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我妹妹的儿子“静”是一个叛逆母爱的孩子。只是没完全明白问题在哪里,终于有了跟静的内心接触,我更理解了。
昨天是妹妹的儿子静18岁生日,我们一大家人在一起吃火锅。偌大的火锅店,人气跟肆意乱窜的火辣味一样旺。看着人们吃火锅没那份憨劲与投入,我暗自思量,人为什么喜欢火锅?为什么对火辣味情有独钟?许是人不能忍受平淡的喧嚣,或是对孤寂冷漠感的补偿,是人天生就追求感官刺激的本能反应,或是其它什么?一言难尽。我也享受着辣味,但更让我享受的是跟静交流的愉快。
(一)分享我与静的对话
我:静,你昨天参加你雪姐的生日Party感觉怎么样?
静:挺好啊。(有3个字的回答,算好。他惯用“恩”“呵”“唉”回应成人的话,也是他与他父母交流时的常用语)
我:他们都快大学毕业了,大你好几岁,你跟他们玩得来?
静:我一直都喜欢跟比我年龄大的人玩。(我感觉找到了对话的契机,欲打破他对表达的吝啬)
我:呵,喜欢跟大龄人玩的孩子,一般是早熟或成熟的人,你也不列?我很好奇,你跟那些大孩子一起最关注的话题都有些什么,能满足我一点好奇心吗?
静:你这话题太宽了,我怎么说呢?
我:比如你雪姐说,他们好多学生都不想读书了,认为现在的风气不太好,觉得读书已无用,有钱才有一切。你怎么看?(因为侄儿就是个不想读书的孩子,他父母为他经常不上学而头疼,妹妹前几天又一次为静的“不争气”痛不欲生!)
静:社会风气是有它糟糕的一面,但也不是有钱就能搞定一切呀。我同样讨厌社会的不公正,特别是教育体制的弊端。
我:什么是教育体制的弊端?
静:比如基础教育时间太长,课程设置也不科学。我们在高中还要学那些你并不喜欢,而且在将来也用不上的物理呀化学呀乱七八糟的课,弄得头都大了。 (我联想到了许多中学生的同样感受,也更理解孩子为何厌学、教育界为何一直呼吁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我:教育体制的弊端一时半会改不了,你咋办呢?
静:悠着学吧。不过,我还是有自己的考虑的。(我有点兴奋和心急。他总算没放弃学习,而且还有打算!我瞪大眼睛望着他,忍住不问,等他说下去)
静:我喜欢的有4个专业:心理学、哲学、工商管理、动画创作。这4个专业我都可以选择其一作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我心一振,他居然喜欢心理学和哲学!)
我:你打算什么时候学这些专业?(因他说过不想读书了,而在一周前就休学在家。我只好试探着问)
静:明年就参加高考。心理学是我的首选专业,不过到时候再看,如果心理学和哲学不行,就选择动画创作,因为我也特喜欢画画。
我:能告诉我你为何喜欢心理学和哲学吗?
静:你是从事心理学的,不用我说它们的作用和好处。我喜欢它们是觉得它们有趣味。未来的10年20年是心理学和哲学的世界,我们要往未来的世界看呀。(真不敢相信我的耳朵,但我有按耐不住的兴奋)
我:你让我惊喜,让我刮目相看哦。你跟你爸妈他们谈过你的这些思想和看法吗?
静:哼!(他从鼻孔发出的哼,生硬而干脆。他一脸的扫兴,双眼怒目斜视了一眼坐在他右边的母亲)
我:那说明他们并不知到你的任何想法?
静:哼。(他只是声音柔和了一点,也没再怒目斜视他母亲)
静:他们只会说教,妈只会唠叨会诉苦会训人,我心烦她!
我:我想换个话题,如今的青少年好像情感也很早熟(静也在谈恋爱了),你们男孩子都比较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呢?
静:女孩吗,首先排除那种强女人,你看有几个强女人的婚姻是好的?(我心想,你才18岁,咋是成人说的话、成人的思维?)
静:招人喜欢的女孩,具备三条就是了:会持家,能理解和支持男人做事业,心态要好。(简直就是个小大人嘛!)
我:你的女朋友具备这三条吗?
静:具备呀,不然我咋会喜欢她?(尽管我不敢肯定他今后也是这样,不能界定他是否真的成熟,但此刻我无言否认,我欣赏他)
(二)儿子为何叛逆母爱
在我面前和在他父母眼里判若两人的静,带给我最多的思考还是那个常见的话题:为什么父母给了孩子无私的奉献与爱,孩子却不领情?为什么父母越付出,孩子越逃避?父母越想爱,孩子越叛逆?
我妹妹就是爱子如命的典型代表。她的儿子静,也是众多孩子叛逆母爱的代表。
叛逆母爱,一个让人悲酸的话题。世上惟有母爱是伟大而神圣的,叛逆她,不等于是对“伟大而神圣”的逆反?我真不忍心说叛逆母爱,却又不得不面对静一样的孩子,那么反感母爱的现实。
我仍然认为,中国父母是最疼爱孩子的,孩子没感到被爱和孩子不接受父母的爱,并非父母没有爱心,而是他们没懂得孩子、没懂起该怎样爱孩子的结果。怎样爱孩子,是一门学问,是我们中国父母最应该学习的学问。大多数父母,都是按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喜好自己的理想教养孩子,因此有国内外教育界的评说,东方教育是培养“聪明的孩子”,西方教育是培育“智慧的学生”。
中国孩子在我们高度重视智力开发下,很早开始就进入狂轰滥炸似的各种强化班,以“学会”为目的,的确学了不少知识。而天赋教育,也叫素质教育,是以“会学”为目的,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反思、创新的思维模式。事实也如此,聪明的孩子智商很高,但适应环境的独立性、耐挫力、应变能力等,是远不及智慧的学生。
我们的父母,尤其像我妹妹那样的母亲,对孩子“天赋”的漠视是火上浇油。当然,她们是不自觉或无意识的。她们爱孩子的心很纯粹,心中只有孩子没有自己。她们爱得孩子想逃离,也是因为她们心中只有孩子没有自己。
孩子为何要叛逆母爱?因为母亲心中只有孩子没有自己的“爱”,使孩子倍感重压。怎么讲?比如我妹,为了她的小家她可以忍辱负重,为了她的儿子她可以废寝忘食,那言行充分地在告知她儿子:我为了你是多么含辛茹苦!你不要让我失望!我不求你的回报,但求你要争气,把书读出来才能有将来!无需置疑这些都是很感人的爱,很朴实的要求,只是在无形中,久而久之会给孩子一种内心感受:“你的苦因我造成,你的受难我应负责,我要是没出息咋办”的担忧与压力。
父母不知,幼儿的心理是处于感性思维阶段,是带着好奇、离奇的心态去感知世界,他们的个性成长需要大人给予情感上的关注,比如,给他们足够多的自由想象、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时间,而不是总在给他们答案和教导;教他们如何认识情绪和处理情绪,而不是在他们发脾气时,一味地迁就或训斥;给他们自己处理麻烦的机会,而不总是替他们想到和做到。
父母也不知,孩子的心灵在缺少感性思维和获益体验下,是不能理解,也不能承受你们“含辛茹苦”的重负,在你们不要求回报的关爱里,他们能敏感到你们其实很想要“成绩好,有出息,有面子”等等回报。
如果孩子抵触学习,我想说,这并非是他们不懂学业的重要,而是无意识在抵触你们不要回报的关爱。
如果孩子反感你,我想,这也不是孩子不想尊重你,而是你与孩子的交流与互动里,忽略了尊重他。
如果孩子不愿跟你交流,甚至不跟你说话,并非是你认为的“他内向,压抑,有敌意”之类,而可能是孩子从小听你说的太多,你从没倾听过他。沉默也是一种交流,表达着:你既然不懂我,就让彼此清静吧。
如果孩子不爱你,我想,也肯定不是孩子不想爱你,而仅是在回避你爱他的方式。
所以,若母亲继续因为孩子“没出息”而焦虑不安、唠叨抱怨、控制性的给予,那么孩子亦将继续叛逆你的爱。包括我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