祢衡:音乐奇才,骂人有一套的狂人

末学后进乐 2024-10-05 19:22:41

​祢衡在《三国演义》里可谓是昙花一现,他的故事只在小说里占了大概半个章节的篇幅,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戏剧,击鼓骂曹

祢衡,字正平,平原(今山东德州平原县)人,出场时24岁,死时也只有26岁。

曹操派刘晔说降了张绣,又准备派孔融去游说刘表,因为刘表喜欢结交名士,而孔融少年成名,又是孔子的后人。只要解决了刘表和张绣,他就能安心对付徐州的刘备和北方的袁绍。

孔融不愿意为曹操卖力,于是他推荐了自己的好友祢衡。他说以祢衡的才华,“宜在帝左右”,就是说适合做皇帝的近臣,出使荆州小事一桩。他没有直接向曹操推荐祢衡,而是专门上表把祢衡推荐给了汉献帝。可能正是孔融这样的行为才导致了后期曹操对祢衡的态度。

孔融的表章里对祢衡大为夸赞。他说祢衡聪明过人,刚一涉猎艺术和文章就能够登堂入室,了解其中的奥秘;他说祢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目所一见,辄诵之口;耳所暂闻,不忘于心”;而且祢衡品性高洁,忠诚、果敢、正直,“见善若惊,疾恶如仇”,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性格决定他之后对曹操的蔑视和不齿。

孔融的表章由献帝转交到曹操手里,曹操看过之后,决定召见祢衡。

初看三国,一直以为祢衡过于狂妄,才惹恼了曹操。细读三国,才发现其实错在曹操,曹操召见祢衡时,“礼毕,操不命座”,这说明祢衡起初至少在礼节上是尊重曹操的,但曹操对祢衡却很不礼貌。有才华的人往往最看不起那些趾高气扬,自以为是的人,所以祢衡才开始发狂发飙。后面张松见曹操大致也是这样的情形。

祢衡仰天长叹道:“天地虽阔,何无一人也!”曹操很不服气,说我手下人才济济,都是当世英雄,难道你不知道吗?随后他把手下有名的文臣武将列举了一遍。祢衡听后,微微一笑,说这几个人我都很了解,并一一做了点评:

荀彧可使吊丧问病,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乐进可使取状读诏,李典可使传书送檄,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于禁可使负版筑墙,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馀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

这一段,真是骂得精彩,要说骂人,祢衡超过了孔明和张飞,绝对是《三国演义》第一人。

祢衡骂爽了,可曹操气惨了,怒问:“你有何能?”

祢衡说我“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如果辅佐皇帝,我可以使其成为尧、舜那样的圣君;如果教化众生,我可以做出孔子、颜回那样的成绩。孔明自比管仲、乐毅,祢衡自比孔子、颜回,二人不相上下。

曹操说,既然你有这么大本领,那就做我手下的一名鼓吏吧。祢衡也不推辞,应声而去。

第二天,曹操大宴宾客,当众让祢衡击鼓,摆明了是要祢衡出丑。没想到祢衡当众演奏了一曲《渔阳三挝》,鼓声玄妙,宾客们听着听着,情不能自已,竟然纷纷感慨落泪。可见祢衡并不是徒有虚名,传说孔子精通六艺,其音乐水平也未必能超过祢衡。

本来是要祢衡出丑,没想到宾客们倒先被祢衡的鼓声所感染而失态。为了打破这个尴尬局面,曹操让手下责问祢衡,为什么敲鼓不换衣服。因为当时有一条规矩,鼓吏在正式场合敲鼓的时候,必须换上新衣服。祢衡听后,从容不迫地脱下了自己的衣裤,但他也没有换新的衣服,而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赤身裸体地站在那里。

只要自己不尴尬,尴尬的永远是别人。光屁股的祢衡泰然自若,曹操的白脸却生生被憋成了猪腰子脸,他用低沉的声音说道:“庙堂之上,不要太没礼数了!”祢衡故意挺直了身子,看着曹操说:“欺君罔上,才是无礼。我展示的是父母所赐的清白之身。”曹操说:“你清白,谁污浊?”祢衡直言不讳道:“朝堂之上,最污浊的就是你。你眼浊、口浊、耳浊、身浊、腹浊、心浊。”在祢衡眼里,曹操简直就是个彻头彻尾,从里坏到外的坏东西。

衡曰:“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

曹操耐着性子,听完祢衡的数落,心里隐隐已经动了杀意,不过他并没有喊刀斧手把祢衡推出去,而是让祢衡去出使荆州。他知道,图有虚名的刘表绝不会被祢衡放在眼里,所以他想借刀杀人。

没想到,刘表也是好涵养,又把祢衡派到了黄祖那里,黄祖在挨了祢衡的骂后,终于没忍住杀死了祢衡。

性格决定命运,祢衡的死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过于张扬,不懂得隐忍,但他的胆量和才华却令人钦佩。

历史上真实的祢衡在文学方面很有成就,他“以气运词”、“借物言志”的创作方法对当时的文人和后世都有极大的影响。

(参考三国演义,图片均来自网络)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