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要是说里面有一个明显的bug,有人信不?
《资治通鉴》这一页记录的事,发生在公元167年,既是延熹十年,又是永康元年。
之所以有两个年号,是因为延熹十年汉桓帝挂了、永康元年汉灵帝上位了,新皇即位都得改元。
以上史实不是bug,可能的bug是记录的文字。
第一段说,八月,巴郡向朝廷报告说当地出现了黄龙,巴郡在今天的四川、重庆一带,黄龙是祥瑞。
在任皇帝喜欢祥瑞,有祥瑞说明他皇帝做得好。想篡位做皇帝的人也喜欢祥瑞,有祥瑞说明老天也想他做皇帝。
是不是祥瑞、祥瑞是谁的、有什么寓意,解释权在于要利用祥瑞的这个人。
而167年巴郡报告的事实是,根本没有什么黄龙,只是有人去池塘游泳,看到池水浑浊,就开玩笑地威胁说“里面有黄龙”。
巴郡太守为了讨桓帝欢心,不听下属劝阻,一定要向朝廷报告属地发现了黄龙。桓帝高兴,太守可以升官发财。
这一段记录没啥疑问。
再来看第二段,说的是,六月,大水,渤海溢。看出问题了吗?前面说的是八月,这回却变成了六月,时间不可能倒流吧?
接下来的第三段,又成了十月。从八月到十月,没问题,从六月到十月也没问题,但是从八月到六月再到十月,作为编年体的《资治通鉴》大概是有问题的。
编年体史书,是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史实,它不一定每个月每天都记录,比如八月之前的延熹十年、永康元年,也就是公元167年,《资治通鉴》的记录就从正月直接跳到了四月、五月,再从五月蹦到了八月,二月、三月、七月提都没提。
这并不奇怪,有事则记,无事空缺,据史记载,史书不是个人日记,也不是皇帝的起居注。
只是从八月倒回到六月再到十月,这实在无法解释。
为了使这事合理化,《资治通鉴》的注释本中说,六月其实是六州之误,说的是八月六个州发大水,导致渤海水面上涨,而不是六月发洪水。
注释的意思是编纂人员的笔误。
而真实的历史是,公元167年这一年,全国并没有六个州发生洪水,倒是都城洛阳发生了严重的洪水,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见六州大水的说法并不成立,笔误也不成立。
所以只有一种可能,这年的六月,确实发了洪水,只不过不是在六个州,而是在都城洛阳。
而《资治通鉴》出现记录时序上的bug,原因也只有一种可能,是编纂人员在抄录其他史书的记载时,无意中把顺序搞错了,或者原始史料记载本身就是错的,而编纂人员并没有发现并纠正过来。
而巧合的是,校对人员在后续检查中也没有发现这个错误,作为总编纂的司马光,他绝对不会允许这种错误存在,只是他不能细看每个字词。
这当然不应该,但是也可以理解。
《资治通鉴》是一部皇皇巨著,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全书共294卷300多万字,引用史料和杂史、私人撰述等前人著作322种,参与人员众多,在抄录、整理、编辑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
现代图书编辑中允许存在的错误率为万分之一,折算下来,《资治通鉴》可以容忍300来处错误。它的这处错误实在是不值一提。当然,作为史书,最好是没有错误。
公元167年,实际上是个普通的年份,这一年汉桓帝以30多岁的当打盛年而早逝,即便有谣传的黄龙祥瑞也救不了他的命,更改变不了他在历史上的恶名。
继任的皇帝是汉灵帝,这又是一个玩主皇帝,坏皇帝也有接班人,他们联合把东汉的花花江山也玩完了,从而以一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把骂名留在诸葛孔明的《出师表》中,连刘备这个卖草鞋的草民也可以骂他几句,他自己则永远留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文中图片都来自网络。转载本文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