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方志敏、邵式平、黄道等领导创建了闽浙赣革命根据地。闽浙赣革命根据地横跨闽浙皖赣四省边区48个县,以赣东北为中心,有32个县级苏维埃政权,苏维埃区域的人口有100余万,为全国“六大苏维埃根据地之一”。在闽浙赣苏区的斗争中,方志敏从当地实际和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根据地各项建设,使根据地巩固地向前发展,波浪式地向前扩大。闽浙赣苏区荣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授予的“苏维埃模范省”光荣称号,被毛泽东誉为“方志敏式”“有很好创造”“是坚强的苏维埃阵地”。
1930年8月,赣东北特区革命委员会成立,方志敏担任委员会主任。方志敏深刻认识到,根据地要长久存在和发展,必须开展经济建设,一定要开办银行、合作社,开展对外贸易。同年10月,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建立,行址最初设在弋阳县,后迁至横峰县,发行的银元票流通于赣东北的信江地区。票背面印有“本行钞票现银一律,准备基金十分充足,工农士兵携带方便,县苏区苏都可兑现,买卖完税毋许折扣”等字样。
1931年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银元票伍角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同时,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也成立,方志敏担任赣东北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兼财政部部长。这时,赣东北苏区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根据范围的扩大,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改称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印发壹角、伍角和壹圆纸币。
1931年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银元票壹角
1932年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银元票伍角
1932年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银元票壹圆
1932年12月,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将赣东北省改称为闽浙赣省,方志敏继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此时,赣东北省苏维埃银行也更名为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发行银元票和铜元票。为防伪之需,银元票左右两端均加盖“闽浙赣苏苏维埃银行”红色骑缝章。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采取有多少财力发行多少纸币的原则,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
因为措施得当,银元票始终保持可以随时兑现银元,与银元的兑换比值一直保持在1:1。币值稳定,当地百姓非常乐于使用,物价平稳。如,以当时赣东北苏区的核心——横峰县葛源镇为例,一元苏票可买 2.8斗大米(每斗约15斤),或10斤猪肉,8—10斤菜油,或20斤牛肉,或10斤鸡,或2至4斤棉花。
1933年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银元票壹角
1933年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银元票壹圆
1933年下半年,为方便交易,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在发行银元票的同时发行了面值拾枚的铜元票,采用木刻版单面印刷,为防伪之需,左右两端均加盖“闽浙赣苏苏维埃银行”红色骑缝章。铜元360枚等于1元,36枚等于1角。
1933年闽浙赣省苏维埃银行铜元券拾枚
在敌人封锁的环境下,一般情况下各革命根据地财政开支通常是通过“打土豪”的办法来运转。方志敏创建的闽浙赣苏区比较早地运用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办法来增加苏区财政收入,积极开展对外贸易,重视金融工作。这充分显示了方志敏开阔的眼界,正是因为这些工作特色,促使闽浙赣苏区经济建设在各根据地中脱颖而出,成为苏维埃模范省。闽浙赣革命根据地发行的多种货币有力地支持了革命战争,为第五次“反围剿”准备了相应的财力。
方志敏
通过闽浙赣苏区留下的张张纸币,我们彷佛看到了方志敏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他以无产阶级大无畏的气概书写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念、矢志不渝的壮歌。如今,我们可以告慰英灵,曾经所描绘的“可爱的中国”早已成为现实,“到处都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这盛世,一定如您所愿!
——原创 王纪洁 钱法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