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蝲蛄吟唱的地方》:一个人的开悟,是从孤独开始的

乐人看情感 2024-09-26 03:29:06

奥斯卡奖得主瑞茜·威瑟斯彭评价小说《蝲蛄吟唱的地方》:“我简直没法描述我有多喜欢这本书,真希望这故事不要结束。”

《蝲蛄吟唱的地方》是2019年全美现象级畅销小说,占据《纽约时报》畅销榜168周,由此改编的电影《沼泽深处的女孩》,上映后同样好评如潮。

书中,讲述了女孩基娅在湿地独自生存,并努力成长的传奇故事。

基娅从小被家人抛弃,只上过一天学,终身没有离开湿地,大多数时光里都是孤身一人生活。

然而,在漫无边际的孤独中,她没有埋没自己的光芒,而是静下心来读书、研究湿地,最后成为了大名鼎鼎的生物学家。

孤独看似煎熬,实则是最好的增值期,可以锻造灵魂的深度,锤炼心性的坚韧。

一个人真正的开悟,往往就是从隔绝浮华,享受孤独开始的。

1

每个人的生命中

总有一片孤独的沼泽地

书中,一片荒凉的湿地里,住着小女孩基娅一家7口。

基娅的父亲曾是一位富家公子,后来家道中落,成了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二战爆发时,父亲参军入伍,几年后拖着一条跛腿回来,靠每周领退伍津贴养活一家人。

家庭的衰败、战争的创伤,使得父亲一蹶不振,整日借酒消愁,一旦喝多了,就对家人大打出手。

基娅6岁那年,母亲无法忍受家暴的摧残,不声不响地独自离家出走。

几周内,她的4个哥哥姐姐,也不想再当父亲的出气筒,相继一走了之。

只剩下幼小的基娅,独自面对终日酗酒、夜不归宿的父亲。

这个时候,比起承受父亲没来由的谩骂和毒打,她更害怕的是父亲也弃自己而去。

于是,她一边小心翼翼地看父亲脸色,一边努力学着做饭、洗衣服、收拾房子。

她的费力讨好,逐渐唤醒了父亲心底的一丝温情。

父亲头脑清醒时,会教她开船捕鱼,陪她玩卡牌游戏,带她一起去码头买东西。

直到基娅10岁那年,母亲突然寄来一封信,说自己回了娘家,想把几个孩子接到身边生活。

父亲看完信后非常愤怒,咒骂着母亲的离去,并一把火将那封信烧成了灰烬。

从那以后,父亲开始变本加厉地酗酒,喝醉后便不见踪影,一连数日后才回家。

再后来,父亲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从一周、两周,到一两个月,直至永远消失。

基娅不知道父亲去了哪里,更不知道母亲的住址,只能无依无靠地徘徊在湿地深处。

她也想过走出湿地,融入镇里的居民之中。

当地政府安排她接受教育时,她满怀期待地坐上了那辆开往学校的汽车。

可上学第一天,大字不识、不修边幅的她,受尽了同学们的嘲笑。

镇上的人们也像躲瘟疫一样躲着她,称她为“湿地垃圾”“沼泽老鼠”。

饱受排挤的她,哭着跑回了家,此后再也不肯上学,并尽可能地远离人群。

白天,她高度警惕地躲避镇上居民;到了深夜或凌晨,她就去采集贻贝、捕鱼、制作熏鱼。

她将贻贝和熏鱼拿到码头的黑人老板那里,换取食物和生活物品,勉强维持生计。

数不清多少个日日夜夜里,她孤身守在沼泽深处,咬牙扛下了无边无际的寂寞。

想起董卿的一句话:“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行者,诞生于孤独,死去于孤独。”

孤独是生命的底色,谁都甩不掉那份如影随形的寂寥。

哪怕我们看似有亲友陪伴,有热闹可寻,也总会在某个时刻,意外陷入一片荒凉的沼泽地。

遭遇失恋时,你情绪几近崩溃,可翻遍朋友圈,竟无人愿听你吐露心声。

被人误解时,你感到无比低落,到处倾诉委屈,却无人能与你感同身受。

遇到变故时,你急得不知所措,但也无人愿意陪你患难与共。

你费尽心思建立的关系纽带,维护的人情往来,往往被风一吹就散成了沙,指不上,也靠不住。

因为除了你自己,没有人会陪你一辈子。

总有一段孤独的时光,一些难捱的夜晚,需要你一个人苦苦熬过。

2

你越抗拒孤独

就越容易被孤独吞噬

随着基娅逐渐长大成人,她的世界里先后闯入了一些异性。

她独自穿梭于湿地间的身影,首先吸引了一个男孩的目光。

男孩名叫泰特,曾和基娅最小的哥哥一起上学、玩耍,隐约了解基娅家的情况。

有一次,基娅坐船去捕鱼,不小心迷了路,是泰特为她指明了方向,带她划回了家。

后来,泰特发现她喜欢观察湿地的鸟儿,便和她玩起了“交换羽毛游戏”,分享各自收集的漂亮羽毛。

泰特还耐心地教基娅识字、读书、念诗,为基娅打开了生物学和文学的大门。

原本防备心极重的基娅,渐渐被他的关怀所打动,甚至不由自主地爱上了他。

很快,两人相互表露心意,成为形影不离的情侣,在湿地的各个角落约会。

可一晃一年多过去,泰特考上了大学,需要离开家乡好几年。

他舍不得与基娅分开,却又担心基娅不愿为他离开湿地,无奈之下,选择与基娅不告而别。

泰特的离去,令基娅伤心欲绝。

她恢复了以往孤零零的生活状态,一到晚上却忍不住思念泰特,渴望有人陪伴自己。

一年后,镇上的花花公子蔡斯,注意到了基娅的美貌,开始想尽办法接近她。

在两人的相处中,基娅总是觉得有些别扭。

蔡斯似乎不够爱她,不尊重她的意愿,也不愿意带她见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只是,她独自在寂寞中浮沉了太久,迫切地渴望能有个人拉自己上岸。

她听信了对方结婚的承诺,允许对方占有自己,并天天守在湿地的小屋里等待对方到来。

直到有一天,她从小镇的报纸上得知,蔡斯与另一个身份高贵的女孩订了婚。

她这才彻底明白,对蔡斯而言,自己不过是拿来当填补空虚的玩物。

伤心又愤怒的基娅,果断地选择了与蔡斯分手。

没想到,不甘心的蔡斯,继续死皮赖脸地纠缠她,甚至企图强暴她。

基娅奋力挣脱后,蔡斯竟不依不饶地追到了湿地,这一次,直接吓得基娅数日都不敢回家。

这件事过去没多久,有人在一座年久失修的高塔之下,发现了蔡斯的尸体。

由于尸体周围没有脚印和指纹,警方认为是凶手杀人后,清理了犯罪现场。

但他们怎么也找不到他杀的证据,便草率地将“杀人凶手”的罪名扣在了基娅身上。

凭借律师的有力辩护,以及不容置疑的不在场证明,她才得以无罪释放。

可两个月的牢狱之灾,和没完没了的审讯,还是给基娅造带来了不可磨灭的伤害。她再也没有离开过湿地,极力避免与镇上的人接触,彻底过上了深居简出的日子。

一次孤独中的放纵,差点害基娅毁掉自己的余生。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人类作为社交动物,最难忍受的便是不安和孤独。

为了逃避内心的空虚,很多人像基娅一样,选择投身于外界的喧闹声中。四处呼朋唤友,强行融入不适合的圈子;匆忙进入感情,努力迎合对方的喜好。

然而,欢声笑语总有结束的那一刻,等宴席散场,激情冷却,留给你的只有愈发深入骨髓的落寞。

正如《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中所说:

“孤独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拥有过热闹与温暖之后再面对,那孤独便会被加倍放大。”

人生路上,孤独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你越是想方设法地躲避它,越容易一不留神落入陷阱。

被寂寞的阴影笼罩时,一味地追求热闹,反而会受其裹挟,在无尽的嘈杂中丧失自我。

不如允许孤独的存在,在丰富的安静中,一心一意雕琢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3

生命的开悟

往往从享受孤独开始

作家刘同说:“曾经认为孤独是世界上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现在认为孤独是自己居然能成为一个世界。”

基娅与蔡斯分开后,也逐渐悟透了这个道理。

于是,她不再向外寻求热闹,转而在一个人的寂静中,不断向内丰富自我。

她比以往更加专心地读书、写诗,脑海中随时都闪烁着美妙的画面与字句。

天气好的时候,她便坐上自己的小船,仔细探索湿地的深处,收集各种各样的羽毛和贝壳。不久后,已经大学毕业的泰特,回到镇上的一座实验室里工作。

他无比懊悔当初的离开,一次次来到湿地看望基娅,想与基娅重修旧好。

看到基娅的小屋里堆满奇异的羽毛、贝壳和植物标本,他觉得非常惊喜。

他明白这些收藏很有价值,鼓励基娅对外展示它们,并帮忙联系了一家出版社。

很快,出版社就向基娅发来邀约,先后为她出版了2本湿地相关的书籍。

从此,基娅从一无所有的孤女,摇身一变成了知名的湿地专家。

她摆脱了如影随形的生存危机,也明确了未来的人生方向。

后来,蔡斯的死亡,导致她被捕入狱,陷入官司。

泰特又帮忙找律师,为她忙前忙后,再次打开了她紧锁的心扉。

出狱后的基娅,很快就和泰特结了婚,两人一起搬进湿地的小屋中生活。

婚后几十年,基娅从未离开过湿地,拒绝了一切需要外出的社交活动。

泰特还为基娅搭建了一座小型实验室,给了她充足的个人空间。

在那里,基娅心无旁骛地享受起了孤独,经常一连十几个小时独自做研究、整理资料、写书。

在安静中沉淀下来的智慧,支撑她又相继出版了7本书。

这些书都获得了奖项,基娅也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生物学家,并被授予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

基娅这一路走来,受过家人、男友的抛弃,遭过旁人的恶意排挤,孤身一人在荒野中游荡了很多年。

但她并未在孤独中沉沦,反而在孤独中淬炼出能量,活成了最好的自己。

这世上,有太多人过度惧怕孤独,过多关注外界,却不肯沉下心来探索自己本身的价值。

其实,万事万物于我们皆是过客,唯有孤独与我们形影相依。

那些独处的时刻或许寂寞,却也给了你无人打扰的安宁,与自我沉淀的空间。

当你逐渐接纳孤独,适应孤独,它就成了你内心的庇护所,供你参悟真理,修行自我。

奥普拉说:“所有那些独处的时光,决定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个人的生活,可以是平淡乏味的流水账,也可以是一场充实美妙的自我进阶之旅。

与孤独共舞,和自己相处,所有的沉默都会化为养分,让你的灵魂抽根发芽,蓬勃生长。

在书里,基娅的妈妈曾对她说过:“尽你所能往远了走,远到蝲蛄吟唱的地方。”

所谓蝲蛄吟唱的地方,其实就是远离人群与喧闹,充满宁静与平和的灌木丛深处。

而置身于熙攘世间的你我,被众声喧哗、人情琐事所困,同样需要一个不被打扰的去处。

因为只有在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里,我们才能放松身心,不必去迎合谁,迁就谁。

作家郭诚说:“人若不会享受孤独,便永远不会成熟。”

独处,是一个人繁重压力的出口,也是自我成长的捷径。

学会在复杂的生活中,享受一份难得的静谧,便是你实现内心平和与满足的开始。

点个赞吧 ,将独处的寂寞,转化为向内修、往前走的契机,你会在静默中慢慢觉醒,直至开悟。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