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周恩来见到初恋女友,感慨道:多年不见,代表小超向你问好

蔡妹子 2024-11-22 15:58:43

1955年周恩来见到初恋女友,感慨道:多年不见,代表小超向你问好

世人皆知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爱情佳话,却鲜有人知,在他们结合之前,周恩来曾与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相知相恋。她是我国第一位留法博士,更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杰出女性。1955年春日,在前往万隆会议途中,周恩来在昆明偶遇这位旧人,看着她的双眸,轻声道:"多年不见了,我代表小超向若名姐问好。"这声问候,道出了多少往事,又包含了多少沧桑?这位让周总理念念不忘的女子,究竟是谁?她与周总理之间,又有着怎样动人的故事?

一、革命相识

1919年的春天,天津的街头格外热闹。五四运动的浪潮正席卷全国,天津的学生们也纷纷走上街头,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爱国运动中,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张若名,时年17岁的她带领着一群女学生走在游行的队伍中,喊着响亮的口号。

"废除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铿锵有力的声音,震撼着每一个路人的心。

当时担任南开学校学生会主席的周恩来,正在组织南开的同学们参加游行。他远远望见这支女子师范的队伍,不由得对身边的同学说:"你们看,女同学也这样勇敢地站出来了!"

那天的游行结束后,周恩来和张若名在天津觉悟社的一次会议上正式相识。觉悟社是当时天津进步青年的重要聚集地,这里经常举办读书会和演讲。

"您就是张若名同学吧?今天的游行,你们女师的表现真是了不起!"周恩来主动打招呼。

张若名笑着回应:"我们女子师范虽然是女学校,但爱国热情一点也不比男同学差!"

从此,两人在觉悟社的活动中频繁相遇。他们一起组织读书会,讨论如何唤醒民众,筹划各种爱国活动。周恩来欣赏张若名的才智,而张若名也被周恩来的才气和热忱所打动。

1920年初,天津的学生运动愈发激烈。一天,周恩来和张若名等人正在觉悟社商讨下一步行动计划,突然有人来报:"警察来了!"

来不及多想,大家迅速销毁文件,但还是被闯入的警察抓捕。周恩来、张若名等四人被关进了天津第三监狱。

在狱中,虽然男女分区关押,但他们通过狱警传递着纸条,互相鼓励。周恩来把自己写的两篇文章托人转交给张若名保管,张若名也将自己的狱中日记交给了周恩来。

"狱中寒冷,望多加衣物。革命事业,终有成功之日。"这是周恩来托人带给张若名的一张字条。

在狱友们的回忆中,即便是在铁窗之下,张若名依然保持着昂扬的精神,经常用歌声鼓舞难友。她用法语唱起《马赛曲》,嘹亮的歌声穿过铁窗,传遍整个监狱。

历经一个多月的监狱生活,在各方营救下,他们终于获得释放。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觉悟社的同志们决定派他们去法国留学。

就这样,1920年的深秋,周恩来、张若名等人登上了开往法国的"波尔多斯"号邮轮。站在甲板上,望着渐行渐远的祖国,谁也没想到,这一次的革命相识,将会改变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

二、异国情缘

1920年深秋的巴黎,金色的阳光洒在塞纳河畔,周恩来和张若名踏上了这片陌生而自由的土地。

初到巴黎,他们与其他中国留学生一起住在巴黎近郊的比约市。为了节省开支,大家合租了一栋老旧的公寓。每天清晨,他们都要步行半小时到最近的车站,再搭乘电车前往市区上课。

在这段并不宽裕的留学生活中,周恩来和张若名的革命友谊逐渐升温。他们常常一起去巴黎的老佛爷百货公司附近的中国餐馆,那里不仅可以吃到家乡味道,还能和其他留学生交流国内外的时事。

"你们知道吗?这家餐馆的老板是个有意思的人,"一天,周恩来对同伴们说,"他每个月都会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助那些生活困难的中国留学生。"

张若名也常在这里做兼职,一边赚取生活费,一边练习法语。每当看到同胞们因为经济困难而发愁时,她总会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匀给大家。

1921年的春天,巴黎下起了绵绵细雨。这天,周恩来和张若名在卢森堡公园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避雨。他们谈论着马克思的学说,讨论着如何将革命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若名,你觉得我们现在学习这些,将来真的能够改变中国吗?"周恩来望着窗外问道。

"一定能!"张若名坚定地说,"我们不光要学习,还要把所学的带回去实践。"

那段时间,他们经常去先贤祠,那里收藏着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手稿。两人常常驻足于此,研读这些影响了整个欧洲历史进程的文献。

在巴黎,周恩来加入了中共旅欧支部,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张若名也参与其中,她的法语水平极好,常常担任翻译工作,为中国留学生与法国进步人士的交流搭建桥梁。

1922年夏天,他们参加了在巴黎近郊蒙达尔纪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结束后,大家在塞纳河畔野餐。周恩来带来了自己烤制的面包,张若名则准备了几道可口的中国菜。

"这些年在异国他乡,若不是大家互相帮助,真不知道该怎么坚持下来。"一位同学感慨道。

张若名说:"我们都是为了同一个理想来到这里的。"

然而,随着时局的变化,两人的道路开始出现分岐。周恩来越来越投入革命活动,而张若名则专注于学业,希望通过学术研究来推动中国的进步。

1923年初,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到来了。周恩来接到组织的通知,要求他尽快回国开展工作。而此时的张若名,已经开始了她在里昂大学的深造之路。

在巴黎北站,两人告别时的场景格外动人。站台上熙熙攘攘,汽笛声划破了沉寂的清晨。

"保重!"周恩来简单地说。

"你也是。"张若名轻声回应。

列车缓缓驶离车站,消失在晨曦中,带走了这段难忘的异国情缘。

三、新增元素

1922年的巴黎,一场秘密的跟踪正在上演。法国警方对中国留学生群体的监视日益严密,尤其是对那些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的学生。

一天傍晚,张若名发现自己被两名便衣警察跟踪。她镇定地转入一条小巷,借着市集的人群甩开了跟踪者。回到住处后,她立即写信告知周恩来这一情况。

"警察已经盯上了我们的一举一动,"张若名在信中写道,"但这反而证明我们做的事情是对的。"

为了躲避警方的监视,张若名和周恩来等人开始秘密创办了一份地下刊物《曙光》。这份刊物用中法双语印刷,专门报道中国革命形势和法国工人运动的最新消息。

刊物的编辑部设在巴黎拉丁区一家中餐馆的地下室里。每到深夜,餐馆打烊后,这里就变成了革命者的秘密据点。周恩来负责撰写政论文章,而张若名则承担起翻译和联络的重任。

"我们得想个办法,把这些刊物安全地送到读者手中,"一天晚上的编辑会议上,周恩来说道。

张若名提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案:"可以把刊物藏在普通的法语教材里面,这样就不会引起怀疑。"

这个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从此,《曙光》伪装成法语教材,在留学生中悄悄流传。

1923年初,周恩来和张若名在里昂组织了一个读书会。表面上,这是一个讨论法国文学的普通学习小组,实际上却是传播革命思想的重要阵地。

读书会每周在里昂大学附近的一家咖啡馆举行。他们白天研读雨果、巴尔扎克的作品,晚上则讨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咖啡馆的老板是个同情中国革命的法国老人,经常为他们提供方便。

"今天讨论的是《巴黎圣母院》,"某次读书会上,张若名对着笔记本宣布,但大家都知道,这只是掩护。真正的议题是讨论如何在法国建立更多的革命据点。

然而,好景不长。一位读书会成员在街头被捕,警方从他那里获取了重要信息。为了保护其他同志的安全,周恩来和张若名不得不暂时中止了读书会的活动。

张若名开始转移住所,经常更换落脚点。她白天在图书馆专心学习,晚上则在不同的地方借宿。这段时期,她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记录下了那段紧张而充满理想的岁月。

有一首写道:"暗夜漫长,晨光终现,革命火种,永不熄灭。"这首诗后来被收入《曙光》,在留学生中广为传颂。

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但这段时期的革命活动却为后来的中法文化交流埋下了重要的种子。许多参加过读书会的留学生,日后都成为了中法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

四、分道扬镳

1923年的秋天,巴黎的枫叶开始泛红。周恩来收到了组织的紧急电报,要求他立即返回国内开展工作。这个消息来得突然,却也在情理之中。

那天,周恩来和张若名在巴黎的一家中餐馆见面。餐桌上,周恩来拿出一份《共产党宣言》的中文译本,说道:"我必须回国了,革命形势已经非常紧迫。"

张若名听了这话,轻轻放下了手中的筷子:"我也有话要说。我决定留在法国继续深造,争取拿到博士学位。"

就这样,两个人的人生轨迹,在这个秋天开始分道扬镳。

周恩来回国后,立即投入到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中。从上海到广州,从南昌到遵义,每一个重要的革命据点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而张若名则在里昂大学专心攻读,她选择了法国文学作为研究方向。白天,她在图书馆钻研论文;晚上,她在宿舍翻译法国名著。虽然退出了组织,但她始终保持着对革命事业的关注。

1924年春天,张若名收到了一封来自中国的信。信中说,周恩来已经在上海站稳了脚跟,开始组织工人运动。信的最后写道:"革命的道路虽然艰难,但我们选择的都是自己最坚定的方向。"

这封信后来被张若名小心地收藏起来,成为她最珍贵的纪念。

同年秋天,周恩来在上海遇到了邓颖超。两人都在为革命奔波,都有着坚定的信念。1925年8月8日,他们在广州举行了简单的婚礼。

婚礼上,周恩来说了一段话:"革命者的婚姻,就是要找一个能够一起为革命奋斗终身的伴侣。"

这句话后来传到了法国,张若名听到后,写下了一首诗:"各自奔向理想的彼岸,愿你我都能守住初心。"

1927年,张若名在里昂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成为了中国第一位留法女博士。她的论文主题是《法国现代文学中的人道主义思想》,获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论文答辩那天,主考官问她:"为什么选择这个题目?"

张若名回答说:"因为人道主义精神,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这个回答,似乎也暗含着她对过往岁月的一种诠释。那些在巴黎街头散发传单的日子,那些在地下室编辑刊物的夜晚,那些关于改变中国的热烈讨论,都化作了她学术研究中的一部分。

五、最后重逢

1955年4月的昆明,春意正浓。周恩来率团前往印度尼西亚参加万隆会议途中在此短暂停留。这天,在昆明市委的安排下,他见到了阔别多年的张若名。

"多年不见了,"周恩来站起身,热情地说道,"我代表小超向若名姐问好。"

张若名已经在云南大学任教多年,此时正和丈夫杨堃一起做学术研究。听说周总理要来,特地准备了一份法语版的教学笔记,这是她多年来潜心研究的成果。

在昆明宾馆的会客室里,三个人坐在一起,谈起了往事。周恩来问起了张若名这些年在云南的生活,又说起了在巴黎街头散发传单的往事。

"记得那年在巴黎,为了躲避警察的跟踪,我们还在咖啡馆里装作是普通的留学生。"周恩来笑着说。

"是啊,那时候我们一边讨论法国文学,一边策划革命活动。"张若名接过话题。

杨堃在一旁听着,不时点头。作为一位学者,他深深理解妻子当年的选择。

午餐时分,周恩来特地安排了一桌法国菜,这是对昔日巴黎岁月的一种特别纪念。三人边吃边聊,气氛温馨而融洽。

"现在法语教学怎么样?"周恩来问道。

"很好,"张若名说,"学生们都很热爱法国文学,我正在编写一本新的教材。"

饭后,张若名拿出一本厚厚的笔记本,这是她近年来整理的法国文学研究资料。周恩来翻看着,不时点头。

"你的学术研究很有价值,"周恩来说,"这对推动中法文化交流很有帮助。"

临别前,周恩来特意叮嘱张若名要保重身体,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这次重逢,虽然短暂,却让三十多年前的革命友谊重现光彩。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三年后,由于种种原因,张若名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年仅56岁。

得知这个消息后,周恩来和邓颖超夫妇都深感痛惜。在他们的过问下,组织对张若名的问题进行了重新审查,最终为她平反。

在张若名的遗物中,发现了一本装帧精美的法文笔记本,里面记录着她和周恩来在巴黎相识的点点滴滴。最后一页写着一句话:"纵使命运各不同,理想之光永不灭。"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