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夏至,五月中。初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短短几个字便将夏至的气候特点概括无余。夏至不仅是节气,也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作为一年中最热时节的开始,历来就在人们心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古人认为这天炎热天气与暑湿之气交蒸所致。此时阳气渐盛,人体阴阳失衡,易致诸症。所以夏至除了起着节气的气候预兆外,在节庆之余也有诸多讲究。
为了应对夏至炎热的气候,人们通常会在节气前后选择应季的东西来内外兼用。如:吃西瓜、喝绿豆汤等,这些清凉爽口又营养丰富的食物都是夏季避暑很好的选择。气温高、湿度大的气候还易产生各种热症,农作物中的小麦也极易在这段时间产生虫害。所以古人通常都会在夏至这天选用两样夏至最为常见的植物来预防。
一,菊花
夏至后与日俱增的温度与湿度,非常容易滋生细菌与蚊虫。尤其庄稼地里的害虫,在防治手段普遍落后的古代,减产是在所难免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古代百姓便会在夏至前后忙着祭天与害虫防治工作。宋代的《文昌杂录》中就记载了夏至百官放假三天的史料,北方百姓会在这天忙着祈雨,南方百姓则会在这天忙着求晴。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岁时记》中则记录了百姓在夏至防治害虫的事迹,书上说“夏至日,取菊为灰,以止小麦蠹。”在这天,老百姓将菊花烧成灰撒在农作物上,起到防治害虫的作用。这种在夏至前后取灰杀虫的习俗直到近代依旧时有所见,着实为古人对于小麦储存保护的智慧感到钦佩。
二,半夏
除了农作物的夏至防护以外,就人们自身也需要格外注意,以免被高温湿热所扰。而夏至时期最为古人熟知的便是半夏,故而七十二候中夏至有“三候,半夏生”的说法。半夏原本是草坡、荒地、玉米地、田边或疏林等地极为寻常的旱地杂草之一,谁首先发现了他的药理作用也无从查起。不过有一个传说或许能见一斑,话说很久以前有个叫白霞的姑娘在田间劳作,肚饿难忍便割了一株植物的块茎果腹,不一会便呕吐不止,她急忙找到生姜吞下,呕吐止住后她意外地发现自己频发的咳嗽也消失了。她于是便用这种草与生姜一起煮水给村民治咳嗽,效果很好。不过这个植物块茎上浆液很多,每次清洗最为费力,有一次白霞在河边清洗植物的时候滑入河中,当地百姓便给这种草取名“白霞”以示纪念。由于采摘通常都在夏至前后,此时的夏季已然过半,慢慢的白霞也就变成了半夏。
三,鹿角
鹿茸与鹿血的功效想来并不陌生,但在古代与常人基本无缘。但鹿角源于自行脱落,所以夏至前后运气好的话,在野外捡鹿角是古代百姓喜闻乐见的,所谓“初候,鹿角解”便由此而来。它和鹿茸都是名贵药材,不过药效自然不及鹿茸,因为鹿茸中含有微细血管,其中的鹿血使得鹿茸更加名贵。
大自然每个季节都有相应的奇珍异宝,对于靠天吃饭的古人而言,大自然的馈赠从不偏私人人都可自取,其功效更是无所不能,神农尝百草后救人无数,山林井泉更是福泽众生。时至今日,被人们视为珍宝的依旧是大自然的天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