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新能源车十大悬念,看完再买车!

新能源洞见 2024-12-19 15:48:28

(本文分上下两篇发布。上篇见作者往期文章,感谢阅读!)

2024,新能源车渗透率稳定过半,量变已成;2025,新能源车新趋势悬念重生,质变关口。

6、车企生死局:爱了就哀了?

哪吒从“可能不行了”到“真的不行了”,再到“不知道还行不行”,折腾了两年还没“闹”完;极越从“好像不行了”到“好像又行了”,再到“彻底不行了”,只用了短短一年——生得默默无闻,死得轰轰烈烈。

资本驱动的产业发展模式,无论是互联网、手机还是移动应用,都逃不过从“浪起汹涌”到“大浪淘沙”的残酷过程。车企的终极大逃杀,已经从2024年开始,并进入一种“互联网叙事”状态:谍报爆料+濒危直播+突然死亡+全网追评。

为什么是2024年?因为电车行业两个可以超车的弯道,“电动化”基本尘埃落定,“智能化”格局日趋清晰,车企已经进入直道加速的生死淘汰战。

我们从“简单粗暴,实用可靠”的角度出发,为用户整理如下三个避坑原则。

正向选择:免死金牌榜

几乎不必考虑风险因素的央企(包括一汽、东风、长安)、国资委旗下不容“国有资产流失”的国企(包括上汽、北汽、广汽、奇瑞)、大浪淘沙仍屹立不倒的代表性民营企业(包括比亚迪、吉利、长城),以及已成功上岸的新势力(华为系、理想、小米),是你可以主动选择的对象。

我们整理了一份“新能源车免死金牌榜”,免死理由也在表格中写得清清楚楚。即便车型踩雷,大厂兜底之下售后和善后也会安排得明明白白。

逆向排除:末位淘汰法

规模效应是车企存活的真谛。自我造血能力要看销量,资本的输血意愿更要看销量。

传统车企而言,合资品牌面对新能源趋势转型稍慢。法系、韩系、美系和日系中,未来几年里每年有一家掉队,退出中国市场也不奇怪。德系则凭借BBA和大众的存在,仍有最后一搏的机会。

新势力而言,月销1万辆只是2024年的及格线,2025年随着玩家减少和市场增长而继续上升至月销两万辆,并非不可能。

给个机会,还是算了?

生死大考中的车企突然看破红尘,破釜沉舟,决定推出一款低端走量的能打车型,可以给个机会。它们在高端车型上积累的研发技术和智能体验,会平价下放至低端市场,比如小鹏MONA M03、蔚来乐道L60。这样的“续命之作”,既有可能让企业翻盘,也是消费者的“薅羊毛”良机。

但有些机会不能给。所谓“无风不起浪,破镜不重圆。”以目前内卷强度的中国车市而言,任何一个车企只要出现过“猝死”的症状,即便想尽办法抢救过来,也不过是强行续命。即使资本再赌一把,你也别拿自己的血汗钱和养老钱冒险。

“新能源内情”观点:BBA将迎接入华以来最糟糕的一年,超豪华则直接僵死,并寻求被中国企业收购。国产的高端市场也将继续萎缩,调子起高了的要降降。既然你们已经将合资的品牌溢价水分挤干,责任就得“挤者自负”。

7、安全性:热失控,仍是心头一把火?

11月22日国家消防救援局新闻发布会上,关于“锂电池的热失控不可避免”的提法,将原本冬天里相对较少的“电车热失控”这把心头火重新点燃。

对这个语言严谨性有些缺失的官方表述,“新能源内情”不能完全认同。如果说“每块锂电池的热失控都不可避免”,显然不合常识;如果说“锂电池的原理导致其有热失控的概率”,比较符合逻辑。

简单说“锂电池的热失控不可避免”,如同说“打火机的爆炸不可避免”一样,你让人是用是不用?

2019年至今年6月,国家统计到新能源车火灾事故报告1630余例,火灾发生率从2021年的万分之1.85降低到了2023年的万分之0.96。液态锂电虽称不上原理上的“完美无瑕”,却也算应用中的“瑕不掩瑜”。

2025年,“瓶颈已至”的液态锂电在原理上不会有突破性的进展;“画饼难熟”的固态电池商业化量产遥遥无期。电车热失控问题在原理和实践中都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善。风险的控制,还是来自厂商的设计生产水平和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人祸在先,天灾在后。

呼吁监管部门能一定程度上公开热失控数据,让用户可以用排除法筛出心目中最安全的车。8月上线的国家强制性“新能源汽车事故上报平台”,哪怕定期发布一份《中国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也是对社会公众的情绪价值。

呼吁厂商不要一味地抠车标与遮黑布、投诉与删帖,毕竟评论区里的真相无法删除;更不要着急把诸如“自燃”等用户关切的词语从新能源车的字典中抹去,还是让用户自己从真相和教训中学习吧。

“新能源内情”观点:越走越光明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不需要“隐瞒真相、自我保护、缺乏信任”的黑暗森林法则。

8、合资品牌:消失还是回归?

“比销量差更可怕的是,连官降都没人知道!”这句话映衬出了2024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上合资品牌的尴尬与无奈。看着大众安徽、上汽大众斯柯达、长安马自达等一系列车型的降价,大家的感觉是:要说这些车一无是处也不至于,但就是怎么降都还是觉得贵。

因为对中国新能源市场进展的误判,以及对自家油车的依赖和顾虑,这些合资品牌的变革始终都扭扭捏捏不彻底。车不对你的胃口,怎么卖你都会觉得贵。不过,从漠视、倔强到观望、服软,最后到洗心革面,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2025年就是这个“变节”的节点。

2024年底的广州车展,合资品牌卷土重来的战役已悄然打响。从上汽奥迪放弃四环标志、改用全新AUDI字母标识,到广汽本田推出全新的烨P系列和W纯电架构,再到东风日产推出“GLOCAL”模式并打造N系列新能源车型,所有迹象都表明,合资品牌已准备好“大不了从头再来”。

实际上,无论是参股国内新势力的外资品牌,还是传统的合资品牌,都在为技术整合后的新产品铺路。到2025年,上汽通用将推出超过10款基于奥特能平台打造的新能源车,涵盖插混、增程、纯电等动力形式;大众则将于2026年迎来反攻之战,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将投放多款自主研发的混动车型。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轮合资品牌的产品攻势整体上采取了本土研发、与本土供应商合作的模式。

丰田“合资2.0时代”的领航智驾有Momenta、智能座舱有华为、无人驾驶有小马智行、座舱生态有腾讯;烨品牌则是由本田中国本土团队自主研发,且与华为、科大讯飞等众多中国本土供应商进行合作;而大众2026年在华生产的纯电动车型的电子电气架构正是来自小鹏。

“新能源内情”观点:合资品牌自我革新,背后是无奈与压力。表面功夫容易,但能否打破品牌的固有偏见,放下身段,真正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才是关键。他们的“生死战”才刚刚开始,有合资情结的等两年再入手。

9、纯电与混动:增程来打脸?

2024年底,新能源车市场呈现出一幅耐人寻味的画面:一边是众多车企和电池厂商高调宣布固态电池进入量产和装车倒计时,另一边是更多品牌和车型宣布拥抱增程,以解决纯电路线在续航上的短板。

一个增程车型从规划到量产,再到成熟期,直至退市,3年起步,5年正常。嘴上说着固态已来,但身体很诚实。

今年前11月新势力车型销量前十中,只有小米SU7和极氪001是纯电设计,其余都是增程为主销的车型。前11月新能源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纯电为22%,插混为76.6%,而增程则一骑绝“程”,高达90.9%!

认为2023年开始混动的价值会在两年内逐步消退的小鹏,11月发布鲲鹏增程系统,附带的理由是会采取新一代超静音增程器;曾批判增程为“糟糕技术”和“彻底过时”的大众,也将在2026年迎来两款“真香”的增程车型,甚至还要积极评估换电模式的可能性;曾经“嘴硬”的还有极氪、阿维塔、智己、埃安等品牌,如今也彻底回头是岸。

金庸小说里,本是武当派弟子的张无忌最终成为明教教主以打破当时的困局,杨过能加入起初与之对立的丐帮使自己更强大,一开始不懂武功的段誉借适应能力在各大门派间游刃有余,他们都会“打不过就加入”的基本功。

对于抛弃油车的用户来说,“大油小电”的插混既满足动力需求,又兼顾经济性;“小油大电”的增程更有“电车本质”的体验和随身充电宝的无忧。

而在技术层面,2025年增程的亮点可能还要多一些。宁德时代的增混专用电池“骁遥”将逐步把增程车型的主流续航提升至400公里水平;更多增程车将普及800V全域高压技术;高阶智驾也将在这一年迎来更适合在增程车型上享受的阶段性技术爆发红利。

“新能源内情”观点:车企们在技术路线上的转向与妥协,早已撕掉了浪漫主义的遮羞布——信仰可以撑场面,但现实只能靠妥协买单。2025年的中国车市,追求性价比的选插混,坚定梦想的选纯电,而那些在梦想与现实间游刃有余的“务实派”,将把增程推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10、价格战:等等党会赢吗?

价格战明年还会继续吗?这是一个伪命题。它从未真正停歇过,也没有任何玩家能彻底退出这场博弈。即便是宝马,也不得不在2024年的这场缠斗中“进退反复”,在品牌光环与业绩花环间不停摇摆。

价格新闻的评论区,最多的总是中国用户饱受多年合资车暴利之苦后的复仇感,看着车企坚持的最后一丝倔强,略带盲目地享受着这种“爽感”。

但,我们把这个悬念放在本次十大系列的最后一个,也是想谈点不一样的东西。

赢了价格,可能输了配置

降价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不易被你察觉的动力电池减配、电机功率降级、造车工艺降本等行为,电池不扛造、提速不给力、车门易生锈……这些都是日后使用时才会慢慢暴露出来的问题。

供应商在领到车企10%的降价通知后,当研发、原材料、人工、模具、房租等成本已降无可降,往往只能拿良品率做文章。长期使用后,超常规的维修成本被悄然转嫁,用户被时间慢慢“收割”。

赢了价格,可能输了选择

价格战让行业利润率持续下滑。今年前九个月,中国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仅为4.6%,对需要15%毛利才能生存的车企来说,参与是找死,不参与是等死。

“大决战”的初衷不是让你买到更便宜的车,而是把竞争对手卷死。“车是一辆好车”,极越崩盘的消息传开后,不少车主做出了这样的评价,武汉车主群更是一夜无眠。极越虽非死于价格战,却让我们清晰地体味着告别一辆好车、在劣币与良币间失去选择权的无奈与遗憾。

赢了价格,可能输了服务

价格战让经销商难以为继,亏损运营下,店面纷纷退网,员工士气全无。指望他们继续提供优质服务,不现实。

当前中国乘用车保有量3.45亿辆,其中新能源车不足10%。超九成燃油车车主可能会因熟悉的4S店服务体系逐步瓦解而不安;新能源车主则在新势力店铺的开开闭闭中体验着忐忑。

赢了价格,可能输了人生

新能源车伴随快速的技术突破与应用迭代,或许需要5-10年才能完成对燃油车的彻底替代,并进入稳定期。但人生的黄金岁月,不过短短几个十年。

毕业后的第一辆车载着父母逛遍新落户的城市、和心爱的她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着刚懂事的孩子探索大好河山……或许人生终点再回首,这些珍贵的生命时刻,远比一点车价差异更值得珍惜。

“新能源内情”观点:补一句,车买了就更不要再想着降价背刺的事情。新势力频繁升级换代,一定是产品力不够打,被迫加快推陈出新。企业自保,长远来看也是为你免除主机厂倒闭后的尴尬。

每一场技术革新,每一次模式变迁,都深刻影响未来的轨迹,也牵动消费者的选择与期待。红尘翻涌之下,既有破旧立新的澎湃,也有未解悬念的微光。

2025,中国新能源车将以摧枯拉朽之势继续滚滚向前。无论是车企还是你,唯有坚定向前,才能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