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毓群/王传福/曹仁贤/雷军/董明珠/方洪波等新能源大咖上榜

彬彬评商业 2024-07-26 18:04:50

7月22日,福布斯发布2024中国最佳CEO榜单,共有50位CEO上榜,其中有11位重回榜单,15位连续入选,24位首次入选。80后CEO共有6位,创下新纪录。

据了解,本届CEO榜单与往年一样,参考上市公司市值、区间股价涨跌幅、净利润及增长率、ROE等基础财务指标与股东回报指标,深入研究了包括A股、中资港股及境外上市中概股在内数千家公司的CEO。

不同的是,本次榜单并未强调CEO的排名顺序先后,更像是按照姓氏首字母排序。不过,福布斯表示,前十位CEO所带领的公司在业绩考核期内股价平均上涨了47%,最近财务年度的净利润平均增长率也达到了170%。

从榜单来看,这50位CEO来自30个以上不同的行业,其中新能源领域CEO占比较高,超过15家公司的CEO上榜,宁德时代曾毓群、比亚迪王传福、阳光电源曹仁贤、小米集团雷军、格力电器董明珠、美的集团方洪波等大咖齐上榜。

曾毓群:宁德时代CEO,市值超8200亿元

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离不开”宁德时代,而宁德时代的成功,离不开曾毓群的“引领”。

成立于2011年的宁德时代,仅用6年时间登顶全球,起点研究院(SPIR)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宁德时代已经连续7年稳居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场份额的第一位。2024年上半年,其动力电池装机量继续领先,预计会保持全球榜首的佳绩。

除了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储能电池业务也持续发力,已经连续三年蝉联全球第一,稳坐全球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领域的“双料冠军”地位。‌

不仅如此,宁德时代曾代表电池企业创下“万亿市值”的记录,合作企业大多是诸如特斯拉般的行业巨头,加速其电池业务在全球遍地开花。

产能方面,宁德时代在国内、匈牙利、德国等地区已布局了13个生产基地。近日,宁德时代洛阳基地一期项目电池工厂正式投产,首个麒麟电池在洛阳完成封装,满产后年产能有望达到30GWh。此外,洛阳基地二期30GWh项目已经开工,正在加速建设当中。

业绩方面,宁德时代2024年上半年业绩预告还未发布,但从2023年以及今年一季度业绩来看,其营收和利润将保持增长。

2023年,公司营收突破4000亿元,净利润441亿元,均取得历史最高成绩。虽然国内市场营收增长只有7%左右,但海外市场营收大增七成,将整体营收增长维持在20%以上。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约为797.7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41%,净利润为105.1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

王传福:比亚迪CEO,市值超7200亿元

比亚迪,王传福书写的“神话”,新能源汽车及动储电池领域的双巨头。

新能源汽车领域,比亚迪难遇对手。数据显示,2023年度,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卖出302.4万台,其中乘用车销售301.3万辆,同比增长61.8%。凭此销量获得了中国汽车市场车企销量第一、中国汽车市场品牌销量第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第一和中国第一大汽车企业等多项荣誉。

最新销售数据显示,今年1-6月,比亚迪乘用车累计销量达到了160.7万辆,在一众自主品牌中占据明显的领先地位。此外,比亚迪还将在今年下半年发布多款新车,其中包括比亚迪宋L DM-i等热门车型,预计其下半年的销量还会继续上升,2024年有望创造新纪录。

电池领域,比亚迪2024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装机总量约为72.555GWh。国内市场上,1-6月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50.51GWh,市占率超过25%;全球市场上,1-5月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44.9GWh,市占率为15.7%,连续超过LG新能源,稳居全球第二的位置。

在电池技术上,比亚迪不仅在进行刀片电池的更新迭代,并持续加码快充电池、大圆柱电池、固态电池以及钠离子等电池的研究。据悉,比亚迪的第二代刀片电池即将面世,能量密度高达190Wh/kg,将助推新能源汽车全面进入“超1000公里续航里程”时代。

曹仁贤:阳光电源CEO,市值超1400亿元

阳光电源,从光伏龙头摇身变为储能巨头,连续8年蝉联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榜首的位置。

在储能领域,除了电池外购,其PCS、PACK、EMS、BMS等都由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其产品服务具有极高的可控性以及不可替代性,全球范围来看竞争力十分强悍。

目前,阳光电源全球首创的10 MWh交直流一体化全液冷储能系统(PowerTitan2.0)正在加速“攻城略地”。今年以来已经连续拿下订单,5月与Nofar Energy签署116.5MW/230MWh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供应协议,PowerTitan2.0由此走入德国市场;7月,与沙特ALGIHAZ成功签约全球最大储能项目,装机总量达到7.8GWh,2024年即开始交付。

业绩方面,2023年实现营业总收入722.51亿元,其中储能系统营收达到178亿元,同比增长75.79%,占总营收比重达到24.64%。储能系统毛利率高达37.47%。

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26.14亿元,同比增长0.26%,实现归母净利润20.96亿元,同比增长39.05%。

起点锂电注意到,目前已经有多家光伏企业公布今年中报预告,大部分面临“量增价跌、增量不增收”的困境。而阳光电源凭借光伏+储能的双向布局,或递交不一样的答卷。

雷军:小米集团CEO,市值超4000亿港元

“借道”小米品牌效应,雷军的造车梦已经落地。

今年4月,小米汽车开启正式交付。据悉,小米SU7上市至今,交付量已超过3万辆。7月19日,小米SU7 Ultra Prototype(小米SU7 Ultra原型车)正式发布,并将于2024年10月正式征战纽北。同时,雷军对外透露,小米SU7全年10万辆的交付目标,预计在11月提前完成。

对于造车,雷军并不是一时兴起,在小米汽车上市之前,已准备了3年之久。他的理念是,不走捷径、不收购、不代工,坚持事情自己干,资金自己掏,风险自己扛。

仅在电池包方面,小米做了10多个电池包进行试验,其投入十分惊人。目前,其与宁德时代合资在北京建设的电池厂已经开工,不就小米将拥有自己的“电池产能”。

业绩认为,作为造车新势力中的后来者,小米或将实现弯道超车,后来居上。

董明珠:格力电器CEO,市值超2100亿元

董明珠,最有“野心”的女人之一,中国“她”力量的重要代表。

格力电器在其的领导下,已布局光伏空调、锂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三大板块。2021年,格力电器便首次在年报中披露以绿色能源为口径的业务营收情况,当年营收达到29.07亿元。到2023年,该业务营收提升至71.0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4.71%。

这其中,储能业务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据了解,早在2016年,格力就成立了储能电池事业部,并推出了首款储能电池产品——格力储能电池,采用三元锂电池体系。2017年,格力又推出全球首款三合一储能系统,集储能电池、储能变流器和控制器一体,可同时实现太阳能发电、储能和用电功能。此外,格力还推出了一系列储能产品,如能量包、能量站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8月,格力电器以18亿元收购银隆新能源,同年11月,银隆新能源正式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为了格力电器的控股子公司,正式为格力储能业务“开疆拓土”。

最新业绩显示,格力电器今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达到了365.96亿元,同比增长2.53%;归母净利润46.75亿元,同比增长13.77%。经营能力持续提升,全年发展值得期待。

方洪波:美的集团CEO,市值超4100亿元

同为电器领域巨头,美的与格力的发展路径颇为相似,其在储能领域的布局也是大手笔。

在2016年正式进军储能后,美的又于2020年和2022年,先后收购了合康新能、科陆电子,以此扩大其新能源储能版图。

合康新能主营户用储能及光伏逆变器、分布式光伏EPC、高低压变频器业务,其户储产品已经开始面向英国、欧洲、北美销售;科陆电子则是业内最早布局储能的企业之一,主要从事智能电网、储能、综合能源管理及服务三大核心业务,同时也是国内少数进入欧美的储能系统集成商。

目前,科陆电子已经与海外多家知名新能源产品集成商达成合作,其中在亚非拉储能市场,实现2023年度约1.3GWh的储能系统交付。

不仅如此,美的集团旗下多个事业部,比如美的楼宇科技等均在储能的不同领域发力。很明显,新能源储能板块正成为推进美的第二引擎的关键力量。

7月24日消息显示,美的集团赴港IPO迎来新进展,已收到中国证监会出具的境外发行上市备案通知书。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