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考研数学满分,他们是怎样做到的?

信方校园 2024-12-08 01:27:48

“我完全是裸考啊”

“考研前一天我还在玩阴阳师”

听到这些给大众考生制造焦虑的回答时

小招差点要掀桌而起终止采访了

而通过挖掘满分神话背后的真实故事

小招才慢慢清晰地意识到

「原来,一切的成功都有迹可循」

“大三上开始备考”VS“3个月极限速成”

“历经波澜”VS“一路顺风”

这是两位满分选手截然不同的满分路径

“我的MBTI是i...后面忘了”

“数学是一门很浪漫的学科”

这是Ta们近乎完全相同的回答

2024年的考研已经临近

你们还在为数学焦虑、迷茫吗?

不如来听听这两位“天才少年”的故事

或许他们独特的心态和学习思路

能为你指点迷津

大佬档案

01

丁 逸

• 考研报考学院: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

• 考研报考专业:控制工程

• MBTI:I ???

• 备考风格:稳中求进派

“告诉自己尽量保持平常心”

02

罗敬鸿

• 考研报考学院: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

• 考研报考专业:控制科学与工程

• MBTI:I ???

• 备考风格:极限裸考派

“因为热爱,所以擅长”

Q&A

01

可以分享一下你的考研成绩吗?

丁逸:我初试总分是433分,政治是70分,英语是78分,数学是150分,专业课是135分,初试排名第二,综合复试排名第一。

罗敬鸿:我初试总分是429分,政治是65分,英语是80分,数学是150分,专业课是134分,初试排名第一,综合复试排名第二。

02

你本身的数学基础如何?

丁逸:我的数学基础算中等偏上。我是江苏高考生,数学考了139+30分。本科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校区)就读,当时的高数(上)(下)都是93分,线性代数考了99分,概率论也是90多分。

罗敬鸿:我在高中时主要在搞数学竞赛,获得了江西省一等奖。因为没进入决赛,就选择回来高考,三个月左右速成考了143分。我本科在武汉大学,高等数学(上)(下)都是98分,概率论是99分。我从初中开始学数学就不喜欢总结,有一套自己做题的体系,看到一道题目,我基本上都能直接动笔做。

03

你是怎样进行考研数学的学习的?

丁逸:考研数学比较重视基础和计算能力,我也重点把握这方面的训练。初学阶段,主要是梳理一些概念性问题和基础题,我会配合辅助习题理解概念,这样可以学得更深刻,运用起来也比较熟练,对于一些比较好推的、出现频次较高的公式,我会自己推一遍,把推导过程记下来。因为一些公式的推导逻辑就是部分题目的解题思路,甚至能被出成一道题目。前期扎扎实实的积累会让后面学的轻松很多。在积累一定基础题量后,就进入到强化阶段,总结一些做题的方法。最后是冲刺阶段,利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更有难度的问题。

在笔记方面,我不建议做关于知识点的笔记,市面上主流的老师提供的知识点已经足够全面,在讲义旁边标注上自己的理解就可以。知识点讲义可以看成我们的工具书,当我们遗漏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去翻看,然后加上自己的辅助标记,就可以不断加深印象。我自己的笔记主要记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一题多解”型题目的各类破题方法,二是一个知识点对应到不同的题型。做笔记的时候,我会在后面留空,以备后面发现更多补充的解法和题型。

和知识点笔记一样,对错题的记录和巩固我也是通过直接标记的方式。我在做题目的时候,会把疑惑直接标注上去。我的错题一般是跳步、记错公式的问题。纠正错题的时候我会把一些关键性的东西写在题目旁边,在试卷上着重把它标注出来,在模拟考和正式考试前翻翻看看。对我来说不需要花里胡哨的错题集,因为归根到底,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丁逸在去自习路上记录下的威海雪景

罗敬鸿:其实我考研阶段没怎么刻意学习数学。我个人觉得考研数学有点像“八股文”,每一种题型有固定的解法。因为本科的时候学习数学课比较认真。我把教材上面的每一道例题、习题都做过,打了比较扎实的基础,所以考研备考阶段就比较轻松,基本上没怎么复习。

我从小就对数学有很强的兴趣和热爱。我觉得推导公式很有趣,高等数学里的每一个公式我都自己推导过。看到一道题目的时候,我会自发去想这道题还能怎么出,会去判断题目背后蕴含着什么更高观点的东西,是不是在更高维的数学世界里得出的一个小推论。在做完一道题后,我还会想它还有哪些其他的解法。平日里,我也喜欢看一些数学内容的推文。其实这些积累都变成了我血脉中的数学DNA,让我在考研数学中如鱼得水。

04

备考考研数学的资料有哪些呢?

丁逸:我在基础阶段做了《数学基础过关660题》,强化阶段用到了《高数辅导讲义》,做了《880题》,是在暑假阶段用一个月集中做完的,后面看了武忠祥的十七堂课,冲刺阶段还做了一本姜晓千的《真题同源压轴150》。其实我还买了《考研数学接力题典1800》,但个人觉得有些冗长,就没做完。

05

你认为考研数学对你来说困难吗?

备考数学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

丁逸:考研出题比较直接,不会像高考那么绕,真正难的题目是非常少的。主要考验你能不能熟练掌握和应用各个知识点。所谓的难题是那种条件隐藏得比较深、让你想不到要调用哪些知识点的题目,但是看过答案都会恍然大悟。大家可以在学会如何拆解题干、联系到已学知识点后,把完整的思路记录下来,反复训练。

最后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在刚开始,我也会出现知识点遗漏、计算错误等基础性问题,甚至看到有些题目就两眼一黑不知道怎么解,但是通过知识点的积累、有意识地规避之前犯过的错误,整体表现也会好起来。

当然我也有心态很差的时候。临近考研前大概11月的时候,有一次模拟卷做得特别不好,出现了很多计算错误,当时挺受打击的。后面我也慢慢想开了,现在错了,以后就引以为戒。可能每个人都会遇到成绩的波动,不需要过分归咎自己,只有犯错了才知道漏洞在哪里,及时解决问题就是为在正式考试中规避错误打下基础。

晚上经常会有学不下去的烦躁情绪,这个时候我会看室友打游戏。最逆反的时候,我会把王者下回来,打上一下午,玩好了继续学习。考研前一晚,我也会放松一下自己,浅浅玩一下游戏,然后睡觉。

06

备考时不同学科的时间分配是怎样的呢?

丁逸:我是大三上3月份左右开始备考的。当时还有一些专业课,但是课程和考研内容有一定关联,比如《计算机控制》等,所以我们也比较重视。这个阶段我只学数学,一天大概学3个小时。到了暑假,我就开启了全身心备考模式。一天能学到十个小时,有效时间在八个小时,其中数学占大头,专业课其次。英语、政治基本上是利用零碎化的时间学习,投入的时间大概是5:3:1:1。到最后12月份阶段,才开始把政治提上来,因为我不太擅长背诵理论性内容,会学的比较痛苦。

罗敬鸿:我是从10月中旬开始学习,花了一天的时间,列了一下考研数学基础知识点的提纲,总结十几张A4纸,后面基本上就没碰。我整个备考阶段,主要是在学习政治。不过政治考了65分,是录取名额里面最低的,但是另外三门都是最高的。

罗敬鸿在备考

07

考研前数学模拟考的情况?

丁逸:我当时做了20多套模拟卷,几乎覆盖了所有主流考研数学模拟卷。《李艳芳三套卷》是有一定难度的,我考的平均分是120多分。《合工大共创超越卷》也是120多分。《李林六套卷》《李林四套卷》比较贴近真题,《李林六套卷》是我唯一一个拿到过满分的模拟卷,里面有两套是满分,总体均分是在145左右,《李林四套卷》模拟的均分要稍微低一点,因为当年确实出了很多奇奇怪怪的题目。《余丙森五套卷》的话是130多分。《张宇四套卷》我是在12月份做的,均分也是在140左右。我留了最后三年的真题在最后阶段去模拟,有一张是做到了满分,但是正式考研前也是不敢想最后会拿到满分的,毕竟模拟还是跟真正考场有区别的。

罗敬鸿:在12月份快考试的时候,我做了《李艳芳三套卷》,这套题目比较难,每道题量都很大,在严格限制时间的情况下,我只做了120来分,但是题目质量很高,能学到很多东西。考前的时候做了23年的真题,只错了一道选择题。

08

考试过程中你是怎么进行时间管理的?

有什么考试中的技巧吗?

丁逸:我建议填空、选择题在一个小时20分钟之内做完。选择题遇到有困难的,可以先看看选项,能不能按照排除法等辅助。填空题遇到不会的直接跳过,回头检查的时候再去想。因为对于一开始不会的题目,通过做完其他题目,你可能调整了自己的状态,会有解题思路冒出来。

我在做试题的时候,会对知识点模糊的、计算量较大的题目做一些标注,重点先去检查这些题目,结束之后再去看看其他题目有没有小错误。我正式考试大概用了两个半小时做完题目,留半个小时检查。

罗敬鸿:我当时做23年的试题,四十分钟做完选择、填空题,最后是多了半个小时左右时间。24年题目比较难,在考试过程中,填空、选择我花了一个小时40分钟才做完,最后只多了十分钟出来。

09

正式考场里遇到哪些困难?

有没有遇到一些难题?

丁逸:有一道填空题卡了我一下,它的形式比较特殊,我一下子想不到什么好方法解。我用了专业课学到的“半正定矩阵”先解出了一个答案,但不大确定,最后检查的时候再去硬算,也是这个答案。在写一道简答题的时候,我怎么也做不出来,已经写了3、4行,才发现我看错题干了,只好把它划掉重新写,浪费了十几分钟。

考研数学的题目一般不会达到李艳芳模拟卷的难度,和李林模拟卷的难度差不多,但24年考试会比当年李林四、六模拟卷难一点。做完题目的时候,确实会长舒一口气,毕竟卷面都填满了,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失误。但是因为计算量比较大,有些答案长得比较奇怪,我也没想过会拿满分,给自己预留了几个计算错误,自己评估大概在130分以上。后面对答案的时候发现我的答案确实是对的,就特别开心。

罗敬鸿:考研数学一般来说都很基础,但24年我觉得挺难的。我不喜欢跳题,但是今年选择题最后一题确实让我跳了,后面才回来想。正式考试考完之后我就自己估了一下成绩,大概是149,我自己是比较有底的。

丁逸的准考证

10

对今年的考研er有什么想说的话?

丁逸:在做复杂计算题时,要一步一步写,千万不要跳步。现在这个阶段,基础偏薄弱的同学,可以聚焦在吃透一些真题,找一个比较贴近真实考场环境的地方做做模拟题。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可以尝试一下抗压训练,做一些计算量比较大的模拟卷。最后我想说,你已经坚持到现在了,就千万不要放弃,坚持着考下去,不要留下遗憾。祝愿所有的考研人都能够得偿所愿!

罗敬鸿:每一个知识点,你要搞透,真题要刷,不要眼高手低。现在到了这个阶段,感觉该有的也有了,不该有的,其实基本上也不会有。每天吃好喝好睡好,以最饱满的状态应对就好。考研其实是对于未来读研而言最简单的一步,也是第一步。如果真的有读研的决心,就一定要有必胜的心态。

考研前丁逸拍下的祝福卡

一个是稳扎稳打、重视点滴耕耘

日积跬步换作漂亮的满分答卷

一个是将对数学的热爱刻入DNA

在考研前轻轻唤起了满分血脉

但不变的法则和逻辑是

历经反复训练,拥有过硬的积淀

或许我们不必以满分为目标

给自己施加过大的压力

但这些高数满分人的心态和方法

一定可以给你不少启发

在临门一脚的时刻

希望大佬们可以给大家带来满满的欧气

考研er 加油鸭!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 文案|王珂

封面图|杨文静

编辑|杨梦佳

审核|裴鉴 陈子懿 杨岚岚

0 阅读: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