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分红与借款税务秘籍全解析

文盈咨询 2024-10-23 16:38:14

先列明本文摘要,节省您的阅读时间。

如您对此文感兴趣,可继续阅读全文。

如有任何疑问,可联系我们。

高效省时版摘要:

文章深入探讨了股东分红和借款的税务处理。文章首先列举了四种股东分红免税的情形,包括上市公司股票分红、挂牌公司股票分红、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分红,以及基金分配中的分红。接着,文章讨论了股东如何“安全地”从公司取钱,包括通过税前费用支取和税后利润分配。后面,文章分析了股东借款的税务处理,包括借款的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风险,并提供了相关建议。文章强调了掌握这些税务知识对于股东财富管理的重要性。

以下是全文:

    首先,来看看股东分红在以下四种情况下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其一,个人取得符合免征条件的上市公司股票分红。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若持股期限超过一年,其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其二,个人取得符合免征条件的挂牌公司股票分红。《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关于继续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规定,挂牌公司(新三板)的股东,持股期限超过一年,可免征分红的个人所得税。

其三,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分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明确,外籍个人从外商投资企业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其四,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取得的分红。《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规定,对投资者(包括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从基金分配中取得的收入,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接着谈谈股东如何 “安全地” 从公司拿钱。一方面是通过公司税前费用支取。

对于公司来说,部分费用可以税前列支,但需满足与公司生产经营相关且合法合理的条件。

比如股东的工资,股东可以作为公司职员领取工资,通过工资和年终奖的发放,能将股东的个人所得税降至 10% 左右,借助个人的免征额和专项附加扣除,可相应抵免一部分个税。

领取备用金也是一种方式,如果公司制度允许股东有备用金,那么金额要符合公司规定,后期冲抵的发票必须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不能用家人不相关的开销来冲抵。

直接报销也可行,股东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在实际消费后可根据公司制度报销,但不符合规定的个人开支不能报销。还有资产使用费,若股东有借款给企业,应按照规定签订合同,由公司向股东支付利息;或者公司使用股东的其他资产,采用租赁方式,也应向股东支付租金,这种情况下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 20%。

另一方面是税后利润分配。如果股东直接持股,直接分红给个人税率为 20%,若只是想取出生活费,用工资薪金的方式更好。

有限合伙企业持股可作为持股平台,若设立在税收优惠地区,能将综合税率降得比较低。有限公司持股的话,如果股东取出钱来是为了投资,用公司的形式可免于重复征税。

来分析一下股东从公司借款的税务处理及相关建议。

问题一:自然人股东从企业借款,不一定视同分红缴纳 20% 的个人所得税。若是股东从企业借款用于经营或者在年底之前归还了,就不需要视同分红缴纳个人所得税。

问题二:自然人股东从企业借款,这里所说的纳税年度终了指的是年底 12 月 31 日。

问题三:股东个人在 2022 年 2 月从企业借款 200 万元自用买房,次年 2023 年 3 月还款了,在 2022 年仍存在 20% 股息红利个税的风险。个人所得税为 200 万元乘以 20% 等于 40 万元。

问题四:自然人股东从企业借款存在增值税风险。该笔借款会被视同提供贷款服务,即使没有利息收入也要视同销售,按同期同类银行贷款利率确认利息收入,然后按照增值税适用税率征收借款期间的增值税。

问题五:自然人股东从企业借款有视同分红缴纳 20% 个人所得税风险时,企业是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若企业作为扣缴义务人未履行扣缴义务,将面临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问题六:对于股东和企业职工从企业借款的情况不同。股东用于个人用的借款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按照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其他人员取得的上述所得,按照 “工资、薪金所得” 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

问题七:对于自然人股东从企业借款,有以下建议。

首先,股东尽量不要从公司借款自用并长期不还。

其次,借款必须用于公司经营需要,并需要保留与经营有关的证据。

再者,借款尽量不要超过一年。另外,公司账面上尽量不要长期挂账股东个人的其他应收款,股东借款的涉税风险很大。

还有,股东若是有从公司的借款挂账,用途必须是用于公司经营,而且有证据来证明与经营相关,避免涉税风险,比如在借款条或者借款协议上能够体现出借款的用途。

最后,其他应收款科目隐藏了过多的涉税风险,因为从科目含义上看是企业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的款项,并不必然与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因此不要乱用其他应收款。

股东分红与借款的税务问题,关系着每一位股东的切身利益。

掌握这些税务秘籍,让您在财富管理的道路上更加得心应手。如果您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点赞、分享,让更多的人受益!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实用的财务知识和税务攻略,一起开启财富增长的精彩之旅!

本文涉及的数据和政策法规具有时效性,存在更新的可能,

文章中的观点和分析仅代表作者本人或特邀专家的看法,

并不代表本账号或平台的立场。

各位读者在做出决策前,

建议联系我们详细咨询当下资讯和适合您的方案。

本文中引用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我们本着分享交流的原则进行引用,并未从中获利。

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任何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

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核实并删除。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0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