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王朝-平王

君达看文物 2024-11-08 04:48:02

周平王姬宜臼(?―公元前720年),姬姓,名宜臼(一作宜咎),是东周王朝的第一任君主。以下是其生平的主要信息:

1. 早年经历:

• 周平王是周幽王姬宫湦之子,其母为王后申后,姜姓,是申国国君申侯之女。周幽王在位时,将姬宜臼立为太子,后来周幽王宠幸妃子褒姒,在公元前775年,周幽王废嫡立庶,废黜了申后的王后之位和姬宜臼的太子之位,改立褒姒为王后,褒姒所生之子姬伯服为太子。姬宜臼便与母亲申后暗中逃到申国,投奔申侯。

2. 拥立继位:

• 公元前772年,申侯因周幽王废黜女儿申后、外孙姬宜臼之事而恼怒,于是联合鄫国(河南方城)、西夷犬戎大举进攻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不久,犬戎攻陷镐京,在骊山之下杀死周幽王,掳走褒姒,取走周朝的全部财物离去。之后,申、鲁、许等诸侯国拥立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

3. 东周之始:

• 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为躲避犬戎的侵袭,在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将都城东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史称东周。这一年也是春秋时期的开端。东迁之后,周平王任命郑武公担任司徒,让他与晋文侯一同辅佐周王室,勉强支撑残局。

4. 两王并立与统一:

• 在周平王继位的同时,诸侯虢石父拥立周幽王的弟弟余臣为天子,史称周携王,周王朝出现两王并列的局面。周携王二十一年(公元前750年),支持周平王的晋文侯攻杀周携王,结束了周王朝长达20年的两王并立局面,稳定了东周初年的局势。

5. 为政举措与势力变化:

• 周平王在位时期,相继委任郑武公、郑庄公父子担任周王室的卿士。后来由于郑国实力雄厚,周平王对郑庄公怀有戒心,想撤掉他卿士的职务,并暗中将朝政分托给虢公。郑庄公得知后对周平王施加压力,周平王只好提出让王子狐(姬狐)到郑国作人质,郑庄公的儿子公子忽也来洛邑作人质,史称周郑交质。这一事件显示出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势力衰微,周王名为天子,实际上要看大诸侯的脸色行事。

• 由于大片故土丧失,周王朝仅仅拥有今河南西北部的一隅之地,地窄人寡,与大诸侯国相比,只相当于一个中等诸侯国,周王朝大大衰落。而郑、晋、齐、鲁、燕、宋、楚等大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相互之间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诸侯争霸的纷乱局面。

6. 去世与继位:

• 周平王五十一年(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谥号平王。周平王的太子姬泄父很早去世,故由周平王之孙、姬泄父之子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

周平王迁都洛邑对东周历史产生了多方面的深远影响:

1. 政治方面:

• 王室权威衰落:西周时期周天子拥有绝对权威,是天下共主,诸侯大多听从周天子命令。但东迁之后,周天子实力和威望大幅下降。一方面,东迁过程中周朝失去了关中地区的大量土地和人口,经济基础被削弱,导致实力大减;另一方面,诸侯势力在东迁过程中开始坐大,如郑国等,他们对周天子的尊崇逐渐减少,周天子对诸侯的控制能力也大不如前。

• 诸侯势力崛起与争霸局面开启:东迁后,王室衰微,诸侯势力趁机崛起。诸侯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听从周天子的命令,而是积极扩张自己的领土和势力范围,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局面逐渐形成,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周朝原有的政治秩序被彻底打破。

• 政治中心转移与地缘政治变化:周朝的政治中心从镐京转移到洛邑,地缘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洛邑地处中原地区,交通便利,是经济和文化较为发达的区域,但同时也更容易受到诸侯的包围和影响。与原来在关中地区相对封闭、易守难攻的地缘环境不同,在洛邑,周天子更容易受到诸侯的干预,其政治独立性受到限制。

2. 经济方面:

• 原有经济基础的破坏与重建:周平王东迁导致西周时期在关中地区的经济基础被破坏,大量农田荒芜,手工业作坊被毁。东迁后,周朝需要在洛邑周围重新建立经济体系,水利设施需要重新修缮,土地分配制度也需要调整,这些都给周朝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挑战。

• 经济重心的东移与区域经济差异:东迁后,经济重心逐渐向东转移,中原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加速。东部地区的诸侯因为经济实力的增强,在政治和军事上也更有话语权,进一步加剧了诸侯之间的不平衡发展,也使得周朝对全国经济的掌控能力减弱。

• 商业和交通的发展机遇:洛邑处于交通要道,是东西南北贸易的重要枢纽。随着诸侯之间交流的增多和经济的发展,商业活动日益频繁,一些商业城市开始兴起,交通路线也得到了拓展和改善,促进了物资和文化的交流,但这也使得诸侯之间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对周天子的经济依赖逐渐减少。

3. 军事方面:

• 军事防御重点的转移:西周时期,周朝的主要军事防御重点是北方的戎狄和西方的一些少数民族部落,在镐京周围设有一系列军事据点进行防御。东迁后,军事防御重点发生了变化,一方面需要防范北方戎狄的进一步南下,另一方面,由于诸侯势力的崛起,还需要应对来自诸侯的潜在军事威胁,洛邑周围的军事防御设施需要重新构建,周朝军队的部署也需要进行调整。

• 军队实力的变化与军事依赖关系的转变:东迁过程中,周朝军队遭受了一定的损失,而且由于经济实力的下降,周朝难以维持像西周时期那样庞大的军队,在军事上开始逐渐依赖一些强大的诸侯提供军事支持,这使得诸侯在军事上的话语权增加,改变了周朝原有的军事格局。

• 军事技术和战术的交流与发展:东迁后,随着诸侯之间战争的频繁和交流的增多,军事技术和战术得到了交流与发展,一些诸侯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对兵器的制造、战车的运用和战术的创新等方面取得了进步,促使周朝军队也不得不进行军事技术和战术的改进。

4. 文化方面:

• 文化中心的迁移与文化交流融合:文化中心从关中地区迁移到中原地区,洛邑成为新的文化中心,吸引了各地的文人学士和能工巧匠,与各地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原地区的华夏文化与南方的楚文化、东方的齐文化等相互碰撞、融合,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和创新。

• 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变革:周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延续,礼仪制度仍然是社会秩序的重要规范,但诸侯在礼仪的执行上可能已经有所变通。同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文化也在逐渐变革,思想领域一些新的观念开始萌芽,对旧有的宗法观念和等级制度产生了冲击。

• 文化传播方式的变化与文化影响力的改变:东迁后,诸侯们在自己的领地内也开始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办学、编纂史书等方式传播文化,周天子在文化传播中的主导地位逐渐被削弱,诸侯的文化影响力逐渐增强,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周平王迁都洛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 犬戎威胁:西周后期,周幽王昏庸,因宠爱褒姒而废嫡立庶,引发申侯不满。申侯联合犬戎等势力进攻镐京,犬戎攻入镐京后大肆劫掠并杀死周幽王。镐京经此一劫,遭到严重破坏,且犬戎势力仍在附近盘踞,对周王室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周平王为躲避犬戎侵袭,不得不考虑迁都。

2. 旧都残破:犬戎之乱致使镐京满目疮痍,宫殿、城墙等基础设施多有损毁,城市经济也遭受重创,大量人口逃亡或丧生,已难以维持作为都城的正常运转,无法再为周王室提供良好的居住和统治环境。

3. 诸侯支持:一些诸侯,如申侯、鲁侯、许侯等,在周平王继位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拥立周平王,并支持其将都城迁往洛邑。诸侯们的支持为迁都提供了一定的政治保障和实际助力,使其具备了实施迁都的外部条件。

4. 洛邑优势:洛邑本就是西周时期重要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地理位置优越,处于中原地区的中心位置,交通便利,便于与各地诸侯联系,对统治全国在地理上更为有利,且其城市基础相对较好,有一定的经济、文化底蕴,具备作为新都城的条件。

5. 恢复统治:周平王希望通过迁都至相对安全、条件较好的洛邑,重新建立周王室的统治秩序,在新的环境下重振王室权威,摆脱在镐京时因战乱、政治混乱等造成的困境,以更好地对诸侯进行管控并维持周朝的统治。

从文化角度来看,周平王迁都洛邑产生了以下几方面影响:

文化中心迁移与文化融合

• 文化中心转移:西周时文化中心在镐京所在的关中地区,周平王迁都洛邑后,文化中心随之东移至中原地区。洛邑成为新的文化汇聚地,吸引了众多文人学士、能工巧匠等各类人才,使得中原地区文化发展更为繁荣。

• 文化融合加速:洛邑地处中原要地,交通便利,各地文化在此交流碰撞更为频繁。中原地区的华夏文化与来自周边不同区域如东方的齐文化、南方的楚文化等相互交融。比如在艺术风格上,可能会出现兼具不同地域特色的新风格;在思想观念方面,不同地域的思维方式相互影响,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为华夏文化内涵的丰富拓展奠定了基础。

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变革

• 文化传统延续:周平王迁都后,周文化的一些核心传统依然得以传承,像以“礼”为核心的宗法制度、等级制度等在一定程度上继续规范着社会秩序。例如在祭祀、朝觐等重大活动中,依旧遵循着相关的礼仪规范,使得周文化的正统性得以维持。

• 文化变革萌芽:但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迁都后的文化也逐渐出现变革迹象。新的社会现实促使人们思考传统制度和观念的合理性,思想领域开始有新的观念萌发。比如在对“礼”的理解和执行上,部分诸侯可能不再像在西周时期那般严格遵循,开始根据自身情况有所变通,对旧有的宗法观念和等级制度产生了一定冲击。

文化传播方式与影响力变化

• 传播方式多样:在镐京时,文化传播主要依赖于周王室的推动,如通过官方办学、组织礼仪活动等方式。迁都洛邑后,诸侯势力崛起,他们在各自领地内也开始重视文化建设,通过在本地办学培养人才、编纂地方史书等多种方式传播文化,使得文化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

• 王室文化影响力削弱:周平王迁都后,周王室势力衰微,其在文化传播中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诸侯们通过自身的文化建设活动,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影响力,文化传播呈现出从以王室为主导逐渐向多元主体发展的趋势,文化发展的格局也变得更加分散化、多元化。

从宗教角度看,周平王迁都洛邑带来了以下变化:

1. 宗教信仰的权威性受到挑战:

• 祭祀制度的僭越:在西周,祭祀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天子、诸侯、大夫、士等不同阶层能祭祀的对象和规模都有明确规定。例如,只有天子可以祭祀天地、四方等,诸侯若擅自进行此类祭祀则是严重的僭越行为。然而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天子势力衰微,对诸侯的控制力大大减弱。一些诸侯开始在祭祀礼制上突破规定,不再严格遵循旧制。比如鲁国的鲁惠公曾向周平王请示祭天,被拒绝后仍自行祭天;秦国等诸侯也出现了类似的行为。这表明周天子在宗教祭祀方面的权威性受到了诸侯的挑战,宗教等级制度逐渐被破坏。

2. 宗教祭祀的重心有所转移:

• 对祖先崇拜的强化:西周的宗庙制度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能建宗庙的主要是士以上的阶层,且不同等级的宗庙数量和规模都有规定。迁都洛邑后,周王室地位下降,但为了维护自身的正统性和凝聚力,更加注重对祖先的祭祀和宗庙的建设。一方面,通过强调祖先崇拜来加强周王室内部的宗族联系和认同感;另一方面,也是向诸侯展示自己作为王室的传承和尊严,试图在宗教信仰层面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所以,祖先崇拜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 地方宗教信仰的兴起:洛邑地处中原地区,周边有着众多的诸侯国和不同的民族部落。随着周王室影响力的减弱,地方诸侯的势力逐渐崛起,各地的地方宗教信仰也开始发展。一些地方的神灵崇拜、自然崇拜等信仰形式在当地逐渐兴起,并与周王室的宗教信仰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例如,一些诸侯国开始推崇自己境内的山川神灵等,将其作为地方的保护神进行祭祀,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宗教信仰的内容和形式。

3. 宗教思想的变化与发展:

• 对“天”的信仰的动摇:在西周时期,“天”被视为最高的主宰,周人认为王权是受命于天,“以德配天”是周王朝的重要宗教思想。然而,周平王迁都洛邑后,周王室的衰落使得人们对“天”的信仰产生了动摇。诸侯之间的纷争、社会的动荡等现实情况让人们开始怀疑“天”是否仍然眷顾周王室,是否还能保佑天下的安宁。这种对“天”的信仰的动摇,为后来诸子百家对宗教思想的批判和新的宗教观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 宗教与政治的联系更加紧密:迁都洛邑后,周王室需要依靠诸侯的力量来维持自己的统治,宗教也成为了周王室与诸侯之间政治博弈的一种工具。周王室试图通过强调自己在宗教祭祀上的正统地位来获取诸侯的支持和认可,而一些诸侯则利用宗教信仰来增强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为自己的称霸行为寻找合法性依据。例如,齐桓公称霸时曾想进行泰山封禅,这在当时是天子的特权,他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想借助宗教仪式来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

以下是一些与周平王迁都洛邑相关的民间故事,但需要注意的是,民间故事具有一定的演绎和传说性质:

1. 洛邑的祥瑞之兆:传说周平王决定迁都洛邑之前,曾有谋士向他进言,说洛邑乃风水宝地,有诸多祥瑞之兆。比如洛水之中曾出现过神奇的灵龟,龟背上的纹路似乎蕴含着天地至理和洛邑的兴盛之象。周平王听闻后,更加坚定了迁都的决心,认为洛邑会为周朝带来新的生机和繁荣,于是率领王室和百姓迁至洛邑。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人对于风水和祥瑞的重视,也为周平王迁都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2. 周公的托梦指引:在一些民间传说中,周平王对于是否迁都洛邑一直犹豫不决。有一晚,他梦到了周公旦。周公在梦中向他详细阐述了洛邑的优势,说洛邑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土地肥沃,是天下的中心,适合作为周朝的新都城。并且周公还告诫周平王,只有迁都洛邑,周朝才能延续下去,重新恢复往日的辉煌。周平王醒来后,对这个梦深信不疑,于是决定迁都。这个故事体现了周公在周朝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人们对祖先智慧的尊崇和依赖。

3. 郑武公的护驾之功:郑武公在周平王东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护驾作用。民间故事中,郑武公不仅英勇善战,多次击败沿途的匪盗和敌对势力,确保了周平王一行的安全,还为周平王出谋划策,帮助他解决了许多迁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据说,在经过一处山谷时,突然遭遇暴雨引发的山体滑坡,道路被阻断。正当众人惊慌失措时,郑武公挺身而出,指挥士兵们清理道路,并且亲自冒险勘察地形,寻找新的路径,最终带领大家顺利通过。由于郑武公的出色表现,周平王对他十分感激,后来给予了他丰厚的赏赐和重要的官职。

4. 崤山的传说:周平王东迁后,立足中原,常常登上洛阳城北的邙山。邙山是秦岭的余脉,也是崤山的支脉,周平王为其取别名叫做平逢山、太平山、郏山。传说周平王站在邙山上,远眺四方,心中感慨万千。他觉得这座山的名字太过平淡,没有峻拔之意,仿佛预示着周王朝从此一蹶不振,再也不能崛起。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在洛邑重新振兴周朝,但这个愿望最终未能实现。

以下是一些记载周平王迁都洛邑的古籍:

1. 《史记》:西汉司马迁所著,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和权威性。《史记·周本纪》中详细记载了周平王时期的历史事件,包括周平王在秦襄公、卫武侯等诸侯武装护送下,自镐京迁都至洛邑。这是研究周平王迁都的重要文献资料。例如:“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这段记载明确指出了周平王东迁洛邑的原因是躲避戎寇,以及东迁后周王室的衰落和诸侯势力的崛起。

2. 《左传》:全称《左氏春秋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对于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有着详细的记载。其中也涉及到周平王迁都洛邑的相关内容,为后人了解这一历史事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虽然《左传》没有专门对周平王迁都进行集中论述,但在对春秋时期各国历史的记载中,多次提及周平王东迁后的政治格局变化以及洛邑作为周王室都城的地位。

3. 《尚书·洛诰》:《尚书》是中国上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保存了商周时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洛诰》篇记载了周公往营成周(即洛邑)的过程以及相关的占卜、祭祀等活动,这与周平王迁都洛邑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周公营建洛邑为后来周平王迁都奠定了基础,从侧面反映了洛邑在周朝政治格局中的重要地位。

4. 《逸周书·作雒解》:《逸周书》也是一部记载周朝历史的古籍,其中《作雒解》篇详细描述了周公营建洛邑的规划、建设过程以及洛邑的城市布局等情况。这对于理解周平王迁都洛邑的背景和洛邑的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书中提到“周公敬念于后日:‘予畏周室不延,俾中天下,及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土中,立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郭方十里,南系于雒,以为天下之大凑……’”,强调了洛邑作为天下中心的地位。

5. 《周礼》:是一部详细记载周朝官制和政治制度的古籍,其中对于洛邑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一定的阐述。例如提到洛邑此地“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洛邑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认识,以及将其作为都城的合理性。

0 阅读: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