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想的附近,看见社区的未来

迈欧先生啊 2024-03-21 04:32:54

为什么社会的进步,反而让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脆弱?

人类学家项飙在对现代人的空间逻辑进行观察后,表达了对“附近”这一概念的思考,唤起了大家对“自己身边世界”的重新关注。

如果说二十年前“附近”代表的是邻里交流,如今的“附近”更像是互联网社交的代名词,我们可以轻松获得便利与瞬时性,却难以从中拥抱有温度的满足感。

项飙用“附近的消失”阐述他对此类现象的观察,并指出这种缺失会导致个体认知的不完整,以及参与式自由的沦丧。

作为瑞安新天地最新的商业产品,位于上海普陀区烟火最旺盛的鸿寿坊,在去年9月开业。

1.5万平米的微型社区商业引发了几乎是行业级别的关注度,其所致力打造的“理想的附近”理念,恰好是对项飙的一种回应。

鸿寿坊的街区气质食集

同时,也给到行业以启示:作为“附近”的空间载体,同时也是人与人、人与他人、人与城市联结的必要一环,社区和商业体如何才能被赋予更多情感价值,为大众持续创造更多的公共性、亲密感和连接度?

我发现,这个疑问始于鸿寿坊,却可追溯至新天地。

01 以“人居场所”,重新定义社区

在国内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房地产开发大拆大建的年代,一些被成片复制甚至克隆的住宅社区,不但将原有的社区肌理拆碎地分崩离析,更造就了一批雷同、丑陋、乏味甚至死寂的“睡城”、“鬼城”。

而这些年,在小众、浮夸的网红风影响下,又出现了一些追求形式与表面质感,但缺乏长期的可持续维护,从昙花一现最终变为一地鸡毛的“网红小区”。

因此,站在如今这样一个节点,如何重新审视“社区”的定义,并在开发和运营中做到“知行合一”,本身就具备了显著的现实意义。

被视作“社区构建模板”的大新天地板块

社区(Community)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滕尼斯1887年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提出的“Gemeinschaft”(共同体)。

滕尼斯认为“共同体”的本质包含着自然的真实的生命,是一种强调互助、协同性与人情味的“有机的团结”。

而到了上世纪60年代,城市规划名著《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作者简·雅各布斯则提出,社区是依赖人类活动所需的社会网络而创建的。

E·芭芭拉·菲利普斯和理查德·T·莱盖特斯在《城市之光:城市研究的介绍》一书中认为,社区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概念,只能说社区概念涉及一些方面,诸如:

一群人共享一个物质空间;一群人共同具有一些特征;一群人被相同的本质和文化传统约束着,这些本质和文化传统体现为社区高度的社会凝聚力。

可以看出,时代的变化、研究者所在领域和所处环境的差异,带来了对“社区”的不同解释,但其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始终都在强调人群内部成员之间的文化维系力和内部归属感。

由此展开,社区显然不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居住空间的概念,也是与外部世界紧密相连、开放性的社会空间,同样还是内部网络高度发达的人居场所。

它承载着城市人的自我与家人、亲情与友情、邻里与关爱、日常与远方、风物与传奇、记忆与愿景,是一个谋生栖居、形塑自我、价值实现的生活家园。

02 用“以人为本”,迭代社区实践

如果以大新天地社区的建设为起点,盘点二十多年来瑞安的实践探索,也可以提炼到这些与社区相关的关键词:

一是复合功能的 "Live-Work-Play-Learn"社区

至今仍然是海派文化封面的太平桥新天地,正是此类社区在定位规划方面的代表作。

新天地标志性的石库门建筑

项目总规划建筑面积超过158万平米,以人工湖绿地为区域中心,西邻上海新天地历史风貌保护区,南有翠湖天地高尚住宅区,北接企业天地甲级办公楼群,东面是正在建设中的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商办综合体项目。

太平桥新天地板块分布图

加上新天地时尚等功能性各异的项目,共建出一座只需要15分钟步行,即可满足生活在此的各国人士对于工作、生活、居住、休闲、学习等不同场景需求的品质社区。

新天地太平湖公园的景致

二是以社交和文化为导向的“生活目的地”社区

从生活方式的切入,聚焦到回归社交本质。随着第一个生命周期的完成,只有将社交圈和文化圈有机结合,才能让社区从一个生活目的地转变为一个真正有活力的地方。

除了购物、吃饭等刚需外,大新天地社区全年共计带来包含上海时装周、光影上海在内的超190场主题各异的活动;

上海时装周

同时,“新天地碰头”这一原创社交类IP,每年通过结合音乐、艺术、宠物、环保等元素,落地超过300场的社群活动。

“新天地碰头”活动

通过提升社区成员的社交意识及文化参与度,使其成为大新天地社区的共建者,以此来增加对社区的归属感。

三是以人为本、融合线下与线上的体验与内容,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共创社区

与前两者相比,“共创社区”概念上的差异在于,将生态中的居住者、合作伙伴、消费客群都将转变为创作的参与者。

2022年8月,新天地与独立艺术机构UCCA合作打造“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在大新天地社区为青年艺术家建构了一个容纳探索与创新的开放场域。

“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

反之,这个计划也助力该区域,成为呈现作品的艺术舞台,并形成一个生生不息且循环开放的生态系统。

入围的艺术作品在大新天地社区中展出

一个从空间、到内容、再到生态的递进迭代,有如一个逐步生长的生命体,在深耕的同时不断演化成为生活的“理想之地”。

从以人为本的营造理念出发,到多元共创人际网络的扩大,不仅为社区的蓬勃发展及社会活力与经济影响力的提升提供养分,也有助于卓越可持续城市社区的自然生长。

03 以“永续活力”,赋能社区营造

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社区的形成不是一张“单次票”,而是一个在多维度因素并行下的生长过程。

“网红小区”无法维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正是因为它在营造过程中局限于迎合时下流行的形式和话题,而失去了对于空间内容、本地文脉的尊重,和对长期运营的关注。这导致参与者盲目追求“曝光度”,却缺失了“归属感”。

如何让社区成为一个生生不息且循环开放的生态系统?在瑞安社区营造过程的案例中,我们找到了“突破”、“融合”与“循环”这三个关键词。

一是突破以空间范围和物理边界来界定社区的思路,创造属于未来的无限可能。

以杨浦创智天地为案例,在创智天地项目中,瑞安突破行业壁垒,吸纳了硅谷科技企业,并成立“孵化器”INNOSPACE。

瑞安办公旗下创新服务机构INNOSPACE

通过每年为超过100家初创公司提供创新支持业务,在社区内打造了汇聚国际企业、高校、资本和商业资源的国内领先创业生态系统。

创智天地板块图

同时,创智天地项目也成功组织起了由INNOSPACE、VC基金、风投机构等不同类型且功能多元的企业、高校、公益组织、社会团体,汇聚而成的生态环境。

通过培育孵化科技创新产业,并扶持本土的新锐创意人才,推动打造创业者、政府、企业、服务机构、投资机构共生共赢的创投生态体圈,创智天地进而成为了一个新业务的培育场所。

二是将在地的历史文化与全新的呈现方式相融合,在确保社区创建与在地文化具有可延续性的基础上,以全新的时代语境激发社区与城市的最大潜能。

例如佛山的岭南天地把醒狮、剪纸、木雕、武术等当地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到这片珠三角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街区之中,邀请包括非遗传承人在内的创造者主动参与社区独特文化氛围的打造。

佛山岭南天地的非遗文创研学市集

而创造者们在实践文化传承与普及的同时,也主动探索当地传统与当代艺术结合的路径,将岭南天地社区共建成了创新“试验田”。

传承与创新构成了一种递进关系,社区也成为展示城市文化精髓的“舞台”,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到来,也激发了本土文化蕴藏的生命活力,唤醒了城市与人“共同”的历史记忆。

另一边,被称为“2023上海商业新王者”的蟠龙天地,作为上海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自2014年启动规划之初,便秉持着卓越愿景,以江南文化的传承与焕新为使命,令千年古镇变身“江南会客厅”。

通过“城市微度假URBAN RETREAT”的定位及招商布局,吸引了Blue Bottle Coffee蓝瓶咖啡等超60家区域首店入驻,将魔都中心城区的魅力和活力引入青浦。

Blue Bottle Coffee蟠龙天地店

原创IP——2023天地世界音乐节之水乐蟠龙音乐季的惊艳亮相,将当代艺术、民间文化融入超过300年历史的程祠故里,实现沉浸式的“艺术新生”。

特色音乐演出的高涨人气

而通过挖掘并孵化召稼楼古镇旗下年之糕等在地品牌,蟠龙天地也为小微经济参与主体提供了良好的经营环境。

同时,进一步激发了品牌的“忠诚度”及消费者的“尝鲜感”,让这里成为都市人心中的“精神避风港”,和社交媒体中的现象级“流量担当”。

三是通过合作伙伴的加入,形成社区多元主体“共融共建共享”的社区环境和氛围,创造一个“循环驱动”、具备永续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以位于五角场街道创智坊居民区和创智天地园区之间的“创智农园”为例。

这里毗邻高档居民区和高端写字楼,附近生活、工作的居民、白领素质较高,但由于缺少管理,变成了荒废多年的消极公共空间。

2016年,瑞安携手区政府、地区管委会等共同发起改造和再利用计划。

如今创智农园的悠闲氛围

通过参与性的景观营造,“创智农园”构建了充满互动性的都市农园空间,并结合驻地营造的理念提出社区营造工作站、创智农园社区共建群等居民互动合作的组织运营方式。

创智农园的创意涂鸦墙

通过农耕读会、户外绘本阅读、种红薯、植物扎染等主题活动,一层层激活周边的社区家庭,也吸引到越来越多社区居民加入志愿者。

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无论是社区“原住民”,还是被社区环境所吸引来的市民或游客,价值链中的每一方都成为了瑞安社区生态系统的参与者。

他们不仅强化了瑞安生态,并从中获得福利与收获,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这样的良性循环,是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社区,最关键的因素。

04 结语

“日本社会消费研究第一人”三浦展在《极简主义者的崛起》提到:“第四消费时代……希望彼此之间进行交流、形成社区,也希望从完全私有变成共有和共同使用”。

社区化是未来生活方式的必然存在,也是城市与社会更美好发展的重要推手。

社区建设是基于时代潮流、与人息息相关的城市必要课题。

近期,瑞安与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联合创作并共同发布了《瑞安卓越社区发展报告》。

《瑞安卓越社区发展报告》

以专业的跨学科视角和扎实的实践积累,展现了其在卓越社区营造的核心能力和行业先锋性,也为更多地域、规模的社区营造,提供了启发。

卓越社区不仅代表着“理想的附近”的回归,也是一个触发和深化社群互动的物理空间,一个融合共同地域观和人地精神纽带的社会空间,更是一个发现、保护、创造、实现社区精神的文化空间。

我也很期待,在开发大浪潮褪去之后,更多的伙伴们,能把目光聚焦到我们的附近,把创新投入到附近的社区,以“人文主义”之精神,浇灌出“人居场所”之未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