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岁朱德回乡,看见幼儿园门上五字,脸色大变立下一令

谭笑风生聊也 2025-01-14 13:48:26

自23岁投身革命,朱德仅于1960年返乡仪陇一次,之后再未踏上故土,未能重归这片生他养他的地方。

74岁的朱德主动前往陕西视察民情,并调研家乡风貌与民生。仪陇县城因此热闹非凡,民众争相目睹开国元帅的风采。

难以忘怀的是那份深厚的家乡情感,它深深植根于心,无论身在何方,家乡的记忆与情感始终清晰,令人时刻铭记。

朱德生于仪陇县农家,母亲育有13名子女,因无力抚养,仅6子2女存活。

老朱家于马鞍乡已历八代,至今仍未能摆脱贫困状态。

朱德长大后,常帮母亲起火煮饭以减轻负担,他上午学习,下午劳作。父亲见他聪明,决定朱家必须有人读书识字。

全家人省吃俭用供朱德上学,因此在5岁之时,他便被送往了当地的一所学堂,开始接受教育。

家中环境让朱德领悟到勤学的重要性,他立志为穷人争光。但在学校,地主之子常欺凌他。

为拥有强健体魄,他坚持每日晨练,终练就一身健壮肌肉,连地主之子也对他心生敬畏。

学校山顶有“太子院”,乃地主少爷读书处,少爷时放狗咬穷人。8岁时,朱德已具反抗心,向伙伴提议闯入太子院。

孩子们初入此院,见地主少爷,怒从中来,当即合力将他狠狠教训了一番。

长大后,朱德对社会思考加深,但马鞍乡皆为农户,生计全赖薄田,无人例外。

大旱之年,农民饮水困难,更无法灌溉。朱德与几位青年心急庄稼,四处寻水,终见嫩油油野草,断定其下藏水。

他率数人于烈日下挖井,直至傍晚,终见泉水自地下涌出。

1990年前,14岁的朱德得知,中国人民发起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震撼了清王朝统治,打破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

义和团运动遭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终告失败。清王朝签订《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勒索巨额赔款,国内阶级矛盾因此进一步激化。

那年四川多地再遭大旱,众多农民生计艰难,面临生存危机,他们不得不集体向地主求食,以度难关。

当地官兵与地主勾结,致使多人遭毒打,鲜血染地四五十里。此景激发了少年朱德,他立下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坚定信念。

1907年,21岁的朱德在南充读书后,虽军校考试未中,但仍接触到众多新思想书籍报纸,这些进一步点燃了他的奋斗热情。

朱德成都高师毕业后返乡,创办仪陇县立高等小学,传授新思想。此举招致封建顽固势力不满,反动与封建势力联手为学校设置障碍。

学校难以为继,他遂用余下工资购得几百株桑苗,毅然返回老家。

回家后,朱德沉思未来之路,面临抉择:独立前行或投身救世。过往阅读的书籍逐一在脑海中涌现,指引着他。

某一刻,他毅然做出了关键抉择。

1909年,朱德告别父母,前往昆明报考军校,自此踏上革命道路。

那时,年少的他对未来一无所知,仅凭一腔沸腾的热血,勇往直前。

他经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后,终寻得中国共产党,接纳马列主义,并结识了终生战友毛主席。

历史已明确赋予他最恰当的身份标识。

离乡数载后重返仪陇,他已成为当地闻名遐迩的人物。

重返久违的故乡,心中满是感慨。熟悉的街道与风景依旧,岁月却已悄然更迭。每一步都踏着回忆,感受着家乡的温暖与变迁。

若非朱德坚决反对,仪陇县或已更名朱德县,以此名扬四海。

1951年,朱德巨幅画像已与毛主席、周总理并列,其影响力不言而喻。

四川老家代表赴京探望朱德总司令,转达仪陇人民意愿,提议将仪陇县更名为朱德县。

朱德摇头,说:“你们办错了,我只是战场幸存的普通士兵,荣誉应归烈士。中央决定不以个人名义改地名,我更不能破例。”

1960年,朱德得暇返回家乡。

74岁的朱德这年抵达南充机场,早餐后,由李井泉、廖志高等陪同前往仪陇视察。此次行程,距他离乡已52载。

这是他首次重返故乡,亦是诀别之行,此后未再归来。

见到县委书记,他即要求接待从简:拒肉拒酒,不添麻烦。自称普通老兵,对热乎家乡饭甚为满足。

前一年,仪陇朱德故居游客众多,县里决定修缮朱德父母曾住的瓦房,筹建朱德旧居陈列馆,并已收集诸多朱德少年时的劳动与学习工具。

房子刚修好,朱德便亲自到来。

他望向房子后提议:“停止此项目,改办学校,节约费用确保孩童受教育。即刻改变,你们觉得如何?”

提及读书,他忆起昔日求学之地——席家,思绪飘回那段学习时光。

那个地点曾是数家私塾所在地,朱德在此求学逾十年,这段经历对他影响深远,记忆深刻。

前往席家需经过一段陡峭难行的山路,廖志高鉴于此提议:“总司令,上山道路艰险,我们或许可以取消此行。”

朱德微笑道:“无妨,我儿时常走此路,必须前往,因我的古文基础便是在那里打下的。”

席家五间草房依旧未变,朱德步入院中询问:“席白谷先生是否仍居于此?”

年轻人走出屋,答:“他住此,我乃其孙。此屋曾为朱总司令学府,屡遭拆议,我言其为朱德总司令学堂,遂得以保留。”

显然,年轻人未认出朱德,朱德默言,在院中观察后,注意到一棵黄角树消失,随即向年轻人询问此事。

年轻人回答:“暴雨打雷时,他被雷公带走了。”

朱德被幽默的话语逗得大笑,随即说道:“不妨再多种两窝。”

年轻人未依朱德所言,他听出老者口音为本地话,且对详情好奇,遂主动询问:“前辈从何方而来,言语如此熟悉?”

一旁有人连忙提醒:“您难道不认识朱总司令吗?”

年轻人脸颊顿红,连忙紧握朱德的手说:“朱总司令,真是没想到会遇到您!”

在居住了十年的院子里,朱德与夫人康克清合影留念。临别时,席家人急切挽留:“既然来了,就多留几日吧。”

朱德笑道:“合影留念,便如同我已在你家安居。”

离别之际,朱德回望院落良久,眼中满是不舍,最终缓缓离去。

朱德抵达的下一站是马鞍小学。他继续前行,目的地明确,逻辑清晰,用词准确,直接前往该地点,未添加任何语气词。

1500名师生已列队两排鼓掌欢迎,朱德却首先注意到门口的青草堆,他询问这些青草的具体用途:“这些青草是做什么用的?”

学生们回答:“是参与青年支援农村的活动。”

朱德强调:“历来‘耕读传家久’,过去穷人难读书,学堂多富贵。我幼时读书受地主子欺压,望老师们尽心教育学生。”

校长介绍后,朱德详察校园,见围墙脱落、地基下沉,即催校方速改造,并建议:“校困国亦难,可先固一角,再翻修围墙,‘穿靴戴帽’解决。”

回县委机关途中,朱德见一门上挂“县委机关托儿所”,不悦,对同行者言:“应改为‘城关托儿所’,以便城镇居民子女入学。”

一字之别,彰显了朱德深厚的爱民情怀。

此次,朱德亦考察了多处,对各地的观察均极为细致。

他3月12日返南充,随即听取地委负责人工作汇报,并指出:山区有其优势,应因地制宜,种植适宜作物,避免模式化。

回京后,他向毛主席汇报了视察情况。同年,中央调整多项政策,这让朱德的内心平静许多。

多年后,朱德在北京见到仪陇县委书记,询问道:“昔日让你们筹办的学校,如今是否已成功建立?”

县委书记答复仅有一个班,朱德随即指出:“数量太少,需增设更多班级。”

朱德总司令的后人持续与家乡紧密相联,近年,儿媳赵力平、孙子朱全华、孙女朱新华等相继回访仪陇,观察家乡的变迁。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