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民国“大上海计划”:想打造中国的世界之都,却因战火废止

审度 2022-05-22 18:33:07

在上海,您可能时常看到一些奇特的建筑:它们有着明显的古代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设计精美气势恢宏,却与如今繁华的现代化上海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您可能会说仿古建筑并不少见,许多城市都有,这根本没什么稀罕的。

鲜为人知的是,这些“仿古建筑”其实是一个时代的残影,是一个雄壮梦想破碎后散落的残砖断瓦。

昔日上海最繁华的地段,几乎尽是外国租界

1922年,国父孙中山先生在著作《建国方略·实业计划》中提出:中国要重新成为世界强国,务必要赶上时代的发展,显然那会儿的中国在这方面做的是不够的。尤其在提及当时号称“远东第一大都市”的上海时更是明确指出:“苟长此不变,则无以适合于将来为世界商港之需用与要求。”

然而,您知道当时上海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吗?

“所谓繁盛之区者,不过租界地耳。一入华界,虽与租界接壤处,稍有改旧观,而较远之区,犹不脱昔时农村社会之状态。”

没错,彼时的上海只有被外国人占领的租界能看,中国人自己经营的地界依然旧乱非常,乍看如大农村。也正是如此,外国人控制的小片租界反而更像是上海的市中心,这使得这座城市的命脉旁落于外人之手,情况无比尴尬。

随着中华民国的建立与中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有识之士意识到这种状态是非常危险的。他们不甘心于外国人占着我们的土地却在我们家门口秀优越,况且从中华民族自身的处境考虑,一场由内而外的大变革也是迫在眉睫的。为此,在1929年7月上海特别市政府第123次市政会议上,与会者们通过了一项决议,旨在将上海建设成为一座崭新的国际化都市,以此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华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整个民族复兴和国家腾飞的起点。

这份充满雄心的建设计划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大上海都市计划》,也常被称为“大上海计划”。

董大酉

工程的前期准备于1929年底到1930年初展开,设计工作由海归建筑设计师董大酉主持。当局共征地约7000亩用来修建“新上海”的核心区,其中最惹眼的莫过于居于整片区域最中央的十字形中轴线,经过精心设计的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分列中轴线两侧。此外,核心区域被分为政治、商业、住宅三大部分,有细密的交通网络串联,向内可通往“大上海”的腹地,向外连通新规划的、可停泊万吨巨轮的深水港口。

“新上海”行政区规划

除核心区域外,设计者们也重新调整了上海市的区划,将全市分为行政区、工业区、商港区、商业区、住宅区几大区域,由20条新规划的城市主干道分割连通。值得一提的是,设计师们在道路的命名中也暗藏了“彩蛋”,例如主干道中的“三民路”,就是对孙中山所领导的民主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致意;而“世界路”、“大同路”、“三民路”和“五权路”等路名相连,便是孙中山“三民五权、世界大同”思想的体现。

倘若按顺时针顺序将路名的首字相连,外加中间路名的“府”字头,便可连成“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中原路、华阁路、民庆路、国定路、上达路、海通路、市光路、政肃路、府南右路)”的短语,显然,这些都是经过特别策划的。另外,“新上海”的道路网由中心向四周展开,如同一张巨大的蜘蛛网,这显然是借鉴了以芝加哥、洛杉矶为代表的北美城市规划的优点——这样安排可使城市功能区更加紧凑,土地得到更高效的利用。

宏伟却不怎么靠谱的日耳曼尼亚计划

总体而言,从规划上看,民国政府对新上海的期望,与二战时期德国大名鼎鼎的“世界之都”日耳曼尼亚计划有着不少相似之处:两者都大幅调整了城市区划,设计了新的城市中轴,对建筑风格和布局等都有着十分严谨的要求。不仅如此,从建筑风格上看,彼此都没有局限于本国的传统文化,而是做到了“博采众长”,例如,双方都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新古典主义风格。

不同的是,日耳曼尼亚计划中的不少建筑的设计大得离谱,例如可以同时容纳10万人的德国版“人民大会堂”和供100万人集会的阿道夫·希特勒广场,这些都是纳粹党魁膨胀野心的体现。相比之下,大上海计划的设计就要务实得多,单个建筑的体量有限却不失宏伟,这也从侧面体现了中国人的务实。

最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大上海计划还是日耳曼尼亚计划,两者都蕴含了非常强烈的民族情怀,正如梁思成所言:这样的建筑“呈现雄伟之气概”,容易令人感到震撼与共鸣——唤醒当时中国人心中的民族荣誉感,这正是民国政府大兴土木建造“大上海”的意义所在。

民国上海市体育场

1930年底,民国政府对公众展示了《上海市市中心区域详细计划图说明书》,公示一出,立刻博得了海内外各界的称赞。尤其是国际社会,对这份充满雄心的规划赞叹不已,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倘若“大上海”能够如期落成,纵使当时最繁华的法租界也将黯然失色。

不过话说回来,“造城”无疑是个烧钱的活儿,更何况当时并不富裕的民国政府是要造一座能够代表全世界华人的新面貌的国际化大都市。显然,当局也感受到了巨大的资金压力,提出了“分期进行”的主张,即先对一块区域进行集中开发,再以政府的名义发行建设债券,统一收购土地;当开发到一定程度,土地升值后,政府再抛售土地,用所得资金抵偿公债,同时推进下一块区域的开发。

当年新落成的上海市政大楼

如今成为上海体育学院主楼

1931年初,民国上海市政府筹得5000万元资金,终于破土动工;从1931年6月到1933年底,新上海的市政府、市立图书馆、博物馆、体育场等设施相继落成。虽然其间发生的如“一二八事变”等历史事件,对大上海计划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工程从未中断,一直有条不紊地推进着。随着一批批建筑破土而出,“大上海”的雏形渐渐浮现在世人眼前,但遗憾的是,一切美好因日军新一轮的入侵戛然而止。

凶残的侵略者踏上中国大地,处于萌芽状态的“新上海”同样未能免受战火的荼毒。其中江湾区成了中国军队抗击日寇的主战场之一,整片区域沦为残垣断壁;核心区域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可以容纳2万人的市体育场、市博物馆等,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毁。随着战局恶化,上海市政府重回老区,“大上海计划”也彻底宣布夭折。直到抗战胜利,该计划也没能得到重启。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是“大上海计划”,民国政府的南京“首都计划”也遭受了同样的命运。

杨浦区图书馆,民国时期的上海市立图书馆

虽然现在的上海足以代表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成为中国人乃至世界华人的骄傲,但不得不说的是,未竟的“大上海计划”也算得上是历史上的一道遗憾。不过,虽然它最终未能完全成型,但其中的一些建筑不但被保留了今天,甚至还在发挥着它的用途。

例如,“大上海”的民国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如今被用做上海体育学院的主楼;市立博物馆成为长海医院的影像楼;市立图书馆被改建成杨浦区图书馆,三民路(建国后改名为“三门路”)、五权路(后改名为“民兴路”)等道路依旧是重要的城市干线。这些老建筑分散在上海的每个角落发挥着余热,默默诉说着那个充满理想的奔腾年代的最后回忆。

3 阅读:506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