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年中德两国对秦始皇陵进行核磁扫描,发现了三个从未披露的秘密

梅梅评历史 2024-01-25 06:45:33

在我国古代皇帝的陵墓中,有四座大墓比较特殊,一个找不到,一个不敢挖,一个挖不动,一个挖了十年。

其中,找不到的是成吉思汗的陵墓,挖不动的是武则天和唐高宗的乾陵,挖了十年的是创下“五个历史之最”的秦景公大墓。

最后这个不敢挖的大墓,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了。

两千多年来,不管是拥有一国之力的封建帝王,还是偏居一隅的地方军阀,亦或是通晓摸金之术的盗墓贼,都想进入秦始皇的地宫一探究竟。

然而,无一例外,他们全都失败了。

秦始皇陵到底有何神奇之处?

为什么从始皇帝下葬至今,无人能进入他的地宫呢?

近年来,随着地球化学、地球物理、航空摄影、遥感、核磁扫描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考古学家逐渐揭开了问题的答案。

一、秦始皇陵的面积大得超乎想象

公元前210年,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的秦始皇,突然驾崩于东巡途中,终年50岁。

靠阴谋继位的秦二世胡亥,为了彰显自己的”孝心“和“正统性”,特意征调了国内70多万民夫和囚徒,加紧为始皇帝修建皇陵。

在此之前,秦始皇陵已经修建了37年。

秦二世仍觉得不够,他还想接着再建个10年。

然而,仅仅2年后,秦国境内就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秦二世只得改变计划,匆匆将始皇帝下葬。

即便如此,秦始皇陵的规模之大、建造之豪华、陪葬品之丰富,堪称“历代帝王陵墓之最”。

秦始皇陵到底有多大呢?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考古学家曾专门对秦始皇陵做过探测,最后发现,秦始皇陵遗址分布东起戏水河,西至临潼城区,南到骊山,北达新丰塬下,总占地面积超过60平方公里,约相当于78个故宫大小。

整座陵园有内外两重城垣,呈“回”字形分布,除南边的内外城垣仍有约8—10米的城墙存留于地表外,其余在地下尚存有墙基。

陵园内城周长3870米,外城周长6321米,四周各有一门,城垣的四周还建有角楼,毫不夸张地说,秦始皇陵园就是秦都咸阳在地下的翻版。

我们熟知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其实只是整个秦始皇陵的很小一部分。

除兵马俑坑外,秦始皇陵自外至内,还有铜车马坑、马厩坑、石铠甲坑、珍禽异兽坑、青铜水禽坑、百戏俑坑,文吏俑坑,等等各种陪葬坑。

目前考古学家已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各类陪葬坑、陪葬墓共计600余处,当然,这并不是全部。

像秦始皇陵规模如此庞大的地下宫殿,是世界上任何一座陵墓也无法与之匹敌的。

二、秦始皇陵里有重达百吨的水银

1981年,中国科学院的地质学家用现代地球物理化学探矿方法,先后两次对秦始皇陵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始皇陵土壤中含有大量的汞!

2002年国家启动“秦陵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查技术”的“863计划”,首次将遥感与地球物理综合探查技术,应用到秦始皇陵探测上。

探测结果显示,秦始皇陵巨大的封土堆周围,不仅汞含量严重超标,而且分布集中、极有规律。

整体呈现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的特点,与当时秦帝国的河海分布惊人的相似!

据学者初步估算,整个秦始皇地宫中的水银储量,竟达到了惊人的100余吨!

秦始皇陵里为什么要灌注那么多的水银呢?

我们猜测主要是出于以下三点原因:

第一,为了防盗。

秦始皇陵陪葬珍宝无数,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盗墓贼的注意。

秦始皇在建造陵墓时,考虑到了这一点,为防止后人盗挖,专门做了两手准备。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句话:“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秦始皇生前曾命能工巧匠在陵墓中遍布弩机机关,一旦有人进入墓穴触动机关,弩机立即会万箭齐发,将盗墓人射死。

除此之外,秦始皇还在陵墓中灌注水银,希望水银的毒气能让盗墓贼有来无回。

专家在秦始皇陵的一些甬道内,就发现有盗墓贼的尸骨,想必这些盗墓贼就中了秦始皇的“埋伏”。

第二,为了防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两大心愿,一是大秦永固,二是长生不老。

为了实现第一个愿望,他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北修长城、南建灵渠,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了不世之功。

可惜,大秦帝国没能传承万世,仅存在了15年就土崩瓦解。

为了实现第二个愿望,他多次派徐福等儒生东渡,寻找传说中的蓬莱仙岛,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徐福一去不返,长生不老药自然也没能寻来。

无法实现长生的秦始皇,只能退而求其次,不断为死后做着准备。

他希望自己死后,仍能尸身不腐、灵魂不灭,仍能掌握无上的权力。

而水银,无疑是古人能想到的最好的“防腐剂”。

第三,为了死后能继续巡游六国。

秦始皇称帝十二载,先后六次出巡,最后还死在了途中。

可见,他十分喜欢“巡游”这项活动。

古人相信“事死如事生”,为了让自己死后仍能饱览大秦的山川河海,秦始皇便命工匠在地宫顶部绘制了天空星宿,在地宫底部仿造了山川河海。

然后,再将水银灌注其中,山河瞬间“流淌”了起来。

秦始皇的铜棺,在水银河中四处流动,就好似在巡游一般。

再加上,秦始皇陵的水银分布,正好与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这也直接证明了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秦始皇陵地宫“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绝不是空穴来风。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秦始皇陵封土下存在超高含量的水银,导致封土上植被生长缓慢,石榴树上结的石榴都存在汞超标的现象!

由此可见,虽然过去了2000多年,秦始皇陵中的水银至今仍像当初一样在地下流动着。

三、秦始皇地宫至今保存完好

秦始皇陵的地宫内,陪葬了数以万计的奇珍异宝,像大禹留下的九鼎、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秦始皇打造的十二金人等等,可能都随着秦始皇深埋在地宫之中了。

这一点,两千年来没有任何人质疑。

所以,秦始皇陵除遭遇自然灾害外,还经常受到盗墓贼的侵扰。

不过,幸运的是,历代盗墓者虽然前仆后继,却没有一个人成功进入秦始皇陵的地宫当中。

秦朝灭亡时,项羽为了泄愤,曾派数万兵卒发掘秦始皇陵,结果只烧毁了皇陵上的地面建筑和多座陪葬俑坑,压根就没找到秦始皇陵地宫的入口。

唐朝末年,起义军首领黄巢也试图挖开秦始皇陵,结果也是无功而返。

1996年,中德两国联合起来对秦始皇陵进行核磁扫描探查,有人不禁问了,秦始皇陵是我国的文化遗产,为什么要与德国联合探查?

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当时还没有“核磁扫描”这项技术,而德国已经开创性地将核磁共振应用到了考古上,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我们需要借助德国的技术,而德国也对秦始皇陵感兴趣,两拍即合之下,两国很快达成了合作。

就是在这次探测中,专家们才发现,在秦始皇陵巨大的封土堆下,存在着一座高出地面30米、宽约22米、呈台阶状的九层高楼夯土建筑,这是前所未有的考古发现。

后来,在“863计划”中,考古学者还发现在这些高楼上,还存在着用木头、瓦片搭建而成的建筑。

这座九层高楼和建筑是干什么用的呢?

按照常理,它们如果是享殿或寝殿,应该建在封土以上,而不是封土以下。

就在这时,有专家想起《汉书·贾山传》里有这样一句描写秦始皇陵的话:“中成观游,上成山林。”

这句话的意思是,秦始皇的陵墓修建的非常豪华,在他的墓室之上覆盖有山林树木,站在中间还可以登高远眺,欣赏风景。

由此可见,这座九层高楼和其上的建筑,很可能是供死后的秦始皇登高远眺、欣赏大秦帝国的风景用的。

在“863计划”中,专家还惊喜地发现,在九层高楼的内层,还有一道更加坚固的石质墓室或石质宫墙的存在。

这道宫墙和九层高楼一起,像“铜墙铁壁”一样,保护着秦始皇的墓室,考古专家段清波曾无比感慨地说:“关中地区历史上,曾遭受过8级以上的大地震,而秦始皇陵墓室却完好无损,这与宫墙的坚固程度密切相关!”

总结:

秦始皇陵,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随葬品最丰富,也是最为神秘的一座帝王陵墓。

很多人都很关心一个问题:秦始皇陵什么时候发掘?会不会发掘?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虽然对秦始皇陵也充满了好奇,但真心不希望它被打开。

首先,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无法保证出土的文物万无一失。

在这一点上,我们是有深刻的历史教训的。

比如,兵马俑刚挖掘出来的时候,都是彩色的,但短短十几秒之后,就迅速氧化褪色,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土黄色。

再比如,1957年,万历皇帝的定陵发掘时,还没等到摄影师按下快门,那些珍贵的丝织品、字画、家具等陪葬品,就腐败变质,再也不复原来的样子了。

像秦始皇陵这么大的面积,要挖开必须要取掉封土大揭顶,这样一来,地宫里的文物必然会暴露在空气中,以我们现在的技术,还没办法保证文物不遭受风、雨、日光等自然因素的破坏。

正如秦俑博物馆的副馆长田静研究员所说:

“现在急于发掘秦始皇陵, 那完全是一种短视的行为, 既没有迫切性,技术上也不能过关。两千多年来, 秦始皇陵地宫中的各种因素, 已经达到相对平衡和稳定的状态,在某种意义上说,不发掘将是更佳的保护环境。 ”

其次,发掘秦始皇陵将是一项无比巨大的工程。

光清理秦始皇陵的兵马俑陪葬坑,就花费了30多年的时间,直到今天,兵马俑坑的清理保护工作还在继续。

按照这个发掘进度,要发掘整个秦始皇陵,起码需要400-500年以上。

而且,秦始皇陵的发掘工作一旦启动,要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成本都是非常很高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赵化成教授说曾说:“一个国家的繁荣,不能靠吃祖先饭……对文物,保护是第一的, 保护好了才能研究……帝陵不发掘, 这是考古界的共识。 ”

这种观点,我深表赞同。

秦始皇陵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笔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不发掘、不破坏,还能保持它的神秘感,也能督促我们不断改进自己的技术,这样不是挺好的吗?

0 阅读: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