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多少钱的电脑能满足你?看完再装电脑可能立省1万!

啊飞帆飞帆飞帆 2024-06-28 21:05:00

这两年因为工作需要陆续装了13900K、14700K的主机三台,然后发现一个问题,目前这个高端CPU,并不一定适合我,甚至也包括看文章的你,那本文就给大家讲讲我的体验。

嗨~大家好,我是飞帆飞帆,一个什么都喜欢研究、装修过8套房子以及两千平米办公室的家电数码爱好者。

我相信没有完美的产品,它最少有1个维度会让部分用户觉得是缺点,如何把产品的优缺点展示给大家,确定它是否适合你,是我分享的目的。

无论广告还是个人体验,努力保证体验真实、客观是基本原则,希望大家共同监督!

旗舰级CPU有啥不好?

我的13900K主机

我给13900K上了460水冷,满载时候温度能压在97°C左右;

14700K上360水冷,满载温度在95°左右;

虽然日常很少会满载,但是开个游戏、导出视频或是照片,温度随便就飚80-90度,这时候机箱风扇、水冷风扇、冷头都会高速运转,挺烦人的,打游戏的时候很影响沉浸感。

我的14700K主机

晚上干活也烦,打开PS加载个图片,停转的风扇瞬间启动...

打开博德之门风扇会转得更加厉害~

我现在打游戏都更愿意打开PS5了。

核心原因,还是旗舰级的CPU功耗过高、散热能力太差了。

动了装一台中端机的念头,就开始研究了。

上表可见AMD不带X的CPU以及intel的14600K,功耗与满载温度都不错!尤其AMD两款的TDP才65W真的惊人!

那用习惯了旗舰CPU,降级用中端CPU能习惯么,毕竟吃惯了细糠...

于是本文就是7700的装机情况,以及跟14700K主机的一个日常使用对比。

7700主机

本章节是7700主机的搭建与组成,如果只想看对比内容的结论的,可以跳到下一章节。

完全没搞懂AMD的策略,不带X的7700与7900功耗很低且推出时间靠后,结果先停产了,7700还有散片(1200出头),7900几乎就绝迹了。

上一次14700K使用技嘉小雕觉得很满意,这次上了相同冰雕系列Aorus B650M ELITE AX ICE。

12+2+2相的供电,整个VRM区域使用了厚重的散热装甲,6mm热管贯穿其中,AMD对供电要求没有i家高,就算7950X都能轻松驾驭。

靠近CPU的PCIe插槽为PCIe 4.0 x16,是合金加固的超耐久快拆插槽,上4090也不用担心主板变形哦~第二条是PCIe 4.0 x4接口,其实还不如取消省5块钱...

因为芯片组的限制,B650主板大多是两条M.2插槽,良心就5.0、4.0标准各1,省成本的就给2个4.0,技嘉是前者,两个插槽都采用免螺丝安装,顶部也给了超厚的散热装甲。

常用的板载接口上,风扇有1个CPU+1个水冷风扇+4个系统风扇接口;

USB提供USB 3.2 Gen 2x2的20G前置接口;

并没有因为是小板就减配,这一点挺好。

背部的I/O挡板,顶部的Q-Flash Plus可在无CPU内存下刷入BIOS,感觉更适合经销商使用;

标配WiFi 6E的无线天线,很赞;

USB口12个,10G的C口1个+10G的USB3.2口2个(红色)+5G的USB3.1口5个(蓝色)+4个2.0;

C口10G能跟主板内的20G USB插座互换就好了, 毕竟机箱前置C口很少有20G的;

网卡是2.5G的,好评;

音频没有提供所谓的7.5/5.1(有几个人用啊!),就简单的3.5mm输出与mic,额外提供了光纤输出。

技嘉官方表示对内存管理做过优化,超频频率可以达到8000MHz,跟技嘉旗舰差不多级别,比较超值。

SSD使用雷克沙ARES战神2T做主盘,配合NAS做存储就够了。

ARES战神M.2固态支持PCIe4.0和NVMe1.4,使用长存最新一代颗粒,HMB机制搭配SLC Cache智能缓存,可实现最高7400MB/s的读取,而且发热量极低,非常适合游戏爱好者以及照片/视频创作者;

在实际测试上:

CrytalDiskMark测得最高读取速度为7430MB/s,写入最高为6609MB/s;

TxBENCH测得最高读取速度为7416MB/s,写入最高为6435MB/s;

AS SSD Benchmark测得平均读取速度为6310MB/s,写入最高为5808MB/s;

实测结果与官方标称完全一致,在我以往测试过的PCIe4.0产品中,这也是目前测得最高的速度了。

内存是来自金百达的白刃DDR5 6800 24GB*2套装,采用了海力士原厂原印的新M-die颗粒。

因为技术更新,海力士的新M-die单颗粒容量为3G,内存单面可以放下8个颗粒,原来2G*8颗的16G单条内存,现在可以是3*8=24G了,这就是24G的由来。

相较于A-die的极限超频能力,新M-die的特长是容量大、能效好,超频能力也不错,配置给力的也是能轻松上8000+,并且金百达还为其提供了10层pcb+工业级硅脂散热,能够在高负载运行下依旧保持稳定。

配备了2mm厚的铝合金马甲,使用PMIC电源架构使得工作电压低至1.4V,能效低而且发热量小。支持XMP3.0(Intel )和EXPO(AMD )一键超频,搭配技嘉主板简单的内存超频设定,小白也可以轻松搞定。

技嘉主板BIOS中独有的高频宽与低延迟技术,在打开后是能有效提升内存的性能的。

上图右边是这套白刃在开启EXPO后,运行在6800MHz下的情况。

左图未开启高频宽与低延迟,读取速度为58953MB/s,写入为88020MB/s,拷贝为59335MB/s,延迟为73.3ns;

开启高频宽与低延迟技术后,读取速度为70536MB/s,写入为92448MB/s,拷贝为62590MB/s,延迟为68.7ns,可见技嘉在AMD的内存优化上确实有优势。

超频能力上,因为不打游戏所以对超频需求并不高,但随便调了个7600MHz也轻松上去了,测试分数如上。

虽然说在内存方面AMD不如intel来得厉害,但在技嘉主板的弥补下,这套金百达 白刃DDR5 6800 24GB可以发挥到极致。

白刃顶部不规则的RGB灯由16颗ARGB LED灯珠打亮,能适配各家的灯控软件,颜色效果非常好。

从这张图也可以看到乔思伯的360水冷TF2,带有一块480x480分辨率的2.1英寸IPS屏幕,颜值上非常不错。

目前市售360水冷,只要不太冷门性能上都大差不差,差异就在于颜值、使用便利性上,比如乔思伯TF2出厂预装了三把积木风扇,减少用户动手,且三个风扇只需要一根电源/RGB线即可。

风扇中间与侧面都做了无限镜设计,配合RGB效果是给足炫感。

这块480*480屏幕效果非常细腻,轮播自己倒入的图片效果非常好。并且可以使用预设主题或自己定制显示内容,CPU温度、频率等数值显示在上面很方便DIY玩家观察主机情况。

如果不需要这些参数显示,也可以只显示图片,效果更加惊艳!

支持导入GIF与视频,可以打造完全个性化的屏幕内容,也可以配合硬件定制独有的IP主机。

带屏幕的水冷除了屏幕要好,软件也得简单好用才行,连接通畅、使用不卡顿、易用好用是比较重要的三点。

乔思伯的PC端管理软件这三点都做得不错,上传图片/视频点击运行就可以推送到散热器上了,因为是采用USB有线连接且优化到位,没有出现过卡顿或是无法连接的情况。

散热能力上,使用FPU单烤7700,最高温度在60°C而已,这温控简直太爽了!

回想14700K在这个环节经常性95°C还要往上,乔思伯这款散热搭配7700真的是杀鸡用牛刀了。

电源这次刚好遇到振华的LEADEX III ATX3.1上市,就搞了个850W配一起了,别说7700了,就算14900K这也够了~

这款电源优点之一,采用全日系高品质电容,通过了80 PLUS金牌认证,转换率高达90%,主打就是一个品质+稳定!

优点之二就是有三段式的ECO模式(高温、低温、自动侦测),开启后电源低负载下电源的散热风扇会停转, 实现绝对静音。

当然了,就算高负载状态,它内置的14cm风扇也比较安静,再加上采用了FDB设计并使用了铜轴套,几年使用也不用担心风扇有噪音的问题。

这款电源支持intel最新的ATX3.1规范,1000W与1300W版本提供12V-2x6原生PCIe 5.1显卡接口,850W及以下则是双8pin转12V-2x6,两者都能满足600W的供电输出,带4090完全没问题!

顺带提一下,振华电源是10年质保的,非常值得信赖。

机箱这次选择的联力sup 01,今年它销量不一定最高,但一定是最特别的机箱产品之一。

sup 01通过一根PCIe延长线,把显卡换到到机箱前置安装(最长支持400mm的显卡),巧妙把显卡所需的机箱侧向宽度改变了,这是它特别的一个地方。

PCIe延长线价格并不便宜,这也是它卖999元的原因之一了。

显卡的侧向宽度节省后,sup 01把安装主板的隔板放在中间的位置,让这款机箱主板背面有了极大的空间。

从而让sup 01支持背插式主板的情况下(支持ATX与MATX),还能在背后再放下360水冷+三个12CM风扇位(主要给显卡散热),如果你玩极限水冷,还可以放下两个360水冷。

底部是独立仓位,放电源以及一个3.5机械硬盘位。

正面安装前后的对比图,技嘉这个MATX的板子剩下的空间可大了。这里也能看到机箱后部外面有一个12CM的风扇位,可以进一步加强散热能力。

底部的镜面是一个挡板,拿开可以看到里面有2个SATA接口的SSD安装位~非常隐蔽。

除了侧透面外,其他面都是网状盖板,可以提供极致的散热。

sup 01是一款建议放置在桌面的机箱,USB接口、耳机接口以及两个灯控按键都放在左侧面,恰好面对着用户桌面。

正面的联力拼音,分别是是关机与重启,设计得很灵性。

正面到侧透面的切面有一条灯带,可以通过按键切换灯效与颜色,为游戏与观影又增加了不少的沉浸感,当然也是可以关掉的。

这些巧妙的设计,能容纳E-ATX的主板、400mm长的显卡、双360水冷位,这些全塔的功能却用中塔的尺寸实现了,是今年最值得玩、设计最特别的机箱了。

显示器恰好遇到联合创新最新的设计师显示器27m3u发布,于是就入手了。

对比上一代产品,27m3u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卷了。

外观三面窄边,支架升降与旋转,做副屏使用就很合适,这一点是目前联合创新家产品的标配了。

接口是双USB+1DP+1C口设计,C口提供65W的反向供电,可以给笔记本电脑供电并实现一线连功能。

顶部有光线感应,可以自适应白天与夜晚环境光线,自动调节显示器的亮度,避免环境光与显示器亮度光比过大上海眼睛。

618的时候1699元入手的,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这可是一台4K分辨率、576个分区、峰值亮度高达1000(HDR1000认证)的miniLED显示器啊!乍一看似乎是一台娱乐向的显示器?

但联合创新似乎是一个以服务设计师为导向的显示器品牌啊!

色域覆盖上,官方宣称P3与Adobe RGB都是99%,上图是我在sRGB模式下实测sRGB色域覆盖为99.9%,需要说明在sRGB模式下测试得出的P3与Adobe RGB的色域是不准确的。

我第一次收到三份(三种色域)出厂校验报告的产品,这是一台出厂逐台对三个色域都进行校色的显示器,并且平均值得分都极好!

我自己使用爱色丽的i1 DisplayPro进行校验,得到的sRGB ΔE平均值是0.22,不得不说真的是强啊!

显示器菜单上,有专门的游戏模式可以切换,区域调光也可以关闭,同时提供六轴调色,对有特殊需求的专业人员,提供足够专业的可调节设定。

它就只有刷新率限制在60MHz这个缺点,其他几乎都是完美的了!画质、色域表现都一流,4K分辨率,价格优秀,如果给上个144MHz,就是一款可以玩游戏、可以做生产力的全能显示器了。

从我的角度理解,这个显示器就是一台优秀的生产力工具,同时也是一台优秀的观影利器,但如果喜欢玩超高帧率FPS游戏的玩家,它依旧是不适合的。

你可以理解它是一台很强的生产力显示器,附赠很好的视频观看效果。

键盘鼠标还是国内最适配苹果Mac的机械键盘品牌渴创,键盘是Q1 MAX,鼠标是M3 Mini 4K,鼠标之前装机文有提到过,是国产鼠标里面非常不错的产品,这次重点说Q1 MAX这款铝坨坨。

对比我另一把V5 Max,最明显的差异就是布局了, Q1 MAX是75%布局的键盘,它很好的兼顾了没有数字小键盘需求、但又需要F键区的用户,是一把能结合日用又足够小巧的产品。

把铝坨坨做成清新复古的感觉,也是很特别的一件事情。

配置上,标准的2.4G/蓝牙/有线三模连接,佳达隆定制木星茶轴,KSA高度的双色PTB注塑键帽、Gasket结构,RGB灯,win/mac双系统支持,配置这次渴创终于做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铝制的主体采用了阳极喷砂工艺,搭配键帽的配色,浓浓的复古感,小时候跑计算机房看哥哥们玩仙剑的那种感觉!

顶部是三段式的三模切换与双系统切换键,以及数据线接口。

从这个图也能看出,KSA高度的键帽比我们一般的键盘都要高一点,搭配上定制的佳达隆木星茶轴,手感软弹适中,无论是码字还是打游戏,都能很好的适应,是一把手感比较百搭的键盘。

虽然大家都说自己是Gasket结构,但这次Q1 MAX的内部填充可以堪称豪华,12层的键盘有6层是填充物,再加上铝坨坨的特性,整体质感非常厚重,而且敲击时的质感也更加充实,没有一些入门Gasket键盘的空腔感。

虽然是复古造型,但旋钮键Q1 MAX也给加上了, 感觉这几年键盘最大的改善就是这个旋钮按键,旋转可调节声音大小,按下是静音切换,很实用。

Q1 MAX是支持MK/VIA开源改键的产品,但相较于去VIA网站改键,我更推荐去渴创自己的网站进行,使用起来更加方便一些,新出的产品也能马上识别。

功能是一样的,各种键位修改、宏设定以及灯光灯都能实现,网站在这里https://launcher.keychron.com/#/macro。

那关于这台7700的主机,大概就是这么一些组成部分了。

配置单附上~接下来就给大家讲讲,我在日常使用中,与14700K主机的区别在哪里。

什么样的主机,适合你?

上表只列出了影响性能的配件,他们主要的差异在CPU级别、内存大小、显卡,考虑到7700略弱就把高频大内存给它了,水冷都是360的应该没差。

首先是R23,这是单纯CPU测试的项目。

7700的单核得分1970,多核得分18205(媒体测评单核19XX,多核19XXX,应该是我PBO没调到最优);

14700K的单核得分2128,多核得分33503;(媒体测评单核21XX,多核36XXX,我的与散热、调教有关);

单核得分差距不大,多核得分差距较大。

在以上得分情况下,7700实测最高温度为60.4°C,而14700K的温度是91°C。

温度差距也是巨大!

解压缩与压缩文件,也是CPU测试的项目。

7700+4070Ti比14700K+7800XT的组合慢2秒,差距不大。

然后把同样容量的文件打包成为RAR,7700组合比14700K组合的组合,慢34秒,差距略微大了。

接着是Adobe的Lightroom,把300多张ARW导入并导出成为JPG文件的时间。

最后差距仅2秒!?感觉这里个环节,可能只是差距在硬盘速度上?

接着是PS的多帧合成,7700的组合花费时间2分15秒,比14700K的慢10秒而已。

随后是使用万兴喵影,把三百多张JPG编辑输出成1080P的视频,7700的组合约6分23秒完成,比14700K组合的5分23秒慢了1分钟;

最后是达芬奇里面,28G的4K素材导出H265编码的4k视频,7700的组合耗时9分25秒,比14700K的6分32秒慢了差不多3分钟!

那在目前的组合下,7700+4070Ti与14700K+7800XT在图片处理、解压缩与压缩等方面,差距不算太大;

在视频处理方面,涉及到H265一类较新的编码,7700+4070Ti就会比14700K+7800XT弱上不少,但传统H264编码下又不算差距较大;

为了避免是显卡差异,用7700+7800XT与14700K+4070Ti的对比了一下。

这一次,7700换上7800XT后,混合图层的操作速度居然超过了14700K+4070Ti的组合~

也就是说,对我所需要的图形处理需求,A卡似乎能带来不错的加持!

接着是达芬奇的H265输出,7700换上7800XT后,速度对比使用4070Ti时快了约2分钟,而14700K用上4070Ti后,时间对比之前慢了两分多!

看来在达芬奇的H265编码上,同样也是A卡更得劲一些?

最后汇总了一下数据表,大家可以看到,在我日常使用的压缩与解压缩、修图导图等图文工作流没有使用到极限性能,两块CPU差距并不算太大;

但视频来说,那更好的CPU能给更新的编码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时A卡对我图文、视频编码也是有加持的;

以上仅为我的工作流选择总结!

至于游戏,早已经有大佬测过,顶级的CPU对游戏的加成,还不如你买中端CPU,多得钱买显卡来得实在。

我建议:

日常工作没有明确软件需要超高CPU性能的、非视频工作者、或者视频工作者但4K的H265视频制作并不多的,中端CPU是最甜点的选择,比如intel家的13600K(不推荐14代,性价比低)、AMD家的7700、71800X3D(游戏玩家)等,普通360水冷就能极限状态的温度压在70°以内,日常风扇安静祥和、价格美丽!

多余的钱可以花在如显卡、外设、音箱上!

而旗舰机与次旗舰机的CPU,intel家的13900K、14900K、14700K、AMD家7950X这些,在水冷散热没有进一步技术提升之前,它真的只是富哥的玩具、极限性能需求的玩家或者是DIY大佬的玩具,因为目前不使用降频调压等手段是难把他们满载温度控制在90°C以下,无法释放最强性能,且风扇的巨大噪音也让人难受。

那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啦~希望能帮到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