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县属四川甘孜州。在县城的一条主街上,路两边几乎全部是宾馆,可见到这里的游人之多。到德格,是为了来看这里的印经院。这个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宝库"盛名的印经院,由德格十二世土司却吉•丹巴泽仁创建于1729年。经架上重重叠叠摆放的木刻印版,有经文、有史籍、有画版,达30多万块,储存了藏族文化中70%的古籍,观之令人震撼。
德格印经院是一座传统的藏式建筑,金碧辉煌的大门,进门后一幢三楼一底的高大建筑,装饰华丽。一楼是大经堂,经堂内的21尊佛像,造型优美。大门入门走廊两壁和经堂内外墙壁上的古旧壁画,是藏族壁画“噶玛噶则”画派之作,代表了康区“噶玛噶则”画派的最高艺术成就和风格特点。可惜经堂内不能拍照。
二楼是经版库,一排又一排的经架,密密麻麻摆放着刻有文字和图案的印版。这些印版的原材料是红桦木,秋后伐木,选择顺直无结的树干按需要尺寸截成木块,用微火熏烤脱水后,放进粪池沤制一个冬天。次年水煮、烘干、推光、刨平后作胚板。雕刻人员按照书法家写在纸模上的文字进行雕刻。据说通常情况下,技艺娴熟的工匠每天只能完成一块印版的单面刻制工作。画版的雕刻则需要更长的时间。印刷完成后,印版经过清洗晾干,涂上酥油,再放回架上。
经架很高,如果需要取上面几层的经版,得架上梯子。为了防火,经库中200多年来从来不用灯、火,连电也不曾通。经库完全靠窗边透过的自然光线来照明。我们遇到正在打扫经版灰尘的工作人员,在光线最暗的地方,是打着电筒在工作。
德格印经院的木刻书版根据传统分类可分为六种:《丹珠尔》、《甘珠尔》、文集、丛书、综合、大藏经单行本。这些书版中有许多珍本、孤本和范本。如有印度早已失传的《印度佛教源流》,也有《汉地佛教源流》和早期医学名著《四部医典》等稀世珍本。有300年历史的梵文、尼泊尔文、藏文对照的《般若八千颂》经版,亦为世界所仅有。德格印经院所藏画版分为“唐卡”、坛城(曼荼罗)、风马(龙打)三类,都很重要且珍贵。
印经院中《丹珠尔》大藏经经版最为珍贵。《丹珠尔》是公元7-12世纪从印度梵文、中原汉文、克什米尔乌尔都文翻译成藏文的藏传佛教经典,印经院的《丹珠尔》印版有三万二千余块,汇集之前藏区所有版本的优点,由著名康区大学士希钦•楚成仁青亲自担任主校,历时七年雕刻完成。工作人员说《丹珠尔》经库没有开放,展柜里的两块展品,雕刻精美。《甘珠尔》经库在二楼,除了大量的经版外,还有一幅《绿度母》壁画,是印经院内唯一的一幅早期门派作品。
三楼和四楼,还有许多收藏经版的地方,或在室内、或在回廊,一排又一排,一层又一层。行走在这些经架旁,有一种时光穿越的感觉。如果没有这些印版,或许藏民族文化中的许多重要内容将无处可寻。流水一般的时光不停地过去,但藏民族的文化却在这些经版中得以完整地保存,幸何如之!
印刷区设在三楼的大堂里。印经院印经非常讲究,有专门用大杜鹃树皮制作的烟墨、一种叫“阿胶如交”的藏药根须制作的纸,印刷工序有十几道。印刷工两人一组,一高一矮相对而坐,印版放置在两人之间的斜板上,高坐的人负责接纸、固定印版与印纸、在印版上滚墨,矮坐的人递纸、用卷布干滚筒推印、放置印好的书页。很可惜我们没有机会看到这个行云流水的过程,因为天气寒冷会损坏经版,印经院每年印经时间只有半年,从藏历三月十五日至九月二十日,大约在国庆节后印经就停止了。我们只看到印刷的桌椅、门口的雕像,还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书。
印经院内的建筑雕梁画栋,门窗十分华丽。在三楼、四楼辟有类似天井的地方,顶楼从侧面开有天窗,自然光线就这样流泻而下,为印经院提供照明,设计十分巧妙。光线也在建筑上留下了好看的光影。
就在这样的自然光线下,四楼的走廊边有四位师傅正在工作。其中两位是做校对的,他们负责一页一页审核雕版后初印成的经书页面,发现有问题用红笔将其标注出来。另外两位则是修版的。他们对照校对师傅标注的错误,用小刀将刻错的地方抠掉,再用木条楔入填充抠去的地方,重新刻字。
几位师傅认真地忙碌着,我们围了一圈看他们工作。大约到了吃饭时间,师傅们收工走了。桌上留下一沓经页、他们的眼镜、水杯、工具等。屋中的绳子上还挂着许多经页。一位年轻的喇嘛过来,凝神看了许久桌上的经页。印经院中除了我们这样的游客,还有许多僧众和信众,他们专门来此朝拜书版,藏语称为“巴尔恰东”。
登上五楼顶,可以完整地看到秋色中的印经院建筑。房顶上有一组孔雀法轮,传说是德格土司随八思巴觐见忽必烈时得到的封敇。还有一个小小的殿堂,里边供奉着佛像,一名喇嘛正在念经。殿角上的风铃随风叮叮当当地响着,仿佛在念诵着六字箴言。
我们在二楼的一个房间又发现了四位修版师傅在工作,阳光从窗户中斜射进来,明亮地照在他们身上和手里的经版上。这几位师傅看上去技术似乎更加娴熟,举手投足都很自信。那位老爷子非常和善,边干活边耐心回答我们的问题。他已经76岁,在印经院干了几十年了。能做这个活儿的师傅,不但手工技术熟练,还得有很好的文化和绘画艺术功底。
看了半天,为他们的认真仔细而折服。出门见楼梯上几只猫咪睡得可香,这些“院猫”日日在此看师傅们修版,不知道是不是也有文化?许多信众围绕着印经院一圈又一圈地转经,累了就坐下唠嗑。他们也为自己的家乡有这样一座印经院而骄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