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常常有一些景物描写,但一般情况下,景语都是情语,所以写景与主观感情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含蓄地表达主题,又能够很好地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唐代的李白、王昌龄、王建等人,都写过很多著名的宫词,比如王昌龄《长信秋词》中,就曾将宫女的玉颜与寒鸦色进行对比,抒写了她们失宠后的极度悲愁;李白的《长门怨》里,也浓墨重彩地描绘了秋夜的明月,委婉地传达出她们思念故园和亲人的痛苦心情。
明代有一位诗人非常喜欢唐诗,更细心揣摩这些先贤的创作风格,并继承和发扬,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下面介绍明代的一首五绝,信手取材,别出机杼,却丝毫不输于崔国辅的名作。
春怨
明代:谢肇淛
长信多春草,愁中次第生。
君王行不到,渐与玉阶平。
谢肇淛是明代博物学家、诗人,万历20年进士。他曾历游各地名山大川,所到之处皆有吟咏,其诗豪迈悲壮,写实抒情更是独具风格。
这首五绝寄愁于春草,继而表现宫人失宠后孤寂凄凉的生活。全文设词新巧,承继了唐代宫词缠绵悱恻、怨而不怒的风格。
唐代王昌龄等人的宫词,一般表现宫女的失宠与寂寞,谢肇淛的这首诗反映了皇宫中妃嫔们的愁苦,青年女子被送入皇宫,深宫重门,本来就很难见到人,又被皇帝冷淡闲置,少女们纯真之梦被过早地摧折,她们的痛苦心情在季节改换时,更容易爆发出来。
当春天到来,小草沐浴着和煦的阳光,享受着甘甜的春雨,它们连绵起伏,仿佛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绒毯。春天充满活力,尤其对那些被剥夺自由的深宫女子,更具有刺激性。因此诗人选择了春天的代表物之一春草,来衬托宫人的不幸。
首两句表达了宫女们的愁苦,“长信多春草,愁中次第生。” 宫前的春草勾萌破土,然后现出嫩绿,继而又郁郁葱葱,却无一不给宫人带来愁怨。汉成帝时,班婕妤为赵飞燕所嫉,退处长信宫,后即以长信宫代指冷宫。
天涯何处无芳草,凡有芳草处就有人生存,和那些无拘无束的同龄人比起来,宫中生活是多么单调乏味。“次第生”三字,细微地刻画了宫女们的无聊,连春草的变化都未能逃过眼睛。
作者没有正面描写宫女的愁情,仍在春草上找答案。“君王行不到,渐与玉阶平”,因为君王从来不光顾这座冷官,没有人去践踏,小草渐渐长高,几乎与门前的阶梯相平了。
诗人信手取材,机杼别运,却表现出很深的内涵。正可谓看似容易,成却艰辛,简短的话语,深刻地表现了宫人的怨愁。
喜爱诗词的朋友一定会联想到唐代崔国辅《相和歌辞·婕妤怨》,“长信宫中草,年年愁处生。故侵珠履迹,不使玉阶行。” 谢诗与崔诗前一半意境相同;下半诗中,崔国辅抒写小草长大,阻挡君王到来;谢肇淛却说,君王不来,因而草长。
他们的构思各有千秋,但才子的绝句丝毫不输于崔国辅的名作,他从日常生活的具体细节出发,却深刻地反映出发生在这些宫女身上的悲剧。作者虽然不提一字悲悯,但同情之心都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