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有云:“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人与人之间,人情往来,关系维护,都少不了送礼随礼。
如红白公事、满月周岁、升学乔迁......即便人不到,礼也要到。
因为随礼,是一门学问,意味着亲疏远近,代表着真情假意。
中国这个人情社会中,随礼,最能看清一个人!
1
对你好的人,随礼“重情义”《增广贤文》中说:“礼轻情意重,无钱何结交?”
彼此的情谊,虽然不能以礼金来衡量,但也能看出端倪。
有些人,自己本身不富裕,在给你随礼时,却比谁都多。
因为他真心希望你好,真诚为你祝福,将你看得比金钱更重要。
他想到的不是自己吃亏,而是想着能给予你更多的喜悦和助力。
甚至,当你办喜事时,不仅会出钱,还乐于出力,帮你出谋划策。
当你落魄低谷时,他们也不会对你避而远之,反而会站出来帮扶一把。
借着随礼的名义,给钱给物,雪中送炭,不想你受委屈,也不愿你难堪。
他们随礼重情重义,不会在乎你之前给了多少礼金,是真正对你好的人。
因为在他们心里,礼金多少不重要,双方的情谊永远比钱更重要。
作家汪国真说:“钱,是一面镜子,它能将一个人的内心,照射出来。”
钱不等于情谊,但心甘情愿随出重礼的人,一定是发自内心希望你好的人。
2
人品好的人,随礼“懂让利”《围炉夜话》有言:“人品之不高,总为一利字看不破。”
随礼之事,看似微不足道,但关乎利益,最能看清对方人品的高低。
人品好的人,向来重视礼仪,懂得礼尚往来,及时回礼。
不会为礼金斤斤计较,毁了自己的形象,坏了自己的格局。
只要收了你的礼,哪怕下次你办礼宴没通知,也会主动前去随礼。
人品好的人,往往真心实意,如果有时间,会积极参加你的酒宴。
还会早早精心准备,投其所好,礼金更是只多不少,实打实的让利。
即便真的是在随礼这件事上得利,也会千方百计找机会还回去,不让你吃亏。
人品好的人,处世厚道大方,会用心经营每一段关系,真心对待每一次往来。
从来不会只收礼却不回礼,反而会尽量加倍返还,让人看清他的品性与大气。
3
看轻你的人,随礼“有差别”俗话说:“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
走礼随礼时,态度的好坏,礼金的多少。
其实就能折射出,你在对方心中分量的轻重。
重视你的人,会客客气气,用心准备,惟恐自己失礼。
而看轻你的人,哪怕亲戚朋友是一样的关系,也会对你差别对待。
礼金比别人少,态度比别人差,心不甘情不愿,将礼尚往来视作施恩救济。
言语中还带着颐气指使,生怕被你占了便宜,处处贬低你、拉踩你。
虽然人有亲疏远近,但关系相近,明显区别对待,显然是别有用心。
因为在他们眼中,再亲的亲戚好友也分贫富贵贱,三六九等。
随礼只是拉关系的手段,而非往来的礼节,于是捧高踩低,明摆着瞧不起你。
这样对你的人,无论是朋友还是亲戚,都不值得深交,没必要往来。
4
占便宜的人,随礼“无规矩”《孟子》中讲:“无以规矩,不成方圆。”
日常的人情往来,更是有许多约定俗成的规矩。
守规矩的人,明是非,知荣辱,随礼都是有来有往。
但无规矩的人,只想着“来”,却吝啬着“往”,随礼时爱占便宜。
他们往往是贪利忘义之辈,将随礼视作捞钱的工具,四处寻名目找理由。
除了传统重大的红白喜事要办酒,连无足轻重的小事也要操办一番,让人随礼。
给别人随礼时,总是锱铢必较,故意少给,甚至装聋作哑,一点礼也不想回。
如果非去不可,还要捎家带口,连吃带搂,就怕占不到便宜,自己吃了大亏。
等别人道贺时,又是贪心不足,来者不拒,交情浅也要通知到位,生怕礼金少收。
对方人不到最好,但礼一定要到,酒席饭菜可以百般精简,但礼薄最好多多益善。
这样占便宜、无规矩的人,重私利,少情义,最好趁早划清界限。
儒风君说: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随礼时,重情义、人品好的人,一定要珍惜。
相反,看轻你、占便宜的人,务必尽早远离。
余生,择善而处,择品而交,才最靠谱,才最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