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托起致富梦乘风破浪正当时

行业事确有风采 2024-08-13 20:40:35
【返乡创业典型事迹】实干托起致富梦 乘风破浪正当时——记香泉镇定西伊口香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小军

【据:微香泉 。2024年03月01日 】

马小军,一个典型的西北汉子,1978年出生于香泉镇泉湾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因家庭贫困早早放弃学业外出“学艺”十余载,收过破烂,打过临工,当过学徒,开过店面,几经艰辛与困苦,他以执着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事业心,“学艺”归来,带领乡邻在家门口实现了致富梦。

十年打拼苦学艺 只为自己“添新衣”

1992年,初中还未毕业的马小军因家庭贫困,放弃了自己的学业生涯,背井离乡,选择随从自己的三叔去外地收破烂,经过半年多时间的磨炼,对于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回族小伙来说可谓是吃尽了苦头。“收破烂很脏、很累,就连一件衣服也穿不干净。”马小军如是说。

“辛苦是一方面,最重要的还是学不到技术,也就意味着挣不了大钱。”马小军坦诚地说,“收破烂这样早出晚归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1994年年底,马小军随从自己的姐夫走进了兰州一家食品厂工作,开启了他人生中梦寐以求的第二次打工之路。

“虽然当时每天只有60元的工资,但给我创造了一个更好的学习平台,学到了不少东西,值!”在食品厂工作期间,马小军凭着山里娃特有的韧劲,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各种设备的操作要领和烤馍技术,逐渐从一个普通的劳作者变成了技术骨干。“烤馍的收入这么好,为什么别人能有自己的店面,我却没有呢?”马小军在不断地拷问自己。

1997年夏天,马小军的姐姐出嫁,家里年迈的父母需要人来照顾,作为家里的顶梁柱,马小军不得不照料父母的日常生活。为了开店,他将父母亲接回兰州,“当时手上也没钱,就积攒的300元钱租了一间不到30平米的房子暂且居住。”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马小军记忆犹新。

“开店需要资金,当时两三千元我都拿不出来,更别提设备了。”面对沉重的压力,马小军选择了坚强。“1997年初,在亲戚朋友的鼓励和帮助下,凑够了房租,开起了自己的店面。幸运的是,店面开起没多久,效益就非常好,当年的纯收入达到了5000多元。”这对马小军来说当时已经是一笔红色收入。

高兴之余,他不满足,因为年轻,好强好胜,又经朋友介绍,放弃了兰州的生意去了内蒙古开店,马小军很灰心地告诉笔者,“那里人生地不熟,加上饮食习惯也不一样,生意不好做,离家又远,不到三个月,没有挣到钱还把以前挣的都搭进去了,所以当时只能放弃!”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0年父亲因病去世,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马小军说,“当时真是感觉天都塌下来了。”面对沉重的压力,马小军多了几分无奈,便想:“人生难得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于是带着老母亲去了天水,实现了他人生的最大转折。

“以前开店烤馍全部是手工,当时在天水开店时贷款购买了设备,加上多年的烤馍经验,仅仅17个月的时间,就挣了32万元。”这对马小军来说,可是他人生之中取得的“第一桶金”。

“候鸟”昔日东南飞,今朝“归巢”创业忙

随着时间的流逝,马小军的老母亲也年纪大了,跟随儿子儿媳经过了四个城市的跋涉,回老家的愿望非常迫切,马小军的妻子说,“落叶归根,不给年迈的婆婆留有遗憾,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再说,在自己家门口有自己的事业,又能照顾老人,岂不是两全其美!”

2009年下半年,马小军揣着创业资金,揣着技术,揣着梦想,从天水捻转回到了安定。只不过,他不再是以一个普通打工仔身份归来。他说,“说实话,多年漂泊在外,我也想家了,当时我决定在老家继续自己的烤馍事业,老母亲得知后也非常高兴。”

刚回到定西没多久,“归巢”的马小军也没有让自己闲着。而是在定西城区商业一条街租了门面继续从事清真烤馍事业。从打工仔到老板,身份和角色发生了转变。“一定要让自己在城区有自己的住房,有自己的门店,生产出高质量的烤馍。”马小军满怀憧憬。

十多年的学艺生涯,让马小军在烤馍行业如鱼得水,不管是烤馍技术,还是销售经验,都是别人无法复制的。没过多久,烤馍店门前的顾客就排成了“长龙”,为的是购买到可口的风味烤馍。一年下来,马小军的收入也在二十万元左右。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烤馍生意也一路向好,但不幸的是房租逐年翻倍上涨,为了生意不受影响,还要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马小军决定扩大店面,集约化经营。2013年4月,他果断投资300多万元,购买了城区商业一条街占地面积110平米、建筑面积340平米的四层商住独家院。

“目前的店面要比以前的店面大近一半多,并且自己也不租房居住,每年至少要节约好几万元的房租呢。”马小军说,“以前从香泉到城区天天跑,生意还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现在住在这里生意比以往好多了”。

实干托起致富梦 乘风破浪正当时

2015年9月,全国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第四批全国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发布会在安定召开,开启了马铃薯主食加工产业的新时代。马铃薯烤馍、馒头、面条主食化产品已成为安定老百姓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主食。

“我从新闻里看到北京好多超市有卖的马铃薯馒头,面条,若给我的烤馍里也加入马铃薯全粉,味道岂不是更好吃,更受老百姓的欢迎?”马小军信心满满,得知马铃薯主食化后就不停地在琢磨自己的烤馍事业。

在区农业局的指导下,马小军在甘肃薯香园科技有限公司购买了马铃薯全粉开始试验,花了近四个月的时间,最终确定了烤馍中所加全粉的比例,并顺利通过了中国商业联合会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好不好咱们说了不算,国家专门机构的检测结果才是 ‘权威’!”马小军如是说。

“加全粉的烤馍口感好,就是全粉的价格比较贵,每吨1.2万元,怕的是馍馍涨价后老百姓接受不了。”马小军说。“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虽然每个馍馍涨了五毛钱,我真是没有想到加了全粉的烤馍要比之前的普通烤馍更受顾客的欢迎,前来打听全粉烤馍技术的同行也很多。”

马小军深知,众人拾柴火焰高,全粉烤馍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发展壮大。今年2月,他成功注册了安定区清真土豆全粉烤馍协会,目前已吸纳会员72人。马小军说,“一个人成功不算啥,只有会员大家的成功,才会有烤馍行业的成功。”

“今年三月份政府组织我们专门进行了烤馍、中式面点等技术的培训,并且给我们投入三万元的资金对店面门头进行了装修,环境好了很多,购买的人也比以前多了不少。”马小军高兴地说,“现在生意很好,每天的毛收入能达到3万元左右,预计今年下来收入30多万元不成问题。”

“近几年,电商圈很火,烤馍的保质期也时间比较长,能在网上订单销售是我目前最大的愿望,待有一定的资金后,我还计划将烤馍扩大经营,建立烤馍加工生产线。”谈及下一步的打算时马小军信心满怀。“今年四月,中央电视台还对烤馍进行了拍摄,这对我是一个很好的宣传。”

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目前,在马小军的带动下,城区清真土豆全粉烤馍店面已增加至8家,辐射带动200户农户从事清真烤馍加工业,预计年可实现收入2000多万元。马小军说,“我也只是比其他会员早迈出了一步,全粉烤馍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共同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2017年马小军投资2000余万在香泉镇开办食品加工厂,2021年又创办民族宴餐饮,现用工人数达到二十人左右。

马小军不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勇气实现了个人的梦想,还带领着众多农户走向了共同致富的道路。初心不改,虽远不怠,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期待,马小军和他的团队能够在清真土豆全粉烤馍和食品加工领域继续创新、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供稿:镇劳务办

图文编辑:肖娟 初审:王强 审核:梁海龙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