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夫我平时饮食很健康,从不碰油炸、烧烤这些'垃圾食品',怎么还会得癌症呢?"坐在我面前的张大爷眼神中充满了疑惑与不解。
作为一名从医20余年的消化内科主任,我深深叹了口气。这样的对话在我的诊室里已经上演过无数次。人们总觉得,远离垃圾食品就等于远离癌症,殊不知有些看似"无害"的饮食习惯,正在悄无声息地为癌症"铺路"。
记得去年冬天一位退休教师李阿姨慌慌张张地跑来找我。她说自己最近总觉得胃部不适,吃点东西就觉得胀,还经常反酸。起初她以为只是普通的胃病,吃了些药也不见好。
"李阿姨您平时都有些什么饮食习惯呢?"我一边翻看她的检查报告,一边询问道。
"我可注意养生了!每天早上必喝一大杯温开水,晚上从不吃饭,就是喜欢喝点热汤。饭菜我都要求很烫很烫的,这样才能杀菌嘛!"李阿姨颇为自豪地说。
听到这里我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李阿姨的胃部黏膜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性病变,这正是胃癌的高危信号。
很多人都不知道,过烫的饮食会反复刺激胃部黏膜,导致慢性炎症,长期下去就容易诱发胃癌。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食用温度超过65度的饮品会增加食管癌和胃癌的风险。
除了烫食还有许多被忽视的饮食习惯同样危险。比如有些人特别喜欢腌制食品,认为这是传统美食。前几天来看诊的王先生就是个典型,他每天早上必吃咸菜配稀饭,晚上也总要来点咸鱼下酒。
"您知道吗?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会在体内转化成致癌物质亚硝胺。"我耐心地向王先生解释,"而且过量的盐分会损伤胃黏膜,增加胃癌风险。"
还有不少患者特别爱吃霉变的食物,觉得"稍微发霉不要紧"。殊不知,霉变食品中的黄曲霉毒素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一级致癌物,长期食用会严重损害肝脏。
更让我担忧的是很多老年人为了省钱,喜欢囤积食物。上个月来复查的赵奶奶就说:"我那米都放了一年多了,觉得不会坏,再说扔了多浪费啊!"
我告诉赵奶奶,长期储存的粮食容易滋生霉菌,产生致癌物质。为了健康,宁可多花点钱,也不要贪图一时便宜。
还有一个特别要提醒大家的习惯:暴饮暴食。现代人聚会、应酬频繁,经常会出现饥一顿饱一顿的情况。这种不规律的进食方式会严重损害消化系统,增加胃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
说到这里不免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老病号张教授。他退休前是大学教授,工作忙时经常一整天不吃饭,晚上回家狼吞虎咽。结果确诊胃癌时已经是中晚期。
"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没有好好对待自己的胃。"张教授临走前对我说的这句话,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其实预防癌症的饮食原则并不复杂:少盐、新鲜、规律。建议大家:
食物温度要适中,不要过烫;
少吃腌制、烟熏食品;
坚持新鲜饮食,不吃发霉变质的食物;
注意饮食规律,细嚼慢咽;
多吃新鲜蔬果,补充膳食纤维。
记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仅仅是为了活得长,更是为了活得好。60岁后的饮食更需要格外注意,因为这个年龄段往往是各类癌症的高发期。
昨天门诊我又见到了开头提到的张大爷。经过半年多的调理和改变饮食习惯,他的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了。临走时,他握着我的手说:"大夫,要是早知道这些道理就好了。"
是啊生命诚可贵,健康价更高。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重视自己的饮食习惯,让健康陪伴我们走得更远。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