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审问俘虏阮上尉想起的战场往事

五色有翼 2024-03-20 07:05:57

廖云 撰文

头条号《五色之翼》发表的文章《致敬!那一抹别样的红》令人血脉偾张!我与李洪涛战友似曾相识,都曾在兰州军区司令部大楼共过事,但不太熟悉。但是,此文却让我们心灵相通,情感共鸣。

之所以心灵共振,不仅是他用激扬文字,写出了对张林兄《兰剑_B血战:一个不拿枪冲锋的士兵》一文的内心震撼,更是他以浓烈感情,抒写了对47军老部队的真挚热爱:“那支部队,我爱到入骨。我的生命早已融入了它的年轮,它的芳华里有我的喜怒哀乐”。这情真,这意切,深深打动了我,感染了我。

1986年作者在老山前线

李洪涛笔下47军桀骜彪悍的血性光荣,最让我荡气回肠。也不禁回想起相关往事。

记得1976年初,我从新兵营分到工兵营机械连不久,连里一个老兵与高炮营几个兵打架,营里下令连队处理此兵。连长指导员询问此兵,调查事情经过,我担任笔录。参加过援越抗美战斗的广西籍莫连长,对起因不感兴趣,只在意谁打赢了。当听说老兵以一打仨,打趴两个,还有一个被打出鼻血,便高兴道:“行,有种!没给老子丢脸。”上报营里处理意见,口头警告,下不为例。理由:以少胜多,正当防卫。

参加过抗美援朝作战的四川籍营长,看了连里报告,居然咧嘴笑,“格老子争气,要得”!欣然同意。事后,班长告诉我,这是连队传统:不惹事,但不怕事;不打架,但打必赢。如果打架输了,再有理也挨批受罚。这就是老部队给我的启蒙教育。

47集团军战地政治部合影。前排左起:王红、贺峰、杨越朝、杨先平、张洪斌、傅乐平、王金平。中排左起:潘京,赵俊新,周永顺(军政治部主任)、宫永丰(军政委)、钱树根(军长)、周连江(副主任)华刚、范处长。后排左起:高乐志、王俊魁、李风光、廖云、李泽华、严让林、兰小军、吴彬、李伦、张能绪、陈晋川。

当年赴滇轮战,在集结地域,部队曾发生多起与友邻部队、与社会人员及公安干警的打架纠纷。为此,我陪同宫永丰政委到415团,搞“三荣三耻”的战前荣辱观教育试点调研。“平时打架不能输,战时打仗必须赢”,是基层官兵最爱讲的“顺口溜”,也是不少连队的“连训”。针对这种现象,在荣辱观教育时,特别强调了“文明”观念,提出了“敢打必胜,扬我军威国威;遵纪守法,做文明威武之师”。轮战期间,47军既能打仗也能打架的战斗风格,让“西北狼”的声名鹊起,既让周边一些人生畏,更令越军胆寒。

赵先顺司令员视察高炮旅二营阵地,与官兵合影。二排左4徐粉林(时任旅参谋长,后任广州军区司令员),左5旅政委王惠堂,左6军政委宫永丰,左7赵先顺司令员,左8旅长禹喜华,右2军政治部秘书处长吕兴元,右1廖云(时任旅宣传科长)。

作者在老山集团军高炮旅阵地

1986年底,我军在老山轮战期间,我这个干部处干事和处长赵俊新一起到昆明,准备迎接新疆军区赴老山前线见习团。我俩和司机小董、新疆军区干部处程武干事在一餐馆吃饭时,邻座3位军人与餐馆人员发生纠纷,七八个伙计和厨师手拿菜刀、棍棒要动手,我们腾地起身大喊:“谁敢动?要动手,跟我们来!”

这伙人愣住了。但一个拿刀的似有不服,操起云南腔,“憨包,少管闲事”。赵处长是身高1.85米的山东大汉,在416团濡染多年,瞪眼怒骂:“他娘的,老子们在前线打仗,你们在这里打人。当兵一家人,这事我们管定了!”河南人程武也撸起袖子,大声帮腔:“47军打遍天下无敌手,西北狼不是吃素的!”我和甘肃兵小董也提起了板凳,准备迎战。

对方看我们身穿迷彩服,门外停着伪装网吉普车,又听到部队番号,顿时面面相觑,垂首无言。这时,满脸堆笑的老板,走上前来道歉,还主动提出优惠赔礼。餐后,那3位军人紧跟我们出了餐馆,再三致谢,我们才知道他们是昆明某部工程技术人员。我记忆最深的是,他们竖着大拇指:“47军名不虚传,你们让我们真正见识了风采”。

这事让我们爽了好几天!

此前,军区侦察大队抓捕了一个越南特工,在高炮旅二营部临时看守审讯。我当时任高炮旅宣传科长,帐篷与看守审讯特工的帐篷紧邻。这个特工身体看似瘦弱,素质却不差,站立一夜没倒;审问一昼夜,一声不吭。暗中观察,他听得懂普通话、云南话,却假装听不懂。

于是,军侦察处审讯人员,在帐篷外商议并故意让他听见:“这家伙死硬,审不出东西,干脆弄死算了。”

“不行,前指特别交待,要优待俘虏,不能违反政策。”

“咱就明里优待,给他吃好的,不打不骂;喑里下狠手,弄死他!”

“咋弄?”

“临黑前,开车把他拉出去,在途中无人处枪毙!”

“上面追查咋办?”

“没事,就说处里让我们押解回军里,由处长亲自审讯。途中,他借口解小便,下车逃跑被我们击毙。”

作者(前)与干部处长赵俊新(中)与司机小董(后)考察“军工路”

这个特工听得一清二楚,怀疑是计,装作若无其事。但等到临上车时,腿已有些发软,到途中一树林让其下车小便时,他终于支撑不住,跪地求饶,主动交待。

交待后看守期间,我与这位阮上尉交谈过两次。他在越军任排长后,曾到昆明军区弥勒步校政工班培训一年,会唱很多我军队列歌曲,并唱了《打靶归来》《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学习雷锋好榜样》等。最令我吃惊的是,他唱了《说打就打》这首歌后,说这是你们的军歌。当时,我还以为他把我们的军歌混淆了。后来,才知道他说的是47军军歌,说明越军已知道对手是谁。我问阮如何被俘,他说是兰州军区的侦察大队深入越南境内20多公里的村庄,将其抓捕的。交谈中,他说过多次“你们厉害,太厉害了,让我害怕。真的,让我们害怕”。他的话让我印象深刻。

关了三天,阮特工与我成了“朋友”,并说他不能让越军知道他投降了,否则就要“连坐”,家人也会被惩罚。后来他被押送前指,我们便不知他的行踪了。

腰系光荣弹的梁子

梁子与柳军在1987年“1.7”战斗的誓师大会上

战地留影

轮战期间,139师女汉子梁子的故事也四处传扬。我虽然与梁子见过几次面,但不熟悉。第一次见面是我与赵处长到曼棍洞找139师政治部吴明晓副主任和宣传科杜凡科长。吴明晓说梁子还没对象,让我们在部队里给她张罗一个。赵处长故作重视地问,什么条件?梁子笑道:“条件嘛,简单!一是活的,二是男的。”

后来我听说师团首长担心她的安全,坚决不同意她上前沿阵地。有的团领导,还下达了坚决不让她到防区一线连队命令。因为猫耳洞里的士兵大多没穿衣服,不雅。但梁子说,在我眼里,前线只有敌军和我军之分,没有男人和女人之分。为了到最前沿阵地采访,手握光荣弹,吓退了阻挡她到一线的官兵,冲到了最前沿,与官兵同守一条堑壕。

这些传说,我没有求证过,但139师的官兵,都很佩服她,关于她不惧生死,深入前沿战地摄影的故事越传越神,甚至成了激励士兵斗志的素材。这是梁子豪爽性格和不让须眉的血性,深受基层官兵喜爱的真实体现。凭我对梁子性格的了解,我相信她的故事可能比传说更生动更精彩。

老部队这种传统风格,确如李洪涛文中所言,“这种有点亦正亦邪的风格在和平时期,也不免会让一些人见仁见智,甚至让人又爱又恨、哭笑不得” 。但就当代而言,几十年没有经历战争磨砺的军队,需要这种血性,才能涵养“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才能赓续我军的血脉,传承战无不胜的光荣。士兵没有血性,就不是战士只是奶油小生;军队没有血性,就不会胜利只有失败。在阳刚之气缺乏的现实社会,保持军人英勇无畏的血性,更为重要。所以“有血性”,成为当今合格军人的必要品质。

作者与时任高炮旅政治部主任刘培庚在老山主峰

47军老部队那一抹别样的红,是平江起义大刀长枪的红缨,是南泥湾镢头磨出的血茧,是黑山阻击战血染的阵地,是重创美军王牌骑一师的赫赫战功,是东北和湘西人民欢庆剿灭匪患的红绸飞舞,是天德山英雄连、红色尖兵连、英雄四连、特功五连、科学发展好九连等许多英雄连队的猎猎旌旗,是张国富、邱少云、罗盛教、欧阳海、祁振武、顾金海等无数英雄烈士血染的风采,更是从莲花一支枪诞生至今,一直传承的不畏生死、敢打必胜、桀骜彪悍的血性。

这也是我读洪涛战友此文最深刻的感受:致敬!那一抹别样的红——我们老部队的血性光荣!

作者在麻栗坡烈士陵园祭奠战友

16 阅读:1338
评论列表
  • 2024-03-23 12:57

    此文不错,让我想起了一起经历血与火的战友!

  • wind 2
    2024-03-23 20:49

    华山脚下三只虎…[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