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桌川菜绝了外地绝对吃不到

童童吃心 2025-01-01 11:10:39

川菜我们吃得可不少,市井小店吃的是趣味,名家大师吃的是技法,这次来成都,吃了一桌菜,可谓别开生面!

朋友约我去廊桥小馆,一进门就乐了,大熊猫乖乖坐一排,见到花花姨的心都快融化了,看到几大筐食材又忍不住问:是崇州的牛尾笋吗?是温江大蒜吗?又是哪里来的胡萝卜?

落座凉菜先来,头道干拌鸡就很惊艳,川西土鸡肉质紧实,酱汁紧锁麻辣干香,据说调料只用四样:盐巴、白糖、海椒和花椒,一滴水都不加,调味是师傅多年的经验。

冬天来四川,必定有腊味,青城山的老腊味自带柴火烟熏香,猪头肉油润软糯,五花肉红白好看,特别的排骨香肠,骨头把肠衣戳破,最有趣是卷卷肠,小肠密密捆扎,切成片层叠Q弹。

听说邛崃一绝卧龙渣渣牛肉这两年在成都特别火,终于吃到了,仿佛精致升华版的牛油火锅,萝卜丝烧软了吸足牛味儿特别好吃。

回锅肉,一般用三到五年的豆瓣酱炒出灯盏窝,这里竟然用到了五年和八年的,酱味更浓重,架在龙船披挂上阵,改坐臀二刀肉为黑猪前夹肉,大腿靠近腋窝的部位,瘦肉软嫩,肥肉更细,一大片吃起来特过瘾。

三鲜锅巴是道传统川菜,这里做得格外出彩,青衣江的石盆保温,滚烫上桌浇淋酱汁,“唰啦啦”一声响好像过年放鞭炮,经典的大荔枝味型,糖和醋都敢于下手,炸锅巴又敢于给油给火,以至膨化酥脆,这水准上海不多见,借朋友的话来说叫“做得很开”。

小巧一道甲鱼,选半斤左右的小甲鱼,肉细裙边薄,做个老练的油卤,正好香辣入味,铁板上越煎越香,据说老配方有27种香料,现在少了罂粟和沉香,我们觉得已足够好。

知道我们远道而来,朋友特地预订了几条鱼,上海绝对吃不到的,真是有心了!

雅安有“三雅”:雅女、雅雨、雅鱼,生活在高原山谷激流中的雅鱼当地俗称小白龙,鱼头鱼尾熬个奶汤,鱼肉片出来姹紫嫣红,特别用到雅安荥经的黑砂锅,稍微汆一下就好,冷水鱼肉质细腻无比,柔淡如雅雨,温婉似雅女。

吃雅鱼还有一乐,就是找出鱼头里藏着的一根细长鱼刺,人称“大宝剑”,持剑吃鱼才算完满。

来自宜宾的江团,足足有五斤,淡灰色鱼背白肚皮,栖息在水底,鱼尾都磨破了皮。

这么好的鱼,根本无需复杂的料理,就拿菜籽油沸腾一下,青红花椒分别来自茂汶和汉源,麻辣清香,烘托鱼的天然质感——一般江团会显油腻,像在吃块大肥肉,这里的则肥美鲜润而丝毫不腻,像是匀称的五花。

还有我没见过的小鱼儿,生活在清澈溪水石缝中,红色尾巴的叫红豆,灰白斑纹的叫豹子,活泼灵动。

把它们烫进鲫鱼汤,配上藿香、藤椒和青二荆条,吃口细巧,竟然还含鱼籽,散发淡淡土腥和水香,我也在努力辨别不同鱼的区别,可一眨眼就整条吞下,连鱼刺都没吐。

这桌菜还能有多少惊喜?上来一盆蔬菜我还以为是西葫芦,没想到是老家自己种的佛手瓜,形似双掌合十的佛手柑,炒出来满盘青嫩。

又上来一道蒸菜,我还以为是山药,谁能想到竟然是佛手瓜的根!壮实的块根要三五年才能长成,挖的时候还要当心不能挖绝,蒸熟之后,热时吃粉粉的,放凉了变甜糯,是无时不在变化的神奇口感。

寻常的胡萝卜都吃出了妙滋味,红艳艳的一盘名叫“野鸡红”,据说是川西人春节必吃的家常菜,炒得又软又甜,感觉快过年了。

每次来成都必吃的儿菜,这里都是嫩头,笑称“全是儿子没有妈”,但是一起烧的小酥肉,用了主厨妈妈的配方,又多了份亲切。

今晚这桌川菜真的绝了,经典的川菜出新,老家的蔬菜出奇,山野的鱼儿矜贵,更难得这份热诚质朴的川西风情,令成都这座城市显得更加可爱!

1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