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中国历史上真的存在过吗?

闲蛋黄 2024-06-10 16:43:19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大家经常性听说,意思是路上掉了东西没人捡了据为己有,晚上睡觉的时候不用闩上门。常常用以说明国家安定,人们思想品德高尚,社会风气很好。这个现象是中国哪个朝代的,还是古人杜撰臆想的吗?下面跟蛋哥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两个词最早的出处,是北宋时期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

古今第一帝王教科书

《资治通鉴》不仅是部史书,更是古代帝王的教科书!司马光表面上记录的是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实际记录了这1000年驳杂历史中,最值得让后人复盘与深思的历史大事件!

就拿广为人知的“田忌赛马”来说,《史记》记载,田忌靠着出色的谋略,以小博大,在赛马比赛上赢过了齐威王,名震一时。但《资治通鉴》却为这个故事接上后续:田忌被人诬告有谋反之心,而齐威王却信以为真,将他驱逐出境。

司马光正是用这样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展示官场和职场中的博弈:过早暴露自己才能和野心,会让当权者忌惮,而执政者所谓的昏庸,很可能是他“借刀杀人”的谋略而已!正因为这是一部给帝王看的教科书,所以这部书文字门槛极高,值得反复推敲。

唐太宗李世民夺得皇位,国家并不稳定,一来农民战乱还未平息,二来农事生产被严重破坏、百废待兴,于是唐太宗与大臣们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治理农民?以勋贵士族出身的官僚建议用高压政策,宰相封德彝建议“故秦任法律”(启用秦朝残酷的律法),以地主阶级出身的魏征认为“凡人在危困,则忧死亡,忧而亡,则思治,思治则易教”,意思是大乱之后百姓是可以教化的,只要上下同心,就能安定。

唐太宗长在民间,亲历了隋末动乱,了解高压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渐渐接受了魏征的教化百姓的主张。太宗曾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仰仗百姓。剥削百姓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了而国家灭亡。所以君主的忧虑,不来自外面,而常在于自身。凡欲望多则花费大,花费大则赋役繁重,赋役繁重则百姓愁苦,百姓愁苦则国家危急,国家危急则君主地位不保。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

当时天下盗贼很多,有人提议用严刑重法来禁止盗窃行为。李世民没有允许。老百姓之所以当强盗,因为徭役繁重、官吏剥削,活不下去了才为之,如果朝廷减轻徭役,选用廉洁有为的官吏,百姓都有饭吃,谁愿意铤而走险再出来当盗贼呢(有一定道理,外在的强力手段,只是暂时压抑了那些有盗窃想法的人。只要有机会,人们还是会去偷窃犯罪的,所以需要教化)?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并不一定是当时的真实社会现象,而是唐太宗与大臣辩论时,想要达到的一种政治诉求:百姓都能吃饱饭,歌舞升平,没有争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不能全按字面上翻译,而要引申:路不拾遗,捡到了别人丢的东西会交公或寻找失主,不会据为己有,这是百姓良好道德的体现;古代的房子好几重院落,往往有大门、有二门,两扇对开的就叫门。士来拜见主人,主人要出大门迎接。一般“门要常开,户要常闭”,大门要经常打开迎接客人(最好是门庭若市),而后门和房门,最好经常关闭(会给小偷、坏人可乘之机)。夜不闭户就不简单理解为外户不闭了,其实指来了外人或陌生人也能好好接待,不据之门外。

贞观之治真能达到这种效果吗?唐太宗通过劝农务本,确定农民土地产权、轻徭赋、奖励人口增长与开荒、修水利、整顿地方吏治,社会情况有了极大的改观。《贞观政要》记载“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这里可以看出社会秩序很安定,经济恢复的很好,温饱问题解决了,社会正义得到广泛认同,各阶层祟尚道德操守,民风淳厚。

贞观末年,长安抓获一名小偷,从他身上搜出赃物“玉枕”。一直顺藤摸瓜查下去,玉枕是从辩机和尚那里偷来;然后查明玉枕是高阳公主送给辩机和尚的;再查下去,原来是辩机和尚与高阳公主之间有私情……这同样记载于《资治通鉴》中,人心不足蛇吞象,见到玉枕都要私自“拿”了,如果马路上发现玉枕更不可能“路不拾遗”了。80%的人民“路不拾遗”,80%的家庭“夜不闭户”,那这样的时代已经够称得上太平盛世了。“人人路不拾遗,家家夜不闭户”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0 阅读: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