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历史:“凯里”的历史由来与清朝时期的凯里铅矿厂

幻丝说历史啊 2024-08-20 01:18:26

【编者按】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部,东接台江县,西抵麻江县、福泉市,南连雷山、丹寨县,北邻黄平县。“凯里”系苗语音译,意为“木佬人的田”,苗语称木佬人为“凯”,田为“里”,“凯里”即“木佬人的田那个地方”。

唐朝时期的贵州部分地图 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凯里安抚司,府东北百里。西北至四川遵义府三百二十里 。

本牂牁蛮地。元为播州安抚司地(《名胜志》:元置凯里安抚司,属播州军民宣抚司,土酋扬端世守其地。明初,端之孙友与其弟仇杀而司废。今考《元志》不载凯里司,疑有脱误) 。明正统中,分播州宣慰司地,置凯里安抚司。嘉靖九年,改属贵州清平卫(《通志》:司在卫东四十五里)。万历二十七年,改今属。今亦设凯里都司。

司接壤川、贵,于遵义尤为密迩。语曰:骨肉臡醯,参商播、凯。甚言其相倚之切也。

——来源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凯里”的历史由来

来源1938年四川及贵州明细分县袖珍图

凯里在秦时,已建有村落,属于播州地,在汉代属于牂牁郡。有“入黔问牂牁,游播说龙屯”的记载。唐乾符初年,南诏(云南王)踞播,太原杨端率军驱逐后割据。宋大观中年,其后裔杨文贵向徽宗纳士。元世祖授杨邦宪为宣慰使。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杨铿及各宣抚司,遣子入朝,请入太学,钦命国子监训导。成化十年(1474),宣慰使杨辉有疾,命子杨爱袭。是时夭坝、干地、重安、湾溪等处人民起反,先是杨辉奏请派兵会征,宪宗命都御史张瓒亲至播州讨平。十二年(1476),张瓒议设安宁宣抚司于湾溪,并建靖南、龙场二堡,操土兵八百人徙家属,以守安宁。诸蛮恶其扩张,遂勾结另一蛮酋齐果,攻陷天漂及靖南堡;围攻安宁。杨爱新袭职,力不能支,求援于川、贵二镇,再起用杨辉,率军征剿未克。十五年(1479),贵州巡抚陈俨,奏请派兵征讨,部议不准。

明朝贵州局部地图 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

辉疾重,欲以庶子杨友袭宣慰使,宋韬引以“杨氏家法,立嗣以嫡”为据,加以反对,杨辉不得已,以职授杨爱,以杨友长安宁宣抚。辉立券以所有金玉服用庄进召诸子均分。杨辉殁后,杨友欲夺宣慰使,与部张渊谋刺杨爱未成,又诬奏杨爱僭谋不轨。宪宗查实后,斩张渊及其弟张琛,禁杨友,以杨张袭安宁宣抚。正德年间,改四川之安宁为凯里隶贵州。

来源貴州全圖__清同治三年(1864)

康熙十一年(1672)正月,凯里苗变,贵州巡抚平定后,鉴于凯里乃“多事之地” ,废凯里安抚司,并入清平县,四十五年(1706),因土酋大恶一案,改土归流,迁徙杨国兴于辽阳安置,田庄入官。自此,杨氏统治凯里告终。

南花苗寨 来源凯里市人民政府官网

雍正十二年(1734),设县丞分驻凯里县,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三月二十三日(场天),猪市巷杨阿降卖汤锅燃烧芭茅墙起火,顷刻,飓风陡生,风火助威,凯里四城一片火海,历二时许,精华付之一炬。分县长黄祖刚趁机议迁县城于龙头河,上报设龙江县,仅有富户五十余家前往建房(现凯里火电厂),灾后群众,奄奄一息,空谈建县,黄亦因此去职。一九三六年,撤分县改区(第二区),属炉山县,一九四二年,撤区改镇直至解放。

巴拉映月 来源凯里市人民政府官网

清朝时期的凯里铅矿厂

距凯里城东三十里别引山,因盛产黑白铅矿,因而取名铅厂(今格冲乡铅厂村),历代统治者,先后在此开采,官办无技术,经营无方,无利可图,放手由商采或群众自采,凯里的老爷号(现二中前面,系老铅号之讹),是当时最热闹的铅矿交易市场。这条街有铅炉四十八座,加工炼铅。每座炉日纳税银一两四分一厘七毫,各炉主轮流铸成纹银一锭(50两),余银一厘六毫作炭火费,周而复始,统治者仅此一项税收,年进一万七千七百五十两。清政府见商人盈利甚多,于乾隆七年(1742),又收为官办,未几,终因硐老封闭。

凯里香炉山

另一新开湾厂,又名永兴黑铅厂,官办无效,又不愿放为商办,附近数十寨饥民,偷采以易米度日,官府无奈何,又放为商采,每百觔(斤),课(税)二十觔,由藩司(全省财政总管)汇总上报。嘉庆十一年(1806),省将永兴铅厂,拨归县管。现硐址存在甚多,群众牧牛,误跌下硐,再也爬不起来。

古峡三桥 来源凯里市人民政府官网

【说明】

1、本文纯属个人学习整理原始史料,仅供参考,资料来源《凯里市志》、《凯里文史资料》、《读史方舆纪要》;

2、图片主要来源网络、《中国历史地图集》、《1938年四川及贵州明细分县袖珍图》、《貴州全圖__清同治三年(1864)》、个人收集,传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中华文化精神:

3、文章较长,读下来会有流水账的感觉,欢迎多多交流,难免有疏漏之处,还请指正交流。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