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工业大裁员!

晨凯看国际 2024-12-07 14:00:59

当众人皆在担忧中美贸易战或将迈向新高度之际,德国企业却已几近难以支撑。从汽车业到化工业再至钢铁企业,曾经实力强劲的德国工业巨头们,当下不得不启动降本增效模式。

01

德国工业降本增效

大众汽车拟定于2025年裁减1.2万名员工;西门子削减了6千多个工作岗位;蒂森克虏伯钢铁计划在未来6年裁撤总员工的41%。诸如宝马、奥迪、博世等企业,也纷纷裁员减产,在此不再一一详述。

德国制造业难以支撑,主要归因于订单减少以及能源价格高得离谱。同时,劳动力成本之高,让企业深感绝望。倔强之人仍在苦苦坚守,而支撑不住者只能效仿他人。巴斯夫将设备打包迁至中国和美国。

粗略估计,德国企业今年的下岗员工不少于5万,制造业岗位数量较去年减少10%。德国上一次如此大幅度地倒退,还是在二战即将结束之时。

实际上,衰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发展趋势。德国当前所面临的并非技术性调整,而是持续性下滑。2023年德国的 GDP 萎缩了0.3%,2024年继续下滑0.2%。预计到2025年情况亦不容乐观,大概率会在下滑的基础上继续下行。

通常情况下,企业裁员往往仅涉及一个或几个行业。然而,德国此次的情况怎么看都不像是局部调整。从汽车到钢铁再到化工,裁员行动几乎涵盖了德国制造业的上下游,堪称区域全球化漩涡中的一次工业大调整。

需知,德国制造曾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其发展模式主要依靠四根支柱:其一,北约的安全保障为德国节省了大量国防开支,使得政府能够全力聚焦于经济发展;其二,欧洲的统一市场助力德国构建起完整的产业链,这使得德国商品在全球更具竞争力;其三,俄罗斯的廉价能源和东欧的廉价劳动力支撑了德国工业基础,降低了企业成本;其四,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为德国提供了庞大市场,中国腾飞的十年亦是德国经济增长的十年。

02

德国能源转型的失败

但如今,四根支柱已折损三根,游戏规则已然改变,德国模式恐难以为继。

以汽车为例,2024年德国的汽车出口下降了12%。中国和美国成为德系汽车市场的重灾区。在中国,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车企已占据40%的市场份额,而德系燃油车的销量却暴跌15%,大众的市场份额从17%跌至不足10%。在美国,宝马 X5 的销量下滑了20%,不仅被特斯拉全面超越,还被日系雷克萨斯拉开了距离。更为尴尬的是,2024年 model s 的销量一度超过宝马 7 系,德系豪华汽车的市场份额也即将不保。

简而言之,德国汽车的失败原因有二:一是产品迭代速度过慢,无法与特斯拉相比,且配置缺乏冰箱、彩电、大沙发等元素。虽然德国人也在被动降价搞促销,但消费者更倾向于为智能化、电气化的产品买单;二是德国车成本较高,对消费者而言不太划算。

例如,同样一台设备,在德国的生产成本几乎是越南的两倍。一辆宝马 X5 在美国的落地价格竟然达到10万美元,已可购买三辆特斯拉的 model 3,这还未算上美国的新能源税收优惠政策。

正因如此,不难理解为何德企一边裁员,一边进行工业大迁移。他们宁愿将新的生产线设在中国、越南,也不愿留在国内,原因在于技术和成本均不占优势。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大门正在缓缓对德国车企关闭。

当然,销量下滑与裁员风暴仅是表象,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德国能源转型的失败、去全球化的冲击以及创新能力的疲软。

曾经,德国的能源转型是全球绿色能源的标杆,还宣称要在2045年实现碳中和。但目前看来,想法虽好,结果却很糟糕。2022年,德国决定全面放弃核能,转而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气。结果,默克尔刚做完政府工作报告,俄乌那边就打得不可开交。一番制裁过后,俄罗斯的天然气供应量大幅减少,德国人的生活成本一路飙升。舒尔茨政府虽推出了能源补贴政策,但只是治标不治本。

德国巅峰时期的通胀率达到8.8%,央行多次加息也无济于事。因为俄罗斯天然气的本质实则是成本问题,说白了就是烧俄气比烧煤、烧木头便宜。德国并非没有替代能源,而是替代成本过高。失去廉价的俄罗斯能源,也就失去了德国工业的成本优势。此事影响极为严重,例如德国现在的冶炼成本要比美国高出40%以上,本土企业根本无法在海外竞争,于是许多制铝公司直接迁至亚洲建厂,导致德国车企进货需绕大半个地球,国内的供应链也变得不完整。

在此次能源冲击中,大企业还能通过裁员、减产勉强支撑,而中小微企业则难以承受,干脆破产。仅在2023年,德国就有17814家公司申请破产,17万家企业倒闭。今年上半年,破产的大中型公司数量同比增长41%。德国政府一再宣称能源转型是长痛不如短痛,但对于眼下的制造业而言,短痛已变为重伤,几乎要了自己的命。

别看德国是欧洲的领头羊,每年缴纳的会费比法国和意大利的总和还要多。但实际上,德国高度依赖原材料进口和外贸出口,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进大出,两头在外”。进口占外贸总额的46%,出口占 GDP 的50%。

03

德国制造难以挽回

如今全球化正在退潮,各国都在搞圈子文化,供应链发展的趋势不断向东南亚和北美集中。德国汽车或许还有翻盘的机会,但德国制造却很难被挽救回来。

可能有人会说,出口不行就转内销,可参考中国的双循环经济模式。但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别看德国人的收入普遍比我们高出好几个数量级,福利好但物价也高。德国的中产家庭已经十几年未涨工资,政府还要为几百万的外国难民问题而纠结。

所以,要让德国人拼命花钱也很困难,更何况通胀问题尚未解决,普通家庭早已捉襟见肘。数据显示,2024年德国的高端消费品购买率同比下降了12%,家电、汽车等制造业的本土销量也大幅下滑,内需疲软的状况进一步加剧。在本就不景气的制造业,根本无力填补出口留下的经济窟窿。

与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和中国的产业链整合相比,德国的经济结构显得过于传统。例如,汽车、化工、机械制造竟然贡献了制造业总产值的80%以上。盘子太大,难以掉头。

其实早在13年前,德国人就提出了工业4.0计划,即人工智能加黑灯工厂的全自动化生产。当时,我们听着觉得非常高大上,随后各行各业便开始猛冲物联网数字工厂。

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在智能制造领域迅速崛起,美国转换思路,在 AI 方面遥遥领先,而德国却仍在原地踏步。

以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库卡为例,曾经是行业标杆,但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驱动方面的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全球市场份额逐年下降,已被日本和韩国品牌追赶上来。如今,库卡不得不被美的集团收购。

还有西门子推出的开放物联网平台,成本高且兼容性差,在面对微软、亚马逊甚至是阿里等云服务巨头的竞争时,毫无技术和价格优势。巴斯夫认为外国的云服务不安全,于是自行研发。但一番操作下来,光是初期的基础设施升级就超出预算的30%,后来又赶上俄乌冲突导致能源成本飞涨,巴斯夫干脆将资金投向海外,国内基本放弃了数字转型计划。

比较可惜的是,德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科研水平很高,但技术落地能力不足。许多企业抱怨,德国政府对于数字化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远不及美国和中国,很多技术设备还需依靠华为支持,严重限制了产业升级的能力上限。结果就是德国的制造业在全球科技竞赛中逐渐掉队,工业 4.0 硬是变成了工业 404。

1929年,美国爆发了史诗级的经济大萧条,很快蔓延至全球。德国的产品卖不出去,工厂开始大量倒闭,大约有近500万的工人被裁员,老百姓天天上街抗议,国内陷入一种近乎绝望的状态,德国就这样毫无征兆地乱了起来,希特勒也迎来了事业上的风口。

如今的德国虽不至于如此,但趋势已然显现。从能源成本到产业转型,从内需疲软到技术失速,从供应链转移到去全球化,德国的麻烦不止一个。更让欧洲人担忧的是德国极右翼势力的崛起,他们或许不会掀桌子,但社会的裂痕肯定难以弥合。

接下来的剧情可能是中产阶层坍塌、失业者的愤怒以及社会整体急剧向右转。

面对这场多重危机,德国的选择并不多。它需要在绿色转型和工业竞争之间找到平衡,需要在去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角色,需要在技术创新领域重建护城河,还需要在中美俄三者之间磨练自己的应对能力。难度极大,堪称地狱级,非常考验德国老百姓的耐受力。

总之,曾经的欧洲发动机如今正在熄火,这不仅关系到德国自身,也决定了欧洲的未来。

1 阅读: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