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活了42岁,一生妻离子散,兄弟成仇,却成了亿万人的精神偶像

星期八的北风阿 2024-11-18 16:02:15

1992年11月17日,一位文学巨匠溘然长逝,享年42岁。

他留下了一部史诗般的作品,激励了亿万青年,却也带着一身病痛和孤独,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就是那位在中国当代文坛颇有名气的作家——路遥。

路遥走了,文坛少了一位大家,这事儿让人挺感慨,也开始琢磨他的一生。

生前享誉文坛,作品畅销全国,甚至连贾平凹都对其才华表示敬佩!

可就是这样一位成功的作家,却在人生的最后阶段陷入困境。

被妻子逼着离婚,兄弟反目成仇,就连去北京领茅盾文学奖的钱都要去借。

这巨大的反差,让人不禁想问,路遥他到底怎么了?是什么让他在盛名之下,饱受孤独和苦涩?

贫穷与坚韧的童年

路遥的小名叫王卫国,他于1949年在一个陕西清涧县的贫苦农民家庭里出生,出生后家里有七个孩子,家里条件不太好。

七岁那年,由于家中实在无力抚养,小卫国被送到了伯父家。

那时候农村里这样的事情不少见,可从那时起,他的人生就变得艰难了。

尽管换了一个家庭,伯父他们对他也很好,当成自家孩子一样,但家里的生活状况还是挺紧巴的。

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是路遥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为了摆脱贫困的命运,路遥唯一的希望就是读书。

学校成为了他精神的避难所,课间的时候,其他孩子在嬉笑打闹,他却总是静静地趴在桌子上,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

这并非因为他性格孤僻,而是因为长期营养不良,让他缺乏玩耍的体力。

可正是这种安静的性格,让他有机会更多地接触书籍,培养了对文学的热爱。

那个年代能考上高中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伯父却觉得读书没用,想让他弃学来家干活。

路遥可不愿意放弃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以绝食和伯父对抗,最终,伯父抵不过他的执拗同意继续读书学习。

好不容易可以继续上学了,没想到高考取消了,这让路遥的大学梦再次破裂!

这就没办法了,他又回到家里,开始早出晚归的种地日子,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但路遥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一直在寻找重返校园的机会。

1973年,路遥终于以工农兵学员的身份进入延安大学学习。

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倍加珍惜,大学期间,他依旧过着极其清贫的生活。

永远穿着那件洗得发白的卡其布衣服,一碗用开水冲泡的菜汤就能让他感到满足,就连睡觉盖的被子还是后来妻子林达的未婚女友帮忙买的。

路遥在艰难困苦中坚持学业,之后毅然投身于文学创作。

1976年,路遥写了一部叫《惊心动魄的一幕》的中篇作品,结果得了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对那来自贫困农村的年轻人来说,这真是个天大的好机会,这部作品让路遥的收入猛增,他当时成了收入颇丰的作家之一。

然而早期的成功并没有改变路遥内心的自卑和对金钱的矛盾态度,路遥的消费观念,与其说是“奢侈”,不如说是“扭曲”。

他表面上对钱不感冒,甚至看不起有钱人,但私下里却盼着有钱,还想着用钱来提升自己。

这或许与他贫困的童年经历有关,他试图用物质上的富足来弥补内心的匮乏。

他的个性里有些冲突,与兄弟、妻子之间的冲突,都或多或少地与金钱有关,路遥的“大方”在当时令人费解。

路遥总是约朋友聚餐,哪怕自己手头紧,也从不例外,喜欢抽好烟,每天两包,即使捉襟见肘也不愿降低标准。

海波曾建议他抽便宜点的烟,但他直接回绝了。

路遥觉得,抽高档烟有点像炫耀,却能让人稍微不那么自卑。

这并非简单的物质享受,而是他对抗内心自卑的一种方式,他需要用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已经摆脱了贫困的过去,获得了一种“高级感”。

1982年,路遥凭借小说《人生》再次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这本应是值得庆祝的事情,却因为路费问题让他尴尬不已。

他打算去北京领奖,结果一算账发现口袋里没几个钱,不得不向弟弟王天乐借钱。

一个出了名的大作家,竟然得向弟弟借钱,这事儿挺让人意外的。

王天乐对此很不理解,路遥的稿费并不低,为何总是入不敷出?路遥的钱都花在了哪里?

弟弟最终还是帮路遥垫了500块钱,那时候这钱可是挺多的一笔,可路遥领完奖后,这700元(包括200元奖金)很快就花光了。

这些钱究竟花在了哪里,至今仍是一个谜。

在创作《平凡的世界》期间,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留给了书桌和稿纸,与家人的交流越来越少。

林达怨恨他为了文学忽视家庭,最终导致了两人婚姻的破裂......

1984年,林达第一次提出离婚,可路遥正忙于写书,林达让他等一等,他就说让她稍后再说吧。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