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项羽本纪》对项羽坑杀20万降卒的诱因做了记述:
“到新安。诸侯吏卒,异时故徭使、屯戍过秦中,秦中吏卒遇之多无状。及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轻折辱秦吏卒。”
意思是说:
诸侯联军中的士兵以前到秦中服役,或服役路过秦中时,普遍受到了秦中士兵的虐待。所以,等秦军投降了之后,他们就对这些人进行了报复。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于是——
秦军士兵就私下议论说:“章邯他们骗我们投降。如果能够入关破秦,当然更好。如果不能,我们就要被胁迫东去,秦人还会杀光我们的家人。”
诸侯军的将领把这些议论报告给了项羽。
项羽担心这些士兵到了关中以后会造反,就下令连夜袭击他们,并把他们都活埋了。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这个事情可信吗?
我们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⒈秦朝的徭役情况:
营造阿房宫用工70万,修造骊山皇陵37年用工70万,北筑长城用工40万,屯戍岭南用工50万,北防匈奴用工30万……
这里边有很多用工是发生在关内的,因为秦修宫室,关中就有300余所(关外400余所)。
兵役呢?
秦人的服役年龄段大致是17-60岁。先在郡县做“更卒”一个月,再在首都做“正卒”一年,接着再到边疆做“戍卒”一年。而且服役次数可能是无限循环的。
《汉书·食货志》说:秦“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可见其徭役负担之重。据说秦全国每年有15%以上的人都在服役的过程中。
这个过程中的遭遇,让他们形成集体记忆,甚至普遍的仇恨就在情理之中了。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⒉“一对六”的国家观念。
五百多年的春秋战国史,使秦与关东诸国的国民形成了一种对立的观念,形成了一种“关中”一地对“关东”诸地的觊觎、侵扰、征服和统治的观念。
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即便到汉朝统一也没有很快消除。
所以,关中地区的吏卒与原诸侯国的服徭役者之间,形成歧视与反歧视的对立,也就不奇怪了。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络删除
理解了以上两点,就能对项羽坑杀降卒的合理性有更多的了解。但不排除我们继续对这一事件的真实性进行更多的讨论。
令人痛惜的是,不管坑杀了多少人,也不管它是否是出于地域间的仇视,它终归是普通人对普通人的屠杀,是“工具人”对“工具人”的消灭,他们都不是历史的获利者。
也可见那时人道主义的缺失,和家国观念的局限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理解后来儒家仁义思想的崛起,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一统观念的强化,就会发现后者的进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