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末民初至解放前后的岁月里,一本署名赵孟頫的大楷字帖《读书乐》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几代人书法学习的启蒙教材。
当时,这本字帖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它通常以折页式印刷品的形式呈现,每页约两行,字体相较于古代碑帖字帖更大、醒目,适合初学者观察和模仿。
字帖页面的尺寸一般为高26厘米、宽14.7厘米,字体约为55.5厘米,简单明了,易于掌握。对于许多书法爱好者而言,这本字帖无疑是书法之路的起点。
在当时赵孟頫的书法深爱乾隆的喜爱和推崇,他的书法得到了极大的推广。乾隆皇帝对赵孟頫的作品青睐有加,使得赵孟頫的书法在清朝一度成为楷模。此外,成亲王永瑆自幼喜爱赵孟頫的楷书,深刻研究其笔法,许多作品均受到赵书的影响。赵孟頫的书法不仅影响了清代的书法家,也成为后世书法学习的重要典范。
《读书乐》原文作者为宋末元初的翁森,他以四季为画布,绘就读书的美好景致。借景抒情,将读书之乐与天地四时相融,尽显读书对心灵的滋养、对人生的启迪。如此佳作,落入赵孟頫笔下,更是笔酣墨饱,尽显书法魅力。
此作用笔细腻流畅,起笔轻盈似燕掠湖面,收笔稳健如舟泊港湾,中锋行笔使得线条圆润饱满、质感斐然。结体严谨,疏密得当,在端庄大气中展现灵动之姿,笔画间牵丝映带,顾盼生情,于规整里透着灵动。
整体布局疏密有致,行与行错落有序,平和优雅之气扑面而来,墨色浓淡相宜,书写节奏明快,恰似一曲舒缓的乐章。
然而,眼尖的书法爱好者就从中发现了端倪,此作与赵孟頫其他公认真迹相较,《读书乐》在用笔、结构及整体神韵上存在差异。赵孟頫真迹用笔细腻多变,《读书乐》则略显生硬,少了几分自然流畅。
有猜测认为,这或许是清朝陆润庠或成亲王的手笔,也有人提及黄自元,但从风格判断,更多人倾向成亲王。且清朝时,该作品曾署名为成亲王,流传中的署名变更,无疑暗示了托名的可能。
古代书家为求作品受关注,假借名人之名推销的情况屡见不鲜,《读书乐》大概率是不知名书家假托赵孟頫之名所作,欲借赵孟頫的赫赫声名,让作品流传更广。
书法托名现象,古已有之。从历史渊源看,魏晋南北朝起,文人阶层崛起,书法艺术走向自觉,书法作品渐具经济价值,唐宋时书画市场繁荣昌盛,汴京城里书画店铺、集市热闹非凡。
在此背景下,商家为逐利,常将无名作者作品托名于书法大家,毕竟颜真卿、柳公权等大家之作价值连城,托名之作便有了滋生土壤。
再者,古代书法传承复杂,缺乏现代鉴定手段,依靠题跋、印章、文献判断作者归属,作品几经转手、装裱,信息极易丢失混淆。
米芾在《书史》中就记录诸多被误认作者的作品,持有者仅凭风格猜测或有限了解,便错归作者。此外,古代文化中权威观念根深蒂固,新风格、理论问世初期难获认可,作者便托名于前辈权威,如明代文人借赵孟頫之名传播新审美观念。
除《读书乐》外,书法史上还有诸多托名之作。唐摹《兰亭序》(黄绢本)托名为褚遂良所书,实际作者难考;《草诀百韵歌》相传为王羲之所作,多被认定后人托名,有观点认为是北宋人为助初学者学草书,借王羲之威名提升权威性。
“苏州片” 中文彭款行书《玉洞群仙图》及吴宽款行书题跋、王宠款行草书题跋,卷后诸跋被疑为一人手笔,存在托名之嫌。
尽管赵孟頫《读书乐》是托名之作,但对于书法初学者来说,它的价值不容忽视。首先,这本字帖字体较大,结构清晰,非常适合初学者模仿和临摹。其次,其笔法简练、易学,有助于书法爱好者快速掌握楷书的基本技巧。
对此,您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