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降息实则是收割中国金融资产的一招险棋,外资成牛市最大赢家

邹狂 2024-10-16 13:02:59

前言

2024年9月,大洋彼岸的非农就业数据超出市场预期,某些联储官员认为降息50个基点完全是错误的决定。

于是乎,有人据此声称大选前的经济数据肯定会以维稳为理由进行造假,在此我予以反驳:

一来,统计部门属于美联储而非联邦政府,更不直隶于白宫内阁,没有理由为总统选举做数据方面的造假行为,并且后果是数据非真实或非透明化,为接下来的经济决策增添阻碍,属于作茧自缚的行为;

二来,事关基金利率如此重大的事情,对于美债和美股市场而言,其操作的风险溢价过高,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情况下,需要极其谨慎才行,不可能为总统选举改变整套运行规则或做出违反原则底线的行为;

三来,美国经济衰退只是表象,本质原因是全球化利益的分化与脱钩,仅降息50个基点就能改善非农就业和通胀数据,说明美国经济整体并不像国内自媒体所说的那样病怏怏的,乃至距离解体崩溃不远了,反而十分康健。

由此,衍生出“此次美元降息的真实目的为何”这一问题,站在大国博弈进行至金融战的角度去看,此乃大洋彼岸方面主动对我方发起攻击的一整套行动策略。

01

基于美元降息的动机并非是阻止其经济基本面衰退,而是收割以中国尤甚的海外资产,则会对我国造成如下三点影响:

第一,短期内迫使我方走上过度金融化的道路。

一方面以货币政策为主,实行印钞救市等举措,使其资产储备实现全面证券化;另一方面又变相利用其资本管制的政策,或是基于其以公有制为主的经济发展结构,顺势压制其于国际资本市场的各项交易性质,削弱其大类资产价值投资的属性。

第二,中期迫使我方扩大定向量化宽松乃至国债融资等实属透支主权信用的行动政策面,加重居民与企业的税负及行政部门的财政支出成本,叠加人口老龄化和未富先老的基本面结构,全面恶化经济发展前景。

第三,长期基于在新型全球化体系内执行ABC行动,乃至将我方作为最大竞争对手以遏制其全面发展的世纪性战略。

此次美元降息不仅诱使我方以存量资源净消耗与增量资源零增益的方式壮大形式资产收益规模,但由于不具备长期价值投资的属性,其各类形式资产的净回报率必定低于投入,还会对其产生诸如全要素生产率长期低迷、制造产业这类实体经济的综合竞争力逐渐下降等负面影响。

写到这里,我觉得有必要反驳“大洋彼岸将对华金融战打成金融保卫战”这一说法:

首先,持有这种想法的人本身不具备看待客观事实的能力,只通过一些片面的现象断定真相即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样,但事实并非如此。

比方说,他们只看到美联储因经济状况不太好,从而采取大规模降息的举动,但没有看到大洋彼岸本土因此前一轮加息,使美元流动性回流以壮大诸如人工智能和可控核聚变等新兴技术产业的相关投资,并于大规模落地应用的社会领域突破投产瓶颈,如今正处在急需向海外扩张以占领其他市场份额的绝佳时机。

所以说,美元降息的目的不会是单一化且静态的,从来都是多元化且动态的。

倘若美元降息与否的目的始终只有阻遏我方经济复苏这一个,那么对我们来说反倒更加棘手,只因对方必将使出浑身解数欲要达成这一目的,无需顾左右而言他。

唯有存在其他目的,我们才能将其充分利用,形成筹码,以此增加博弈告捷的可能性。

比方说,作为当今世界上除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外消费需求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和新兴市场,我们凭借幅员辽阔的资源禀赋优势,足以使大洋彼岸诞生出来的高新技术产业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应用普及乃至形成经济规模效应的速度加快,并以极其低廉的成本和代价完成这一壮举。

其次,无论民粹叙事怎么癫狂,以至于颠倒是非黑白,也无法改变大洋彼岸与我方就金融方面的实力差距实在是过于悬殊这一客观事实。

就拿这次美元超预期降息来说,看似给了我方迅速做大金融资产的机会,实则是其进行收割的一招险棋。

请注意,这里的“险”并非指代危险、险要、险些、好险,而是阴险、险恶、别有用心。

为啥这么说呢?

因为大洋彼岸对于这场金融战的重要战役早已做好了两全其美的战略准备:

一是作为北向资金的海外机构主力,其无论资金流动性抑或优质股持有量均属于王者级别,可以对全球范围内任何一个资本市场及时做出反应,包括咱们的A股和港股。

据说“9·26”最高层议事将救市总基调确定下来以后,以高盛、大摩、花旗为首的美资投行就已入场建仓进行抄底行为,并于国庆假期前完成对A股的仓位调整,以及于国庆期间完成对港股的减仓,成功收割这一波国内股市“快牛”行情的收益。

二是近期大洋彼岸专门针对美资流入我国资本市场的情况出台了《爱国投资法案》,一方面作为其强化对海外美元流动性的管控手段及能力的体现,另一方面也保障了其自身于大国金融博弈的主观能动性,起到充分兜底的作用,不至于沦为打成金融保卫战的窘境,还能为大国间博弈的整体形势源源不断地贡献利好彼方的筹码。

再来,基于上述观点,我方与大洋彼岸之间的这场金融战,打到现在,实则是哪一方在进行资产保卫战,套用俗话来说,对于“谁在裸泳”这一点的事实已然清晰明了。

由于二者间的金融实力差距较大,就连出台政策的效果都得视对方降息与否的操作而定,更遑论二者关于核心大类资产价值投资方面的较量了。

02

话说回来,大洋彼岸对华发动金融战的真实动机,以及终极目标,分别是什么?

我认为,其真实动机必定是出于二者在当今经贸全球化体系内的关系范式逐渐从互补型合作演变成同质化竞争这一原因而形成的。

千禧年初,由于里根主义思想作为后冷战时期全球化秩序重要的理论支撑,以及代表全球化合作利益的延续,大洋彼岸允许我国加入国际制造产业分工体系,由此形成相对互补的经贸往来关系,其作为需求端,而我国作为供给端,直到2017年均属于合作愉快的蜜月期。

次年,白宫换人,直接与我国开展经贸摩擦。

此后,世界地缘格局骤然变幻无常,经贸全球化秩序面临重塑的巨大风险,国际制造产业分工合作体系因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到来而加速瓦解,大洋彼岸与我国就以人文主义价值观为主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尽相同,从而越发背道而驰,逐渐形成各自为营的利益链。

基于此,大洋彼岸延续冷战思维,对待我国的态度从金融危机后的“绥靖”,演变成川普时期针对经贸和科技领域展开的“斗争”,再到拜登时期转变成“竞争”,其真实动机也逐渐清晰明了,那就是不断打压竞争对手,使对方完全丧失获胜筹码。

至于其行动的终极目标,可分为“上、中、下”三个结果导向:

该战略行动最上乘的结果乃是不仅成功阻遏对方当前的发展势头,还利用其制度劣势,使其长期基本面陷入无法恢复正常运行的态势,并将其从自己所主导的全球化利益体系内完全剔除出去,不受其决策或行动上的任何影响。

而中等的结果是使出浑身力气也只能短暂遏制其当前的发展趋势,却无法阻挡其长期基本面持续向好的态势,并且没有办法与之在利益关系上做到完全脱钩,即承受不了割舍的代价,只好任由对方的主观能动性作用于其所主导的全球化秩序内。

论最糟糕的结果,莫过于非但不能够阻止对方快速崛起的架势,反而沦为对方所主导的新型全球化利益体系内任人鱼肉的弱势方。

除了美元暂缓降息以外,大洋彼岸还会采取哪些措施于金融战局内遏制我方?

我认为,光是美联储暂缓降息这一招就已经让我们吃不消了。

这边好不容易拉升起来的资产价值瞬间失去后续各方投资者的资金支持,只因美元流动性并没有从其金融体系内完全释放出来,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又回到以美股、美债为主的资本市场里做对冲交易去了。

其实,大洋彼岸并非没有预料到这场金融战的走势会是如今这般模样,只是此前在评估风险的时候并未充分考虑到我国对资本市场的扶持力度竟能如此之大这一可能性。

由于早前我国对资本市场的政策支持始终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看似就连以后也不会再顾及其改革与否,于是对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几乎所有的投资者产生误判,没有将这一行动可能带来的变量纳入风险评估的范围。

结果自然是超出所有人的预料,用俗话说就是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并且使其等意识到资本市场对于我国宏观经济后续运行及体制改革的重要性。

然而,对于大洋彼岸而言,值得庆幸的是:

美资投行在我国资本市场深耕已久,具有极强的行动力,其于“9·26”最高层议事结束后便涌入,然后大规模建仓,直到30日完成仓位调整,甚至兵分两路前往港股和纳斯达克中概股,先做多再抛售,如此一来二去的,以美资为主的外资机构早已赚得盆满钵满,其乃仅次于“国家队”的第二主力。

除了美元暂缓降息,以及资本机构执行力强,大洋彼岸还能在该场金融战局内对我们动用如下三个措施:

一是诉诸《爱国投资法案》,针对流入我国资本市场进行大规模投资行为的美资投行机构征收惩罚性交易税,如此一来必将大幅减少美元资金进入我国资本市场投资的情况。

二是大力削减与我方的经贸往来,使之以美元计价的贸易顺差增量大幅回落,由于其始终需要在国际期货或现货市场内购买诸如石油、粮食等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使之持续消耗存量的美元外汇,以达到其主权货币不断贬值的目的。

想要遏制其货币持续贬值的势头,就得向美元资本市场购入流动性外汇,然而届时大洋彼岸只需向其指控“汇率操纵”的罪名,就能制止其于国际期货交易市场上购入美元实物资产的行为,到头来留给我们的办法只有购入美债,以此稳定主权货币的汇率。

三是尽管我方采取与他国签订双边货币互换协议、构建上合组织或金砖国家等区域性多边合作的贸易结算框架等行动,依旧无法摆脱对美元全球金融体系的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服务项目的依赖,甚至随着经贸全球化体系不断的更新迭代,对于诸如SWIFT(国际电子银行结算系统)、BIS(国际清算银行)、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金融基础设施的依赖程度反而越来越深。

届时,大洋彼岸很有可能会利用其主导权的优势和地位,对我国发动一系列金融制裁。

03

为何说本轮牛市最大的受益者是“9·26”后入局的外资机构?它们到底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收割的?

其实前文或多或少已经提到过了,以美投行为首的外资机构基于自身长期深耕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资本市场的巨大优势,不仅积累了大量与优质股交易相关的有效信息,拥有相当大的情报收集和交易决策能力,以此作为资本长期增值或保值的竞争力,而且相对来说,还能构筑极其坚固的利益护城河。

至于第一主力“国家队”,虽然按理来说,它们才是本轮牛市的最大受益者,但由于此前也就是今年2月份年内首次拯救股市之时,其等早已投入了几十上百亿规模的资金,要么被套牢,要么遭遇减持,几乎全打了水漂。

如今这波牛市将它们“解套”就已是保本之举,哪还敢奢望持续高位套现啊?

况且由于市场信心始终不足,牛市行情只够维持一阵子的,如若既要解套,又要最大程度实现复利,那么一来,就算一下子推出增量100万亿规模的强刺激救市举措都不够。

然而,外资的情况与“国家队”截然相反:

早前出于美元加息引发的资金潮汐效应,加上国内陷入投资标的荒,除了国债二级市场以外,外资机构并没有大举进入楼市或A股进行交易。

自“9·26”以来,外资机构才开始随着北上资金大举建仓,然后又于国庆假期后作为外资主力流出A股市场,真正实现其迅速在高位套现走人的目的。

综上分析,我们得知外资机构才是本轮牛市的最大受益者。

至于它们是怎么做到精准收割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假装要参与央行的互换便利操作,以此抬升大量早前就已购入的股票价格,尤其是那些论换手率仅次于优质股的普通股,然后看准时机,及时出售乃至大规模抛售。

纵观本轮牛市行情,是否可以看做表面乃我方抓住机遇壮大资产价值,实际上却是大洋彼岸诱导我方走上过度金融化这条道路的战略性失误?

对此,我的答案是:没错,完全可以看做是这样。

为什么呢?

暂且不论大洋彼岸是否具有诱导我方深陷泥泞的行径,单看本轮牛市最后的结果也可想而知:原本想逼出中产阶层群体及企业主的储蓄,后来却让一群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轻人群体通过小额贷款和信用卡套现出来的现金流投资股市,这难道不是等同于壮大足以爆发次贷危机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吗?

倘若以上结果还不算作是失误,那么通过国债融资释放出来的资金进行大规模救市刺激举措,又何尝不是在酝酿长期经济不景气的隐患呢?

所以,无论是过度金融化,还是资产泡沫化,这些结果均与上面所设想的救市初衷背道而驰,且效果大打折扣。

这时有人就会问了:为何是战略性失误,而不是战术性失误呢?

因为边际效用递减的存在,所以由政策驱动的救市行为,无论针对哪个市场,其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然而,明知效果不佳,却硬要采取此类措施,不仅违背常识和常理,还会对市场信心造成毁灭性打击。

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要艰难,而其影响会作用于整个经济基本面,而非仅仅存在于单一市场内。

所以,从整体战略来看,其属于一场较大的失误。

至于从战术的角度看,壮大资产价值这一做法非但不是失误,反而是正确的、值得称赞的,却看不到具体的方式方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国债融资长期对于整体主权信用而言被过度透支的情况。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我们不仅得知,此前的美元降息乃是收割我国金融资产的一招险棋,还对美元暂缓降息也是收割手段之一,且外资成为本轮牛市行情最大赢家等这些客观事实有了具体而深入的了解。

总之,我国想要壮大资本市场,还是得通过制度性变革的方式,而非由行政部门颁布政策以驱动市场做出变动的方法得以实现。

作者:​

——END——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