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曰: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何时心可得?

文化小楼 2024-11-09 14:45:06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出自佛教重要经典《金刚经》。这是佛陀与须菩提的对话中,佛陀所阐述的重要观点。

“过去心不可得” 这句话有着深刻的含义。过去的心绪经历和感受已经不再属于我们,因为它们已经消逝无法再被把握。

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过去的一切就如同流水般一去不复返。我们常常会陷入对过去的回忆中,无论是美好的还是痛苦的经历,都可能成为我们心中的执念。

比如我们可能会回忆起小时候的无忧无虑,或者曾经在感情、事业上的挫折。然而,这些回忆只是大脑中的记忆,它们无法改变现实。如果我们过分沉溺于过去,就会陷入痛苦之中。

正如一些学者所说,混沌未开的时候,只有一团气,后来才有了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有了阴阳,有了金木水火土。混沌未开,天地未判,在那个时候根本没有时间的概念,又哪里能找到过去呢?

所以,过去心不可得,我们应该学会放下过去,不被过去的回忆所束缚,而是专注于当下的生活。

“现在心不可得” 意味着当下的心绪经历和感受也在不断变化,无法被牢牢把握。现在的心如闪电而过,瞬间即逝。我们常常认为当下是可以抓住的,但实际上,当下也在不断地流逝。我们可能会在某个瞬间感到快乐或悲伤,但这种情绪很快就会过去。

例如,我们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可能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但当这件事情结束后,我们的心境也会随之改变。现在的一切都是暂时的,我们无法永远停留在某个瞬间。就如同镜子照物,当下的事物在镜子前瞬间闪过,镜子无法抓住这个瞬间,我们的心也不能被当下的事物所束缚。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认知,不被眼前的事物和情绪所左右,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当下的变化。

“未来心不可得” 是说未来的心绪期待和计划都是不确定的,无法被准确预测和把握。未来充满了未知,我们无法确定未来会发生什么。

我们常常会对未来充满期待,制定各种计划,但这些都只是我们的想象。比如我们可能会幻想未来的拥有和美好,或者担忧未来的困难和挑战。

然而,未来终究还没到来,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走向。就像镜子照物,没有到来的事物,不会提前去照,不会有一个将要迎接你的心。我们应该专注于当下努力做好眼前的事情,而不是过度担忧未来。未来是由无数个当下组成的,只有把握好当下,才能为未来奠定基础。

在佛教的语境中,这 “三心不可得” 是对执着于时间概念和心念变化的一种警示。

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心是不断变化的,永远不会停留。佛认为一切的心都在变化中,像时间一样,像物理世界一样,永远把握不住,永远是过去的。

这三心皆为妄心,因为只要著相就一定会生妄心,所以四相一著,三心必生。反之,如果生出了三心,必定是着相了。

佛陀、圣人常常把心比作镜子,镜子照物时,没有到来的事物,不去会迎接它,不会去提前照它,这就是 “不将不迎”,也就是“未来心不可得”。

等事物过去了,要 “应而不藏”,物过不留,不在心里停留,过去了就放下,这是 “过去心不可得”;当下的心绪经历和感受也在不断变化,无法被牢牢把握,这是 “现在心不可得”。

这句话体现了佛教的无常观。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和流转的,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我们的心念也是如此,过去的想法和感受已经过去,现在的心境在不断变化,未来的心态更是无法预测。

认识到这一点,能够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挫折,不被暂时的困难和痛苦所困扰。教导要放下对过去的悔恨、对现在的贪恋以及对未来的过度期待。执着于过去会陷入痛苦的回忆中无法自拔,执着于现在可能会过于计较眼前的得失,执着于未来则会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只有放下这些执着,才能获得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虽然说 “现在心不可得”,但这并不是要消极地对待当下,而是要以一种不执着的心态去体验和感受当下。珍惜每一个当下的时刻,用心去做每一件事情,但不要过分在意结果和得失。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体验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何时心可得”,其实当我们放下对过去、现在、未来的执着,安住于当下,以一颗清净、平和的心去面对生活时,我们的心便是可得的。这种可得不是去抓取某种特定的心,而是在当下的状态中,体会到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