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物件,有些也变成了老的古董,是社会发展的见证,这些老物件几乎都知道的话,确实都老了,我们这一代过的挺不容易的,大部分人都吃过苦,其实你们都把苦吃过了,现在的生活都好起来了吧!大部分人应该是60,70后吧?这些老物件都用过的,岁月的变迁催人老,真的老了!
1、犁,以前耕地用的木犁我家也有,只是快腐烂完了。还有犁地的犁除了插入农田的头和把泥巴翻过来的是铁的外,其余的都是木头做的,
2、风车,以前吹稻谷用的,清理粮食杂物用的!关于风车有个谜语叫:远望一头牛,近望不得头,嘴里喷沙子,肚里滚小球!我们这里就算种地也用不上,都是机器收割,很干净,根本不用风车
3、耢,才是最后一道工序。犁地后,耙子将土划开,耢一遍地后,既平坦又保摘。生产队时期,没有机械,就是我讲的四个步骤。先犁地,次耙地,三耢地,四耧地播种。
4、牛伽,耕地的,套在牛脖子上拉犁耙,用一个木工型的东西搭在牛肩上拉着犁走就可犁地了,不是套在牛脖子上。
5、小青瓦模具,小瓦桶也用我做土!!瓦不在就是烧的不好!我们还是自己做的烧窑炉,自己烧砖瓦,那时候就是这样,现在没有人烧窑了吧/
6、大头皮鞋,那个重的皮鞋记忆深刻!鞋坏了底下用钉子补,走在石头路上都是钉子声音
7、筲箕,老家用筲箕来盛米,淘米,洗菜沥水。竹编器具,轻巧美观还实用,这些东西质朴。这些手工艺品越来越难见到了,没人愿学这门手艺 !传统手艺几乎消失了都,现在这种很难买到了。
8、发令纸
我们叫拨锤子,我还会用。另外再给你加一个,打箔(就这个音,不知道怎么写,就是盖瓦房用的,用高粱杆或者芦苇用绳子串起来,有的还用来铺到床上)用的石头,中间细用来拴绳子,固定和收紧绳子用的
过去农村的大妈,奶奶们常用的拨线绳的。过去农村人穿的鞋子都是自己做的,用的线绳就是用这个工具纺出来的。
9、升,斗大,一斗盛十升,斗上的提手名谓斗樑,升小,不用樑。升是木板做的上大下小,口和底是正方形,四面是等腰梯形。
10、洗脸架子,我念中学时天天使用,上面还镶嵌一个平面镜,可观看自己。
11、顶针(指),顶针,就是用来顶针的,现在人仍然在用,不叫针箍子,针箍子另有其物,可惜我家没有。它的用途是以前做鞋用的连接鞋帮子和鞋底子的工具,类似锥子的工具。用它方便扎眼,然后引线。。如果布料过厚,将它套在手指上,可将缝衣针“顶”过去。
12、这叫摇把,汽车上的长,过去的北京吉普也有,在打不着火的时候要用。解放牌汽车用的搅把子老长了,有的还带一个铁圈,缠几圈绳子,一拉就着,比直接摇省力。
13、二八大杠,三转一响一咔嚓,指的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照相机。在八十年代农村家里有这些东西的那条件就算是上好的家庭了。当年有这个,和开宝马车一样。
14、桑叉,很有农村生活气息。我们老家的是两根叉,是一种树本植物,小时候打头留两个芽,长大看了再专门弄弯。
15、铁水桶,原来老水桶叫梢,听我妈说我们家曾经有一对铁稍,由于它太容易生锈了,用了几年后就锈坏了。用完之后,水稍得倒着放,就不容易生锈!可是它毕竟是铁的,太容易生锈了,慢慢的就锈坏了
16、有线话匣子,播放机应该在大队部或公社,大队或公社会定时播放。用电线连接到每家每户,话匣子有一根拉线开关,想听时,拉一下开关,里面有当时的歌曲,时政新闻和大队或公社的通知。农村有线广播,一个时代的标志物,当年,发挥的作用不小,去农村参加农业劳动时见过,非常普及!
喇叭装在一个精致的木盒子里,木盒子里另外还安装了一个小小的避雷器。这只喇叭平时挂在室内的墙壁上,是我们村第一部家用电器,也是全社为数不多的喇叭之一。每到饭点,小喇叭开始广播啦,那浑厚的声音总能吸引人,这时候常有人来到我家站一站、听一听广播,然后“啧啧”离去,那惊讶的表情显然在纳闷播音员是如何进入喇叭的。到了60年代末期,广播喇叭开始普及,但是舌簧式喇叭依然稀罕,几乎清一色的压电陶瓷喇叭。这种喇叭结构简单,重量轻微,就一个蓝黑色的纸盆,纸盆的底部有一个铜元大小的白色瓷片,这可是核心部位。这种喇叭外面没有木壳,声音尖刺,远远比不上舌簧式。广播喇叭,已经成为几代人永远抹不掉的记忆。
17、土砖匣,砌砖墙就用这个模具,小时候土房子上的大土块就是用这个做的还有一个石头墩子在上面使劲敲打 把打的很结实很硬的。我小时候的农村土炕就是用这个做的土坯 。
18、悠车子,我们都是在悠车里长大的孩子,好有小时候的感觉。往事悠悠岁月悠悠,如尘往事忆心头。悠车子起源于何时不知道,七十年代以前的人基本都在悠车里睡过,现在的孩子很幸福却没有机会再去睡悠车了!
19、手摇电话机,按照原理上说,他的确是让对方震铃。但在具体的使用上,因为面对的电话过多,所以这里并不能说是让对方震铃,而是告知机房我要打电话了,在机房接通电话之后,你得告知机房,你要打给谁,由机房转接给对方,让对方震铃。
看过电话交换机机房。把电话提起来,支架自动弹起,接通电源,交换机相应线路一个小牌倒下,值机员发现就知道该条线路有人要打电话了。打电话的人摇动电话机手柄,电流增强,交换机相应牌子不停抖动,值机员先用话筒询问对方打到哪里,然后接通相应线路,接电话的一方才响铃。(交换机房是不响铃的,如果机房响铃,那么同时几个电话需要接转,值机员是受不了的)
20、我们这儿农村叫连枷。农村有句俗语,“嘴里说的仁义理智信,腰里别着连枷拐子棍”。是打场用的。
21、汽灯,里边加上汽油,再套上一个灯罩,打上气后慢慢的开油门,让灯罩上喷上油,慢慢的就亮起来了,一个灯很亮照的很远,底座是个罐子,有个密封盖,打开加入煤油。旁边还有个打气筒。上面有个防风透光的玻璃罩,里面中心部位有条与下面罐子相通的管道,未端套个纱罩。用时将下面罐子加汽,煤油就会被气压上升到纱罩。刚点燃时火焰红亮冒烟。但随着灯罩头升温,将煤油逐渐汽化,纱罩变成刺眼的白炽光,可以照亮较大的范围。中途不时要用打汽简加汽,才能保持亮度。以前汛期防洪夜晚巡堤,或者农忙开夜工,汽灯都是照明的首选。当时晚上开大会或者打夜班干活就点上他。
22、你还认得吗?我看到它,每次都要深吸一口气!学生时代的回忆....
以上这些物件,大家都见过几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