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果妈(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今天无意中看到一个话题,说"为什么在孩子眼里,爸爸的存在感那么低"?
底下有一个回答,虽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但却很有意思,也过于真实:孩子一回到家就喊妈我回来了,妈不在家,扭头就问,爸,我妈呢?
这样的场景,想必不少家庭都发生过,简直不要太真实。
为什么有些爸爸在孩子眼中存在感那么低?大抵是犯了这么几个错误,中招了的爸爸别不当回事,该好好反省改正才是!
对妈妈苛责挑剔看过这么一个段子:
爸爸斥责妈妈:你不就带一个孩子吗?能有多累?能有我在外拼死拼活挣钱累?
妈妈怀里的娃开口了:带我比挣钱可累多了,要不然你来试试?
段子归段子,但认为带娃轻松的爸爸也有不少,不仅不体谅,反而出口就是不满和指责。
十月怀胎,母亲与孩子天生就自带亲密感,再加上后期的哺乳养育,相比父亲而言,孩子在心理上会更加依恋自己的母亲。
再加上,妈妈照顾家里居多,跟孩子相处的时间也更充足。再小的孩子,都能感受到爱,谁对他好,他当然心里就更偏向谁。
如果,见不到几次人影的爸爸常苛责妈妈,对妈妈的付出挑三拣四,指手画脚,自己却只会动嘴皮子,孩子自然是站在妈妈这边,给予妈妈更多的情感关注。
退一步来讲,作为丈夫,别把自己的妻子当成保姆,别把妻子对这个家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应当,将心比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作为爸爸,更要承担起该承担的责任,要有意识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别缺席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给与孩子安全感和幸福感。
在良好家庭氛围里成长的孩子,也会比别的孩子更懂得如何去爱别人,拥有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
对孩子不闻不问甩手掌柜式的父亲,不少见,回到家后习惯性往沙发上一躺,一副啥事都不关己样,不操心家务,不操心孩子。
甚至,孩子想主动靠近爸爸,也只有一句:找你妈去,别来烦我。
有位网友吐槽自己的爸爸:
"回到家后就装大爷,躺在沙发上喝酒抽烟看电视,我的事根本没管过。
生我的时候他不疼,养我的时候也不出力,还整天想让我尊敬他,这样的你让我怎么去尊敬,每天就会来一个我是你爹,还真没感觉到你是我爹。"
年少时,你对孩子不闻不问,年老后,端出长辈架子,也别想孩子对你多有好感。
古时候,男主外负担着整个家庭的开销,女主内只能围着老公孩子转,没有家庭地位没有话语权,现在时代变了,懒爸爸们也该醒醒了,不要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在外挣钱,负责把钱拿回家就够了。
养育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责任,而且很多妈妈除了带娃,辅导孩子作业,洗衣做饭之外,挣钱也没落下,妈妈们的辛苦又有谁能看到?
挣钱不是忽略孩子的借口,否则就别怪孩子眼里心里都没有你这个爸爸。
对孩子非打即骂暴躁易怒的爸爸,对孩子来说,就等于精神虐待,难以让孩子亲近,因为孩子不能从爸爸那里感受到爱,有的只是高度紧张的恐惧。
一位心理咨询师讲述自己曾接待过的一个孩子。
妈妈带着孩子来的时候,孩子很胆小又坐不住,眼神也总是飘忽不定,后来经过反复谈话沟通,发现根源在于孩子的爸爸。
原来,孩子爸爸脾气暴躁,心情不好就常常拿妻子孩子撒气,如果孩子恰巧犯了错误,更是逃不开一顿打骂。孩子就是在这种高压状态下出了问题。
有句话说,发脾气是本能,不发脾气才是本事。
作为一名爸爸,遇见烦心事,遇见困难,不是冷静地想办法解决,而是一味地脾气发作,暴躁不已,这不叫有本事,这叫带坏孩子。
父亲暴躁易怒的家庭,养出来的孩子,绝大多数要么脾气很差,要么胆小懦弱,而且在校成绩不佳,更有在青春期加入不良团伙的孩子。
父亲与孩子的亲密关系,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平日里良好的相处互动,如果你没在孩子身上花过心思,反而让孩子感受到的只有痛和恨,年老了讨好孩子也没用。
孩子的童年阴影,并不会因为你一次示弱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别忘了做爸爸的责任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正如教育学家斯宾塞所说:
"父亲是儿童通往外部世界的引路人。在儿童教育中,无论是性格的培养还是情感教育,无论是智力训练还是道德、品质的培养,父亲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好的和不好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爸爸的形象,爸爸的所作所为,爸爸的陪伴,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要想孩子敬你,爱你,养你,那就别忘了努力做个好爸爸。
※ 作者简介:果妈,从事教育工作11年,家里有两个调皮娃娃。多平台优质育儿领域原创作者,专注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如果你在育儿路上有什么困惑,都可以私信我。
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个赞,或转发哦。你们的鼓励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