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为阅读方便,本文用第一人称写故事,情节虚构处理,切勿对号入座!原创文章,拒绝搬运抄袭!
讲述人/文松 撰写/墙角梅花
我叫文松,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我的爷爷是一名弹棉花匠。
爷爷经常告诉我,他年轻的时候,背着快两米长的弹弓,弹弓上有牛筋做的弦,奶奶挑着担子,里面装着木槌和铲头之类的工具,两个人走街串巷的吆喝着:“弹棉花,弹棉花……”
在那些年的农村,大家的条件都不好,只是到冬天,有人会用棉花做被子或者棉衣服,但是,许多人们做的棉花衣服能穿好几年,棉被也盖好多年,所以说,平时弹棉花的人们也不多,爷爷奶奶为了生活,她们有时候要走很远的路,但是,因为没有顾客弹棉花,她们也挣不到钱。
只是一些有钱的家庭,或者娶媳妇,嫁女儿的家庭,她们都会做棉花被子,听到爷爷的吆喝声之后,就会请爷爷来家里弹棉花。
爷爷把弹弓背在背上,左手牵着弹弓上的绳子,用悬弓来弹棉花,爷爷右手拿一个挂杆,不断的拍打着铺在木板上的棉花,一边打,一边弹,如此反反复复。
奶奶在一边帮着忙,她把棉花翻来覆去,爷爷不停的弹棉花,就算是再累,他也舍不得停下来,一直弯着腰,不停的弹棉花,直到把所有的棉花全部打散,变得很松软。
那些年,爷爷和奶奶出去挣钱很不容易,弹一床棉絮,至少需要快一天的时间,每次弹完一床棉絮之后,爷爷和奶奶都会累的满头大汗。
后来,我的父亲结婚后,母亲陆续生下了我和弟弟,奶奶就需要在家里照顾着孩子,而爷爷一个人外出弹棉花,需要帮忙的时候,奶奶也不在身边,爷爷就特别费力气,奶奶更不放心爷爷一个人出去弹棉花。
于是,左邻右舍就告诉奶奶:你们已经弹了这么多年的棉花,附近村子里的人们都知道老张(爷爷)是一个弹棉花匠,如果你在家门口挂一个弹棉花的牌子,三里五村的乡亲们都会来你的家里弹棉花,这样你就可以顺带着给老张帮忙,并且还省的风刮日晒的出去弹棉花。
奶奶听到这些之后,她觉得左邻右舍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就把我们家临街的房子腾出来了一间,并且在门口挂上弹棉花的牌子,让乡亲们来家里弹棉花。
因为爷爷每次出去弹棉花的时候,他工作认真负责,所以,就有乡亲们用架子车拉着棉花,一路打听着,来家里找爷爷弹棉花。
我小的时候,父亲有时也帮着爷爷弹棉花,后来,爷爷的年龄大了,而我们也开始上学了,所以,我的父母就接下了爷爷的任务,他们在家里继续弹棉花,让三里五村的人们来家里弹棉花。
因为大家弹棉花的时候都是在冬天,而冬天的天气黑的又早,而我的父母还是用人工弹棉花,两个人一天也弹不了两床被子,如果遇到嫁女儿的家庭,乡亲们拉的棉花多,就算是天黑的时候,乡亲们也回不了家。
于是,奶奶就把后院的屋子腾出来一间,让来不及回家的乡亲们住在屋子里。(那些年,奶奶种了不少的棉花,所以,我们家的棉花被子多出来好几床,乡亲们可以盖上,后院也有地方住。)
因为我的父亲弹出来的棉花特别蓬松,并且收的价钱也不贵,所以,那些年,每到冬天的时候,我们家里陆陆续续就会有人来弹棉花,生意虽然不好,但是,也能挣一些零花钱。
后来,分田到户之后,各家各户的生活都慢慢的好了起来,有些人们就开始大量的种棉花,许多家庭把多年的老棉花被子都淘汰了,开始换成新棉花被子。
我的父母都以为我们家的生意会越来越好,但是后来,我的父母却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来我们家里弹棉花的人们不但没有多,反而越来越少,有时候一个冬天也弹不了几床被子。
后来,母亲出去打听一下,她才知道:人们种的棉花都丰收了,大家拉着架子车来弹棉花的时候,他们都需要弹好几床被子,但是,我们家里是人工弹棉花,既费力气,又出不了多少产品,人们听说郊区有一个人买了一台棉花机器,那台棉花机器一天可以弹不少的被子,于是,大家都拉着棉花,去郊区那里弹被子,虽然远一点,但是,大家也心甘情愿。
父亲知道这件事情之后,他和母亲拉了一袋子棉花,天不亮就从家里出发了,开始去郊区弹棉花。
到了郊区之后,看到有棉花机的那户人家生意特别好,我的父母也排着队等待着弹棉花。
利用排队的空隙,我的父母就询问了弹棉花机的主人:你们的机器在哪里买的?买机器花了多少钱?这种机器用着怎么样?(母亲还拿了一袋子鸡蛋,送给了郊区买弹棉花机器的大叔,大叔也耐心的回答我的父母。)
那天,我的父母回到家之后,他们就向亲戚们借钱,也去买了一台弹棉花的老式机器。
后来,大家知道我们家里买了一台弹棉花的机器,就不再去远处弹棉花了,开始来我的家里弹棉花。(就算是20多里地外的人们,都知道我们家里有一台弹棉花的机器,她们都拉着架子车,来我的家里弹棉花。)
我初中毕业后,就跟着父母去地里种地,等到天冷的时候,就帮着父亲在家里弹棉花。(因为在那些年的农村,大部分的人们都没有出去打工的想法,都是守着家里的几亩地生活。)
我18岁那年冬天,有一天下午,家里来了一位姑娘,那位姑娘看着很瘦弱,她背着一个大包袱,估计里面装的就是棉花。
“你们家里是不是弹棉花的?”姑娘进门之后,就小心翼翼的问我的母亲。
母亲急忙让那位姑娘进来坐,因为姑娘的前面还有一位顾客在排队,那位顾客家里做三个被子,姑娘需要等很长的时间。
姑娘默默的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当时,我的奶奶正在剥玉米,姑娘看见之后,她毫不犹豫的把凳子搬到了奶奶的旁边,帮着奶奶剥玉米。
那天,我一边弹棉花,一边回头看了看那位姑娘:那位姑娘虽然很瘦,但是她面容清秀,两条麻花辫子乌黑发亮,一直低着头,默默的在剥玉米。
因为别的顾客都不帮我们家里剥玉米,母亲看到这位姑娘在帮着剥玉米,她的心里特别感动,赶紧给姑娘端来了热茶。
后来,等到姑娘开始弹棉花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
姑娘把包袱打开之后,母亲愣了一下:因为天气越来越冷,大部分人们带的都是新棉花,但是,那位姑娘却背来了一些褐色的旧棉絮,那些棉絮看着一点也不暖和,并且看着还方方正正的,估计是一个旧被子的棉絮。
看到这些,母亲就对那位姑娘说道:“姑娘,你这个是旧棉絮,我们的棉花机器虽然还能把它弹的很松软,但是,就算是弹了之后,棉花的颜色还是褐色的,并且也没有新棉花暖和。”
姑娘听到这些话之后,她愣了一下,低着头稍微思考了一下,就问我的母亲:“大娘,你们家里有没有厕所?”
那天,母亲带着姑娘去了后院的厕所,然而,等姑娘再次回来的时候,她的手里却拿了一件花棉袄。
看到这些之后,我们全家人都懵了。
“大娘,你们家里有没有剪子?这是我的棉袄,我准备把棉袄里面的棉花取出来,和这些旧棉花里放在一起弹,这样弹出来的棉被估计很暖和。”姑娘小声的问母亲。
听到这些话之后,母亲看了一眼姑娘,发现她已经冻得瑟瑟发抖了,她只穿了一件很单薄的外衣。(姑娘进门的时候,她穿的很厚,但是,去了后院一趟,她却只穿着外边的单衣。)
看到这些之后,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位姑娘刚才去后院,把她里面穿的花棉袄取了下来,想着把里面的棉絮拿出来,准备弹被子。
“闺女,这么冷的天,你赶紧把棉袄穿上,万一生病了,这该怎么办?”母亲毫不犹豫的说道。
“大娘,我的奶奶这些天身体不好,她不停的咳嗽,每天都躺在床上睡觉,但是,奶奶的被子已经好多年了,她也没有钱做新被子。
今天,我把我的被子里面的棉絮都拆了出来,想着来你这里把棉花弹一下,让奶奶盖上松软的被子,回家我和奶奶的被子换一下,我盖上奶奶的被子。
但是,你们说我的被子里面的棉絮也旧了,弹出来也不暖和。这件花棉袄是奶奶去年才给我做的,里面都是新棉花,我想把这些棉花取出来,给奶奶弹被子用,因为从小到大,奶奶对我最 好了。”姑娘说到这里的时候,她的眼泪不由自主的掉了下来。
“闺女,你把你的棉袄重新穿上,我给你想办法,你的这些棉花虽然是旧棉花,但是,我有办法把这些棉花重新弹出来,就像新棉花一样,只是需要弹很长时间,今天晚上,我们想办法,毕竟我们已经弹棉花了这么多年,这点事情对于我来说,是很容易的。”母亲开始安慰着姑娘。
母亲问了一下,知道姑娘家住在20多里地以外的小河村,于是,母亲就让姑娘先在我们家里住一晚,她晚上把姑娘带的那些旧棉絮,弹成新棉花。
听了母亲说的话之后,我的心里也很清楚:母亲根本就没有办法把旧棉花变成新棉花,只是母亲知道,开始弹棉花的时候,姑娘肯定要在旁边等待着,再加上天已经黑了,母亲只好让姑娘在我们家里住一晚上,她和父亲晚上偷偷的把家里种的新棉花给姑娘弹一床新被子,把姑娘带的旧棉絮藏到别处,不让姑娘发现。
姑娘本来不想在我们家里住,但是,看到天色已经黑了,她也没有办法,就打算留宿在我们家里一晚上 。
那天晚上,母亲熬了小米粥,蒸了白面馒头,端到了姑娘的面前。
看到姑娘吃完饭之后,还没有等到母亲开始洗碗,姑娘就急忙收拾碗筷,开始去厨房里洗碗。
看到这些之后,母亲的脸上已经笑成了一朵花 。
那天晚上,奶奶陪着那位姑娘在后院的房子里住了一晚上,经过聊天,奶奶知道那位姑娘叫作玉珍。(玉珍的母亲前些年已经去世了,只留下玉珍和她的弟弟,奶奶和父亲把玉珍姐弟二人抚养长大,从小到大,奶奶对玉珍最 好了。)
而那天晚上,我的父母开始在临街的房子里面弹棉花,只是她们没有让玉珍去看,她们说把旧棉花变成新棉花是她们的技术,不能让别人看到。
第 二天早上,玉珍早早的起床了,但是,母亲半夜已经把那床棉花被子做好了。
看到被子已经做好了,玉珍就准备走了,母亲又让玉珍吃完饭再走,等到玉珍吃饭的时候,母亲把我们家里的另外一床新被子搬了出来,她指着被子上的一片黑色的墨水,对玉珍说道:“玉珍,我们家里有好几床多余的被子,这床被子也是新的,只是上面不小心撒上了墨水,这个被子也没有人盖,如果你不嫌弃,把这床被子也带走吧!”
听到母亲这么一说,我的心里豁然开朗,因为昨天晚上,我和母亲弹完棉花之后,母亲就去弟弟的房间里拿了一瓶墨水,我看见她悄悄的把墨水洒在了那床新棉被上,我当时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才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那天,玉珍背着两床被子临走的时候,她不停的和我们家里说着“谢谢”,而我们也没有放在心上,因为自从我跟着父母弹棉花到现在,只要母亲看到家里条件不好的人们,我们家里只要有多余的被子,母亲都会把那些被子送给大家,我早已经习惯了母亲的做法。
四年之后的夏天,我去参加表哥的婚礼。
正在吃酒席的时候,二姨笑眯眯的对我说道:“文松,你的年龄也不小了,今年已经22岁了,也该成家了。”
听到二姨说的这些话之后,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因为我也曾相过几次亲,但是因为各种原因,都没有成功。
“文松,我有一个同学住在隔壁村,她叫做珍珍,珍珍长得很漂亮,她比你小两岁,我很了解她,她是一个好姑娘。要不然今天的酒席结束之后,我带着你去珍珍的家里玩,你也见见她,看看合不合适?”表妹在一边笑眯眯的对我说道。
那天,我本来不想去相亲,感觉有点仓促,但是经不住母亲和表妹的一再劝说,于是,吃完酒席之后,我就骑着自行车,跟着表妹去隔壁村相亲。
准备去的时候,表哥还把家里的红烧肉给我们装了一份,而我又去集市上买了一串香蕉。(因为我们听说珍珍的家里有一位老奶奶,就想着给老人带一些吃的。)
那天,我跟着表妹到了珍珍的家里:那是一所清幽的农家小院。
表妹刚刚进大门,就冲着屋子里喊:“珍珍,你在家里了没有?”
很快,从屋子里面走出来一位清秀的姑娘,那位姑娘身材高挑,梳着两条乌黑发亮的辫子,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的。
姑娘看到我之后,她一下子就愣住了,而我也愣在了原地,因为那位姑娘看着面熟,她就是玉珍,也就是珍珍。
很快,玉珍就反应过来了,她急忙搬来凳子,让我和表妹去屋子里面坐。
玉珍的奶奶听到动静之后,她也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当奶奶知道我家里就是弹棉花的,玉珍曾经到我们家里弹过棉花之后,奶奶激动的拉着我的的手,不停的说道:“我早就想去你们家里感谢你们了,但是,因为我的腿脚也不灵便,一直没有去你们的家里。
我这么大年龄了,我也知道旧棉絮就算是再加工,也不可能变成新棉絮的,四年前,你的母亲送给了我们两床新被子,这就是缘分啊!今天咱们两家人又遇到了一起。”
也是从那天开始,我和玉珍又相遇了,并且还确定了恋爱关系。
一年之后,在亲戚朋友们的祝福声中,我和玉珍结婚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和玉珍一直过着相敬如宾的生活,自从玉珍过门之后,我们两个人从来也没有红过脸,玉珍很孝顺我的父母,而我也把她的家人当做自己的亲人孝顺,经过我们夫妻二人的努力,现在的生活过的也是一天比一天好!
因为有缘,我们相遇;因为善良,我们成为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