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继续限制这些3D打印技术出口

3D打印资源库 2025-01-09 09:31:59

1月2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调整的公开征求意见通知。本次《目录》拟新增1项技术条目、修改1项技术条目、删除3项技术条目。

修订后,《目录》包括禁止出口技术23项、限制出口技术109项,共计132项。值得注意的是,3D打印领域的相关内容仍然被列入限制出口范围。

2020年8月,商务部首次调整《目录》,在通用设备制造业类目下新增“3D打印技术”(编号:183506X),并明确将“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关键技术列入限制出口范围。

随后,在2022年底的意见征求稿中,进一步新增了“3D打印用耐高温纤维树脂材料及其同步固化工艺等”内容,并于2023年12月21日正式发布的修订《目录》中被确认列入限制出口清单。

“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关键技术

铸锻铣一体化金属3D打印技术是由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天煜制造首席科学家张海鸥先生历经十余年研发的一项创新成果,并获得了2020年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技术将低成本电弧增材成形与连续微铸等材成型技术有机结合,同时在同一工位集成了铣削减材成形工艺,从而实现了铸造、锻压与铣削的完美融合,形成“铸锻铣合一”的创新制造模式。

这一技术创造性地将金属铸造与锻压工艺合为一体,实现了3D打印锻态等轴细晶化、高均匀致密度、高强韧性、形状复杂的金属锻件。这一突破性技术为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解决了异形复杂零部件在高温、重载、无冷切条件下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制造的难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3D打印用耐高温纤维树脂材料及其同步固化工艺等

这是一种专为高性能复合材料制备而开发的先进技术,通过特殊配方的耐高温树脂与增强纤维结合,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优异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同时,利用同步固化工艺,在打印过程中实现纤维增强与树脂基体的同步成型与固化,确保了材料的高强度、高韧性和精密成型效果。这项技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对高要求零部件的高效制造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目前,公开信息尚未查询到有关耐高温纤维树脂材料及其同步固化工艺来源的相关报道。据了解,国内目前有少数从事连续纤维3D打印的厂商,主要包括阿奈索三维、协同高科和同异三维等。然而,这些厂商的技术主要采用线材形式的材料进行打印,而非使用液体树脂作为基材。

此次调整进一步明确了3D打印领域两项关键技术的限制出口地位,充分凸显了其在高端制造领域的重要战略意义。随着《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的不断完善,我国将持续加强对核心技术的保护力度,确保关键技术不外流。同时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更稳固的政策保障。

以下是《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最新调整内容完整版。

一、禁止出口部分

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删去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编号:085001J)条目。

二、限制出口部分

(一)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

1.删去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编号:085001X)条目。

2.删去建筑环境控制技术(编号:085002X)条目。

(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新增电池正极材料制备技术(编号:252604X),控制要点:

“1.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电池用磷酸铁锂制备技术

(1)化学通式 LixFeyMzPO4,其中 x,y,z≥0,M 为除Li、Fe 之外的其他一个或多个元素

(2)该材料在 300MPa 下粉体压实密度≥2.58g/cc,0.1C可逆容量≥160mAh/g,首次库伦效率≥97%

2.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电池用磷酸锰铁锂制备技术

(1)化学通式 LixFeyMnzMaPO4,其中 x,y,z,a≥0,M 为除 Li、Fe、Mn 之外的一个或多个元素

(2)该材料在 300MPa 下粉体压实密度≥2.38g/cc,0.1C首次库伦效率≥90%,0.1C 可逆容量≥155mAh/g,0.1C 平均电压≥3.85V,1C 放电容量保持率≥97%,2C 放电容量保持率≥95%

3.磷酸盐正极原材料制备技术

(1)磷酸铁、磷酸铁锰、电池用草酸亚铁、电池用磷酸二(一)氢锂、电池用磷酸锂制备工艺,其中磷酸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振实密度>2.1g/cc,磁性异物<10ppb”

(三)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1.将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编号:083201X)控制要点 2修改为:“通过离子交换法、树脂法等方法从氧化铝母液中提取金属镓的技术和工艺”。

2.在有色金属冶金技术(编号:083201X)项下新增控制要点:

“9.锂辉石提锂生产碳酸锂技术

(1)基于含锂净化液制备碳酸锂技术

(2)碳化热解提纯技术

(3)母液循环使用技术

(4)连续生产自动控制技术

(5)氢氧化锂碳化技术

10.锂辉石提锂生产氢氧化锂技术

(1)基于含锂净化液制备氢氧化锂技术

(2)冷冻析钠技术

(3)蒸发结晶技术

(4)连续生产自动控制技术

(5)粉碎干燥技术

11.金属锂(合金)及锂材制备技术

(1)多阳极电解技术

(2)金属锂蒸馏提纯技术

(3)金属锂(合金)及锂材压延加工技术

12.原卤直接提锂技术

(1)吸附剂材料合成技术(铝系、钛系、锰系)

(2)卤水吸附提锂 PID 流程、吸附和膜集成配套装置等技术

13.含锂净化液制备技术

(1)离子交换除杂技术

(2)含锂溶液除 B、Ca、K、Na、S 等技术

(3)膜分离、电渗析除杂技术”。

2 阅读: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