和珅自始至终都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集团,连康熙朝的权臣鳌拜都是远远不如,他之所以可以权势滔天,关键在于他是狐假虎威,借着背后的乾隆帝才可以飞扬跋扈,但失去了乾隆帝的支持,就如无根浮萍一般,自然是被轻松收拾。

说起来嘉庆帝能被强势的乾隆帝认可为皇位继承人,并且平安度过乾隆帝太上训政的三年时间,在乾隆帝死后迅速接管皇权并处死和珅,也是有两把刷子的,可惜乾隆帝给他留下的局面太烂,整个官僚系统已经腐败至极,面对全面的黑暗,嘉庆帝即使有心整顿,即使可以英明睿智的处理政务,但是不能像雍正帝那般壮士断腕,进行开创性的改变,只能是修修补补,勉强维系住统治罢了,使得清朝中衰之势不可避免,到了道光朝,更是彻底没落下去。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0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