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排长带重礼投奔红军,征战16年仅升半级,如何授衔愁坏罗荣桓

瀚霖学史 2024-11-26 20:30:51

1955年,新中国准备为开国将领们授衔,军衔评定事宜,交由一贯秉持公正的罗荣桓元帅负责。

罗帅凝视着手中的名单,眉头紧蹙,心间不断涌起愁绪。

有这样一位人物,原属国军阵营,可当红军身处困境、形势危急之时,他却仗义援手,送来及时之助,解了红军的燃眉之急。

以当时他的历史地位,应该评中将。

但是偏偏他后来的升职速度太慢,按照标准,给他评一个少将都很勉强。

这个人到底是谁?他有过怎样的辉煌过去?又为何上升的速度如此之慢呢?

这就需要从红军时期的一支著名部队说起了。

陈毅元帅于 1928 年 4 月登上井冈山,其指挥的部队,后续构成了红 12 师,为革命增添强大力量。

他指挥的部队,后来组成了红12师。这支部队的人数不少,有五千多人。

但是,由于部队的主干是湘南起义的农民武装,所以武器准备非常差劲。

全师最普遍的装备,居然是打猎用的梭镖。

尽管红军凭借战斗缴获了部分武器,然而这不过是杯水车薪,对于整体装备的改善作用甚微。

当时的革命根据地,大多处于不发达的乡村地区,没有大型的冶炼工业,更无法生产武器。

为了能多弄些武器装备,陈毅想出了“悬赏”的办法。

他向外发出消息:只要能弄到一支步枪,就奖励50块大洋;能弄到一挺重机枪,就奖励250块大洋。

要知道,当时的红军很穷,大洋的用处很大。

陈毅能在这种情况下,还发出高额悬赏,可见对武器的渴求是多么迫切。

红军的悬赏,让一个人兴奋不已,他就是叶长庚,一位当时的国军排长。

叶长庚原名叶樟根,1903年出生于浙江省开化县。他也是一个苦出身,从小便辍了学,开始干活儿养家。

1926 年,他奔赴广东韶关,以脚夫谋生,未曾预料,竟恰逢国民革命军征兵之时。

他意识到投身军旅乃一条上佳之途,故而毅然报名。

不久,他投身北伐战事,在牛头山一带与军阀孙传芳的部队形成对峙之势。

叶长庚从小跟随父辈进山打猎,当时就表现出了很高的射击天赋。

在一次战斗中,他用一杆老式步枪和5发子弹,击毙了3名敌人。

机枪连连长张志平觉得他是个人才,于是就提拔他当了副班长。

自此以后,叶樟根毅然决然地将自己的名字更改为叶长庚,开启了人生新的篇章。

1928年,叶长庚所在的部队于景德镇驻防。而在他们的旁边,就是方志敏率领的红军。

双方虽然明面上处于战争状态,但暗地里的接触却十分频繁,叶长庚也因此了解了不少共产党的政策。

他对方志敏心怀敬意,所以经常想方设法地弄出一些武器,以接济红军。

1929年,叶长庚又被调往江西吉安,与彭德怀所率领的红军作战。

结果战斗没打多长时间,叶长庚的排长就被击毙了。

凭借其深厚的资历与卓越的能力,他得以晋升为代理排长。

不过,这并没有能拴住叶长庚的心。谁曾料想,他竟早已有了一项果敢的计划。

在和红军的交战过程中,不少国民党军都做了俘虏。

对于此类人员,红军的策略为先行教育,愿意投身红军者留下,不情愿者来去自由。

叶长庚的一些战友,也当过战俘,对红军的人道赞叹不已。

相较而言,国民党之部队腐败成风,长官对待士兵,要么殴打,要么责骂,毫无仁义可言。

叶长庚向来对共产党人存有爱意,值此之际,他愈发坚信,唯有红军方可引领中国走向未来。

于是,他悄然筹谋,决意投诚。

也就在这时,红军给枪支悬赏的消息传了过来。

叶长庚得知后非常高兴,他马上就开始搜罗武器,准备带着尽可能多的枪去投红军。

他并不是为了钱,而是觉得,自己带着枪过去,可以为红军解决问题。

这一年的12月,叶长庚带着自己的那一个排的22个人,集体投奔了红军。

而且这一次,他一共带过去了8杆步枪,外加两挺重机枪,以及相应的子弹。

这批武器虽然不多,但也算是解了红军的燃眉之急。

彭德怀亲自接见了叶长庚,在表达谢意的同时,还打算按照悬赏,付给叶长庚两千块大洋。

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笔巨款。但是,叶长庚却表示,自己是来投奔红军的,不能再要红军的钱。

彭德怀对他的仗义疏财十分赞赏,当即便命令叶长庚担任机枪大队大队长。

从此后,叶长庚就成了彭德怀手下的一员猛将。

由于射击技术高超,人又勇敢,叶长庚的战场表现始终非常不错。

1930年6月,红军第三军团对长沙发起了进攻。

这是整个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唯一一次对大型城市发动的战役,意义非凡。

而叶长庚在战斗中身先士卒,杀伤了不少敌人,立下了大功。战斗结束后,叶长庚被提升为红4师第2团的团长。

这之后的叶长庚,先后参加了历次反“围剿”战役,在战场上表现得相当出色。

毛主席也多次接见了他,并称赞他“会带兵,会打仗,是个好团长。”

通过自己的努力,叶长庚不仅战功越来越多,职务提升得也非常快。

在1932年,他已经是22师的师长了。而在当时,后来很多的著名将领,比如说杨得志,仍然是个团长。

如果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叶长庚的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和他开起了玩笑。

就在叶长庚担任22师师长,兼任湘赣军区代理参谋长之时,他在一次战斗中受了伤,不得不开始休养。

而他的职务,只能由别人代替。这之后,频繁地受伤和休养,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叶长庚之所以受伤,是因为他打仗时过于勇猛。按说,他一个师长,是不用经常冲锋陷阵的。

但是,叶长庚却不管这些,总是愿意冲杀在第一线。那么自然,上战场越多,他受伤的概率也会越大。

到了后来,为了能让叶长庚少受一些伤,党中央开始让他负责后勤工作。

比如在长征时期,叶长庚的主要工作,就是管理第6军团的后勤。抗战期间,叶长庚的身体有所恢复。

但是此时,八路军、新四军的战区划分已经比较规范,能留给他施展的余地不大。

于是,叶长庚就去晋察冀地区,负责当地的民兵训练。

这同样是一个战斗任务不多的职务,虽然后来,叶长庚也参加过一些重大战役,得到过一些表彰,但总体的功勋比起那些军区的司令员来,已经被拉开了差距。

在解放战争时期,相隔 16 年之久,叶长庚终于擢升半级,担任了解放军第 50 军的副军长一职。

但是,他仍然是把主要精力,用在了剿匪和后勤工作上,未能在大规模的歼灭战上大显身手。

这对于他后来的军衔评定,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建国之后,叶长庚留在了江西继续工作。虽然他的职务是副司令员,但是鉴于江西军区体量不大,他的这个职务严格说来并不算高。

1955年,当国家开始给开国元勋们评定军衔时,叶长庚的特殊情况便凸显了出来。

按照他的战功与职务,评他是个将官比较勉强。有些同志表示,给叶长庚评一个大校较为合理。

然而,主导此次评定工作的罗荣桓元帅,却认为叶长庚应当获得特殊待遇。

他在1932年就已经是个师长了,而且还曾经在红军最困难时雪中送炭。

这份功劳,怎么说都不为过。而且,叶长庚的升迁之所以慢,不是因为他能力不行,而是因为身体原因。给他评一个大校,是有失公平的。

无奈之下,罗荣桓元帅找到叶长庚,询问他的意见。

叶长庚一向不重视功名利禄,如今更是轻松地表示,自己参加革命就没想过要什么地位,党中央给自己什么军衔,自己就拿什么军衔,绝无怨言。

最终,罗荣桓经过充分考虑,作出了自己的决定。就这样,叶长庚成为了新中国的开国少将。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