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朋友聊天,聊到了家里老人。
人们都说:老人身体健健康康,无病无灾就是子女的福气。
朋友常年出差在外,平常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家中的老父亲。
朋友父亲年轻时就好那一口酒,平时也不怎么关注身体健康,60岁那年血栓去了医院,好在没什么大碍。
不过,从那之后,大爷可再也不敢把“身体健康”不当回事儿了。
吸了几十年的旱烟戒了,酒也不喝了,不光这样,每天早晚围着小区遛遛弯,到公园打打太极都成了常事。
“父亲现在只要身体感觉到不舒服就会去医院做个检查,生活习惯比之前好太多了。”
看到老人能够有这样的转变,朋友发自内心的感到高兴。
老话说“人老两个坎,熬过就长寿”,确实是这样。
但这两个坎儿具体指的是哪两年,近来一直存在着争议。
按过往的说法,“七十三,八十四,鬼门关里走一遭”,也就是说,73岁和84岁是两个关键期。
但近来的多项科学研究结果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两个坎应该是60岁和78岁。
这并不是说过去的观点是错误的,而是在当下这个生产力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生活的压力,饮食习惯的变化使得这“两个坎儿”提前了。
到了这些年纪,老年人一定要多加注意!
一、60岁是第一个“坎儿”你是否思考过这样一些问题:我们是怎么变老的、衰老的过程能否被延缓乃至逆转、我们能否健康的活到百岁,而不是卧病在床?
像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关键期那样,衰老也有。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机能都会不同程度的有所衰退,而60岁,就是第一个关键的节点。
人到了六十岁,身体会进入一个加速衰老的阶段,因此不少人将这个临界阶段称之为“夕阳红”。
这时候有人就会纳闷了,衰老是人体每分每秒都在发的事情。
人过四十天过午,五十多岁时就能明显感觉到衰老了,为什么关键期是60岁呢?
“人过五”身体就会出现明显的衰老现象不假,但之所以是60岁,是因为在60岁,我们的身体更易被“疾病缠身”。
2021年我国《死因监测数据》显示,60到64这个年龄段是疾病高发期,死亡率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而且是成倍增加。
在这些疾病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而癌症,则是最为突出的。
60—64岁恰好是我国癌症的高发年龄段,这也是为什么死亡率在这个时段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外,骨质疏松症、老年痴呆症在六十岁左右的老年人中也不少见。
所以说,60岁前,就要在生活方面做好以下三件事,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打好基础。
1、坚持运动
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长期坚持健身运动确实可以延缓衰老。
美国著名医生康奈尔曾指出,如果我们可以做到每天坚持运动的话,原则上每个人都可以延缓衰老20年。
老化是人类生长的自然现象,人虽然不能够改变衰老的年龄段,但减缓衰老却是切实可行的。
加速衰老的从来不是年龄因素造成的,而是我们的生活方式。
大部分人在40岁时就减少了30%~50%的运动量,而这往往就是身体状况走下坡路的开端。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每天运动15~30分钟,这样的情形就会得到明显的改善,甚至不会发生。
2、修身养性,保持乐观心态
笑一笑,十年少。心态一直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当我们情绪低落时,身体也会感到不适。
在7万人的追踪调查研究中发现,生活中乐观开朗,心气平和的人,更容易活到85岁以上。
科学研究发现人在心情愉悦时不仅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同时还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微笑不仅能让人变得自信快乐,还有使肌肉放松,平衡身体激素的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心态乐观的人往往更长寿的原因。
3、定期进行体检
人体就像一部机器,只有各个部件正常运行,才能正常工作。
如果部件出了问题,就可能影响到全身,甚至使整个机器停止运转。
因此,要想健康长寿,就要保护好身体的每一个器官。
当身体出现不适时,一定要去医院,哪怕是风寒感冒这种小病,如果不放在心上也会积多成疾。
越是到了老年,更要重视身体健康,定期去体检。
很多病症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等到发现往往就已经太迟了。
二、七十有八,马虎不得中国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为78.1岁,换句话来说,78岁左右就是我国人口的死亡高发期。
可以说,迈过了78岁这道坎,我们的人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生命拓展期”。
而在这个“生命拓展期”里,只有遵循自然规律,用对了方法,才能实现健康长寿。
那么,在生命的七十八岁,如何正确迈过这道坎呢?请牢记以下几点。
饭吃七分饱,食不过量
研究表明,凡是因过食而超重的人,寿命大都比正常人缩短了3.6至15.1岁。
也就是说,节制饮食能够延年益寿。
科学家们曾调查走访了我国多个长寿区,后来他们惊奇的发现,长寿老人们有着比较鲜明的共同点。
饮食多清淡,不偏食,且均有限制饮食的习惯,其中吃七成饱者占68%。
为什么节制饮食的人更能够长寿呢?
其实在人们的生命早期,适当过量饮食确实会促进发育成熟,但到了成年,过量饮食就会加重身体负担。
尤其是人到老年,各种功能减退,身体的承受能力极大衰减。
过量饮食会对老人的自主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恶性刺激,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发病诱因。
所以,要想跨过这第二道坎儿,就必须要在饮食上加以节制。
1、常吃含核酸的食物
人是铁,饭是钢,要想身体好,就要吃得好,会吃的中老年人更长寿。
人到七十古来稀,如果说六十岁是步入老年期的关键转折期,那七十岁就是“高寿”的门槛了。
“古来稀”指自古以来就不多见,这表达了古代人对寿命的认知,七十岁的老人在古时已经是“高寿”的象征了。
营养的摄入是身体细胞更新换代的基础,中医重视食补,西医也是。
在吃什么能够长寿这个命题上,人类的研究从来都没有中断过。
美国科学家佛兰氏博士进行了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细胞的健康有赖于核酸”这一理论。
大量实验也多次证实,在核酸摄入足够充足的时候,可以有效延缓衰老,进而达到长寿的效果。
生活中,就有很多天然还有丰富核酸的食物,比如:各种鱼类,牡蛎、鸡肝、鸡心、牛肾、牛肉,红豆等等,这些都是适合中老年人较多摄入的。
2、动静结合,“老有所为”
古代圣贤倡导调和,万物之理都离不开“平衡”二字。
我们都说老人需要静养,由静养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但这里的静并不是指每日安安静静的养身体,相反的,是一种动静结合的静。
简单来说,老人不可每日终日无所事事,一定要找点事情干。
比如可以找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生命的余热。
或者去散步、钓鱼,参加老年活动等,在陶冶情操的同时还能够促进身心健康。
生命之所以称之为生命,正因为它是有生命力的。
细心留意就会发现,人一旦长时间没有事干,身心都会变得疲惫无力。
到了七十八岁这个阶段,这种情况便愈发明显。
“老有所为”,精神和身体才能够有所寄托,延年益寿。
3、健康,需要“定投”
健康长寿有两个“坎儿”,老年人需要多加注意,但这并不代表没到这个年龄段就可以对“健康”掉以轻心。
人们大都恐惧死亡,但我们真正所恐惧的,或许从来都不是死亡,而是衰老,以及随之而来的病痛。
因为衰老,我们的身体机能在不断衰退,不再如年轻那般精神有活力。
因为衰老,我们的生理免疫力大不如前,更加难以抵抗突如其来的疼痛。
古往今来人们都在追求长寿,可长寿不应该是一个阶段,而应该是一个生命的过程。
时刻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才是长寿的根本。
我们对于“长寿”的定义是“延续”,但我们要延续的,不仅仅是生命,更是健康。
在这个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太多的不健康因素,使我们的身体处于不易察觉的亚健康状态。
健康,需要长期的定时投入,而且,这个投入开始的越早越好,越早越受益。
健康是世间最宝贵的财富,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摒弃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关心爱护自己的身体,多参加户外运动活动身心。
只有这样,在60岁和78岁这两个坎儿到来的时候,我们才能从容跨过,迎接健康、长寿、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