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虽然结束了,但普通人的赛道,依然在火爆比拼中。
在北京,陌生人之间的开场白从“你是什么职业的”变成了“你是哪个赛道的”。
赛道这个带着浓郁优绩主义色彩的词就这样取代了工作职业事业行业,全面入侵我们的生活,赤裸裸地把人放在竞争体系里。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教培机构的广告语“你来,我培养你的孩子;你不来,我培养你孩子的竞争对手”。
不禁替我们感到悲哀,从小到大,我们都被教育不落人后,要在竞争中确认价值。
以前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现在是选对赛道让自己赢在起跑线上。
也不知道到底是要赢谁。
人生有那么多种道路和选择,每个人都享有自己的自由,非要用赛道一言以蔽之,压缩人生的厚度和丰富性,只剩下累。
这是一个万事皆可赛道的时代。
朋友在网上救助流浪猫狗,突然有一天收到一个私信,对方表示可以教她做社群,教她怎么众筹,更好地救助。
朋友看了一下对方发来的报价表,还挺有模有样的,俨然是个成熟的商业模式。
她说一下变得很紧绷,本来救助流浪猫狗只是很纯粹、轻松的事儿,突然变成赛道,就好像下一秒就要拿天使投资轮去纳斯达克敲钟了。
这也是为什么最近的社会氛围让人压抑,因为大部分人不管做啥事儿都要拿出备战奥运的姿态。
上次这么无语的,是看到离职博主成为一个赛道。
挂着前阿里产品经理、前字节高管、前腾讯程序员等等大厂标签的离职博主,就像一个个批量生产的模版,攻占互联网各个角落。
目睹了这场流量狂欢后,我只有一个感想:唯一有资格当离职博主的,是李白。
当年李白从翰林院辞职,意味着他不会在仕途上有什么大成就了。但他很自洽,一边游山玩水,一边写诗,成为诗仙。
当然他还有豪门老婆为他提供玩遍三山五岳的资金来源,不至于在一年后又要回去上班。
上上次这么无语的,是看到松弛感成为赛道。
每条内容都把松弛感当成话题标签的博主们嘴上喊着不争不抢,背地里找对标账号,24小时盯着各平台数据,卷生卷死。
最荒诞的还是看到“身心灵和赛道”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好像唐僧去西天取经不是为了普度众生,而是为了当首富。
赛道是一种中文污染。
这个词有毒的地方在于功利性。就比如说骑自行车,以前大家骑行是为了通勤、感受自然,现在是为了打卡、发自媒体有流量,在骑车赛道中分得一杯羹。
之前刷到一个骑行博主,出事故了第一时间在意的是手机有没有摔坏,有没有记录下来这一幕,已经开始构思起什么样的标题能让这条视频成为爆款。
语言的力量是可怕的。
一万年前生活在岩洞里的人类都会在洞穴上画画,生存之外,做一些无用之事,拥有一些喘息时间。
而我们却争先恐后地工具化自己,恨不得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一个小众赛道都能变现,生怕自己做了无用之事。
赛道这个词就跟风口、红利期一样,时刻给人一种跟不上脚步就要被淘汰的焦虑感。
也跟关键期、黄金时间、分水岭一样,让人不敢犯错,不敢放松。
无数人被吓唬了一辈子。如果你不精于算计和规划,每一步都走在正确的赛道上,你就拥有一个失败人生。
一旦被“赛道”入侵自己的脑子,这辈子才完蛋了。不管做什么,都会第一时间想是不是入局晚了,是不是钱都在别人兜里了,是不是这辈子都没法出头了。这必然会削弱一个人的勇气和信心,迟迟不敢行动。要知道中国8亿劳动力人口,哪条赛道都是人满为患。
除非每个人从娘胎里就自带工作经验和全息认知,这样一出生就可以抢先站上赛道。
哲学家韩炳哲反反复复提醒我们,现代社会是竞争性和效绩主导的,我们越需要成功的结果来鼓励自己,就会在各种结果上拼命冲刺,忽略了过程本身的意义。
但我们就是无法停止脚步去问问自己,假如这件事不能跟人炫耀,不能给自己增加光环,不能赚很多钱,你还发自内心地想做吗?
如果《黑神话:悟空》不能带来巨大流量和泼天富贵,你还会连播几十个小时不通关不下播吗?
我在老家的大舅,一辈子没听过赛道,只知道踏踏实实地做好眼前的事情,反而过得知足又丰富。
他当年也是看到县城里突然出现摩托车载客,才去考驾照,当上了司机。后来换成燃油车,新能源电车,也都是看别人换才跟着换。
20年的司机生涯,他不仅累积了客户,也对汽车研究了个透彻。现在大舅开起了汽车维修厂,工作之余养鹦鹉拉二胡画油画,精神状态令人羡慕。
普通人只要忠于自己的节奏努力发电,就能正常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而被赛道裹挟的我们,是一个永远和其他人竞争的标准件,一刻也不得安宁。
忘记赛道这个词吧,想做的事情就认真地勤恳地去做,享受过程而不是追求结果地去做,忠于自己而不是寻求认同地去做。
活成天道酬勤,海纳百川,厚德载物,宁静致远,上善若水,平安是福,花开富贵,知足常乐,幸福一生,好过活成高效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