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众多著作,却有三大特殊癖好:专黑一名、专黑一辈、专黑一姓

兰青评历史 2024-11-23 21:22:35

作为中国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金庸虽然已经故去,但是他留下的经典却是数不胜数,直到如今依旧让人们津津乐道,只不过细数金庸笔下的小说,却不难发现,他的小说中其实还蕴含着一些不为人知的小心思。

很多人将其称作是金庸笔下的三黑,也就是专黑一个名字,专黑一个辈分,以及专黑一个姓氏,而之所以会这样说与金庸的人生经历,其实也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那么金庸的作品为什么会有三黑的存在?这与金庸的人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金庸的写作生涯

查良镛,笔名金庸,1924年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书香世家——海宁查氏,这个家族在清朝时期可谓名门望族,甚至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亲笔题字:“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这样的家庭背景,无疑为金庸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1939年,年仅15岁的金庸就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给投考初中者》,展现了其早慧的才华。

高中时期,他因创作讽刺学校训导主任的作品《阿丽丝漫游记》而被开除,这段经历或许也让他更深刻地认识到文字的力量,抗战胜利后,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担任国际翻译,随后被调往香港分社。

正是在香港,他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武侠时代,1955年,《书剑恩仇录》的横空出世,标志着金庸武侠创作的正式开始,在接下来的二十年里,他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几乎部部经典,塑造了无数令人难忘的江湖儿女。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副对联,不仅概括了金庸作品的精髓,也见证了他对武侠世界的独特贡献,然而,在这些光辉成就的背后,一些读者发现,金庸似乎对某些人物存在着某种“偏见”。

刻意为之的针对

金庸笔下的江湖世界,人物众多,性格各异,然而,一些细心的读者却发现,某些姓氏、名字,甚至某种亲戚关系,似乎总与反派角色联系在一起,这种“专黑”现象,究竟是巧合,还是金庸刻意为之?

“专黑一姓”——田姓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姓“田”似乎成了一种“原罪”,《雪山飞狐》中的田归农,为了夺取闯王宝藏,不惜勾引好友之妻,最终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笑傲江湖》中的田伯光,轻功卓绝,刀法出众,却因好色成性,沦为人人喊打的采花大盗;就连田归农的女儿田青文,也因心狠手辣,最终被活活饿死,这些田姓人物,几乎无一例外地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有人猜测,金庸对田姓的“厌恶”可能与其家族渊源有关,查氏源于姜氏,而历史上田氏代齐,取代了姜姓吕氏的统治,这种历史渊源,或许让金庸对田姓产生了一种潜意识的“敌意”,并在作品中有所体现,然而,这种说法终究只是猜测,缺乏确凿的证据。

更重要的是,金庸对田姓人物的刻画并非完全负面,例如,田伯光最终改邪归正,皈依佛门,也算是有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因此,将所有田姓人物都简单地归类为反派,显然有失偏颇。

“专黑一名”——“天德”的讽刺

“天德”,本是一个寓意美好的名字,象征着上天赐予的德行,然而,在金庸笔下,名为“天德”的人物却往往与“德行”背道而驰。

《笑傲江湖》中的吴天德,仗势欺人,欺压百姓;《射雕英雄传》中的段天德,更是认贼作父,残害忠良,金庸巧妙地利用谐音,将“吴天德”谐音为“无天德”,“段天德”谐音为“断天德”,更突出了这些人物的虚伪和无德。

这种谐音的运用,不仅增加了人物形象的讽刺意味,也体现了金庸的文字功底,通过这种反差,金庸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对道德沦丧的担忧。

“专黑一辈”——表哥们的“原罪”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表哥”似乎成了一个高危职业,慕容复、汪啸风、卫璧……这些表哥们,无一例外地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他们大多出身名门,风度翩翩,才华横溢,却最终因为各种原因而身败名裂,慕容复为了复国梦,不惜众叛亲离;汪啸风贪生怕死,怀疑表妹,最终中毒身亡;卫璧则间接导致了张无忌的成长,自己却落得身死的下场。

这些表哥们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背负着沉重的家族使命或个人执念,最终被这些负担所压垮,有人认为,金庸对“表哥”的“恶意”可能源于他与表哥徐志摩的关系。

徐志摩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诗人,才华横溢,却也风流成性,金庸或许对徐志摩的某些行为有所不满,并将这种不满投射到了作品中,然而,这种说法也仅仅是猜测,更重要的是,金庸笔下的“表哥”并非千篇一律,他们的性格、命运各不相同,其悲剧的根源也各有不同。

金庸人物塑造的艺术手法

金庸人物塑造的艺术性,恰恰体现在他对人物复杂性的刻画上,他不满足于简单的脸谱化,而是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的人性挣扎。

无论是“田姓”的厄运、“天德”的讽刺,还是“表哥”的原罪,都只是金庸用来展现人物复杂性的一个切入点,他并非单纯地“黑”这些人物,而是通过这些人物的命运,来反映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矛盾。

谐音、对比、象征……金庸娴熟地运用各种文学技巧,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他善于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田归农的虚伪笑容、段天德的伪善言辞、慕容复的无奈叹息,都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金庸的创作,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情感的投射,他出生于书香门第,经历过战乱年代,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理解。

他作品中的人物,或许是他对周围人的观察和反思,也或许是他对自身经历的投射,例如,他对“表哥”形象的刻画,或许就与他与徐志摩的关系有关,然而,我们不能过度解读这种关联,更不能简单地将金庸的作品等同于他的个人生活。

本文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本文的朋友可以点赞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张守涛:《金庸眼中的表哥徐志摩》

极目新闻:《金庸:大侠百年》2024-03-10

.澎湃新闻:《严晓星谈金庸的人生与他的武侠世界》2024-03-10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