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机场空无一人,800亿投资打水漂?如今成北漂免费过夜区

科普启示录 2024-12-11 11:57:35

作为一座斥资800亿人民币打造的超大型机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自2019年正式通航以来,便承担了缓解首都国际机场交通压力的艰巨重任。但就大兴机场目前的实际运营表现来看,其客流量明显要低于预期。

11月22日,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大兴机场的实地探查视频。整座机场人影稀疏、空空荡荡,就连免税店内也是十分冷清。坐上航班,博主发现整座飞机乘客数量竟然只有十来个人。这与前些日子各地宣传的旅游业火爆现象显得十分违和,为何大兴机场繁荣不再?导致航空业凋敝的原因又是什么?

为何要建大兴机场?

2018年,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超过1亿人次,处于超饱和运行状态。

这也导致机场航班延误数次频发,周边地面交通压力巨大,面临国际航班需求日益增长的现状,国家清楚意识到必须在北京新建一座大兴机场,来分担首都机场的客流量,同时进一步拓展完善其全球航空网络布局,于是大兴国际机场工程便上马立项了。

其实早在1993年,北京市政府就开始酝酿新机场的规划工程了。当时北京初步划定了张家湾与庞各庄两个中型机场选址。2002年,首都机场为了迎接亚运会和奥运会,先后扩建了2、3号航站楼。在此期间,北京市规划委对新机场选址再度进行深化调研,选定了四大备选场址。

选址工作历经数年优化,一直持续到2009年,在对比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境内十多个地区后,终于确定北京大兴南各庄作为第一场址。原因很简单:距离主客源地更近、空域环境更好、配套条件更完善,区位优势上更便于连接京津冀,简直是修建大型机场的不二选择。

选址确定后,便开始了航站楼方案竞标。2010年北京市开始了航站楼设计方案征集,主要建设4条跑道、70万平方千米的航站楼以及各类服务设施。法国建筑设计公司ADPI、英国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扎哈建筑事务所均给出了许多震撼难忘的设计作品。

新机场的设计目标要求必须满足2025年7200万人次、200万吨货邮吞吐量以及62万架次的飞机起降量任务。福特斯事务所的单元式航站楼,北建院和民航院联合制定的东西二元式布局,建筑高技派罗杰斯的建筑事务所设计的五角星方案都能满足这些需求。

经过激烈角逐,国家最终敲定了ADPI的设计方案,原因也很简单,该方案的功能性在一众作品中脱颖而出。

中标方案为单体航站楼,以单元为中心延伸出五条指廊,航站楼前区域新增了一条陆侧指廊,整体呈现出六条指廊的均衡布局。指廊之间的夹角都是60度,且三条轴线分别指向北京、天津雄安,完美结合了功能性、艺术性与现实需求。

2015年9月,北京大兴机场正式开工建设,历经四年大干快干,2019年8月机场便完成了验收终审。整个过程总用时仅有4年半,期间北京城建集团仅仅用时10个月就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高峰期工程量相当于每天建成一座18层高楼。

大兴机场的建设成本自然也是不菲,单实拍设计费就整整高达16亿,总耗资更是超过了800亿人民币。

800亿人民币建成的大兴机场,也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比如全球最大的140万平方米单体建筑面积,规模相当于63个天安门广场。全球最大单体减隔震建筑、首个双进双出航站楼、首个高铁下穿航站楼等等。截止2019年底,大兴机场开通短短3个月,游客吞吐量便超过了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了7375吨。

可惜好景不长,亦或者说大兴机场进入了阶段性冷清期,眼下的大兴机场再无往日旅客满座,欣荣繁盛的景象,甚至被外媒评为了“北漂眼中的0元洗浴中心”。

在京打工的北漂们,每天琢磨的事只有一样,那就是如何找到便宜便捷的立足之所,像麦当劳24H营业餐厅早已落伍,如今过夜设施齐全的大兴机场成了北漂的理想栖息地。

大兴机场有免费的躺椅,按摩椅,甚至还有免费洗澡吹头发的盥洗室。无聊时能去首都图书馆分馆、数字博物馆打发时间,候机区到了晚上会贴心的调暗灯光,引诱人们快速入睡。如果你感到深夜寒冷,只需一个电话就能让机场客服安排专人提供免费毛毯。

今年11月14日,大兴机场又启动了冬季供暖,对机场开启全天候环境监测,将温度信息对外向旅客展示。同时还会根据不同区域的室内温度和人流密度来定址光热供给,供暖系统将一直维持到明年3月,为机场人员提供最舒适的服务。这无疑会让更多北漂,将大兴机场视作第一过夜场所。

机场冷清的原因

从分担市区客流压力的北京第二机场,到如今成为了广大北漂的乌托邦,我们不禁思索导致大兴机场客流量锐减,或者出现短期萧条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首先是国内因素,中国航空业普遍流传一个说法——国内至少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这个说法虽然没有权威官方数据证实,但却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

2016~2020年,国内民航出行旅客人数始终在1.1亿~1.5亿之间徘徊,如果排除单位旅客多次乘机的情况,这五年内大约有3.4亿名旅客乘坐了飞机,以此推测10亿中国人没坐过飞机的说法应该是靠得住的。

而按照空客集团中国首席执行官徐岗的推算,中国人均飞机出行次数为每年0.5次,美国则是人均2.5次。预计到2041年,中国每年人均飞行次数将达到1.5次,这两项数据代表中国航空市场的未来依然蕴藏着巨大潜力。但同时也说明,航空眼下并非是广大百姓的第一出行选择。

飞机安检通道程序复杂,并且一般机场都修建在城郊区,相隔市中心仍需要数十分钟的路程。机票价格相较于火车又比较昂贵,某些特价机票的航班时间安排又十分不合理,黄金时段的机票价与高铁不相上下,但飞机又没有高铁的便利性,这些都成为了广大百姓不去选择飞机的制约因素。

其次是国外因素,步入2024年以来,有多家国外航司宣布暂停了中国的部分航线。以北京——美国的航线为例,截止今年8月,全国只有海南航空、中国国航以及美联航三家航司在两地之间运营6条航线。

西方航空公司暂停对华服务的理由天花乱坠,比如中国航空市场疲软、政治局势加剧紧张、成本不断上升以及俄罗斯关闭领空等等。多家外国航司表示,如今想要经营中国航线,需要绕路飞行更远的距离,为乘客提供更低廉的票价,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运营现状。

外航司的退场让国外留子们想要回国变得越发艰难,比如丹麦留学生张琳,11月购买了从哥本哈根飞往上海的机票,结果临行前突然被航司告知取消,理由是俄罗斯领空关闭迫使他们改变了航线。

中国的国际航班越来越少,旅客数量自然也会直线下降,但从长远趋势来看,中国航空市场依然具备着充沛潜力。

1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