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历史经纬与国际影响

大鲤超级军事号 2024-09-15 08:35:08
一、冲突的起源与背景

从历史角度看,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关系源远流长。基辅罗斯时期,两国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和历史记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的发展轨迹逐渐分化。沙皇时期,乌克兰并入俄国版图后,俄罗斯化的政策引发了乌克兰部分地区的反抗运动。在苏联时期,乌克兰的自治权变化不定。1932 年至 1933 年的乌克兰大饥荒,给乌克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据西方研究者罗伯特・康奎斯特在其著作中提出,1932 - 1933 年大饥荒期间,饥荒中乌克兰的死亡人数约有 500 万。这场饥荒也成为了俄乌关系中的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痕。

乌克兰独立后,其外交取向成为了影响俄乌关系的关键因素。乌克兰地处欧洲腹地,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拿破仑曾说过:“占领基辅就等于抓住了俄国的双脚。” 布热津斯基也指出,乌克兰是欧亚棋盘上一个新的重要地带。乌克兰的外交选择直接关系到俄罗斯的战略利益。如果乌克兰倒向西方,俄罗斯将面临着巨大的地缘政治压力。

北约东扩是俄乌冲突的重要导火索之一。北约不断向东扩张,逐渐逼近俄罗斯的边境。俄罗斯认为,北约东扩威胁到了其国家安全。德国联邦议院议员克劳斯・恩斯特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及北约违背对俄罗斯的安全承诺,是造成俄乌冲突的根源。北约东扩违背了自两德统一以来的安全承诺,即 “北约不会东扩”。从 1990 年至 2022 年,北约实际上一直在向俄罗斯方向扩张,俄罗斯的安全利益被无视了。

综上所述,俄乌冲突的起源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历史、政治、地缘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俄乌关系变得复杂而紧张。

二、冲突发展历程(一)战争初期的闪击战

2022 年 2 月 24 日,普京宣布展开对乌特别军事行动。战争初期,俄军多路机械化集团军从北面、南面和东面展开快速闪击作战,计划在短时间内一举打垮乌克兰。然而,这次闪击战却暴露出了重大缺陷。一方面,俄军义务兵不能参战,导致步兵战车上除了司机和操控炮塔的车长外,后面的步兵只有班长和副班长,攻击力和防御能力大打折扣。另一方面,俄军非常缺乏精确制导弹药,苏 30、苏 34 和苏 35 战机不得不挂着铁炸弹去充当二战攻击机的角色,虽夺取了制空权,却没有战场遮蔽能力,使得乌军炮兵到处活动炮击俄军。此外,俄罗斯 2007 年军改时裁撤了前苏联留下的动员机构,导致现在动员能力不足,难以找到合格的军官。同时,俄罗斯的合同兵制度也不适合大规模战争,合同兵数量太少,且年龄偏大,战斗力存疑。最后,俄罗斯太轻敌了,以为两个星期就能取得决定性胜利,结果到了战场上,坦克装甲车损失后连修理人员都找不到,大量坦克装甲车被遗弃。

(二)西方高技术装备与乌军大反攻

2023 年 6 月,乌军大反攻行动正式开启。美西方为乌克兰提供了巨额军事援助,包括 200 多辆坦克和 100 来架 F - 16,但对于整个俄乌战场来说杯水车薪。在反攻行动中,乌克兰方面不断宣传,使得俄罗斯早有准备,乌军未能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而且,乌克兰在没有绝对军事力量优势的情况下,难以靠制空权轰炸俄军或靠地面装甲力量形成 “钢铁洪流”。同时,乌克兰军队军事素养不断恶化,新征召的士兵大多没受过军事训练,战斗力低下。随着巴以冲突的爆发,西方逐渐断开了对乌克兰的援助,使得乌军的大反攻行动基本宣告失败。

(三)俄军攻克堡垒城市

在俄乌冲突中,俄军先后夺取了马里乌波尔、巴赫穆特和阿夫捷耶夫卡等堡垒城市,建立了战略通道。马里乌波尔是亚速海的最佳海港,2022 年战争爆发后,俄军从克里米亚方向取得突破,包围了马里乌波尔。经过激烈的巷战,乌军损失惨重,最后弹尽粮绝投降。巴赫穆特战役同样十分残酷,2023 年 5 月俄军占领巴赫穆特。近期,俄军又攻克了阿夫捷耶夫卡的西诺瓦塔亚 2 号工业区要塞,这一标志性胜利使得乌军在顿涅茨克的防线面临巨大压力。

(四)无人装备的闪亮登场

俄乌冲突中,双方大量使用无人机参战,产生了令人震惊的作战效果。俄乌战场中,俄军调配 “海鹰”-10/“海鹰”-30 多功能侦察和火力校射无人机、“前哨”、“石榴” 等多型小型无人机投入战场,协调 T - 90M 坦克、T - 80BVM 坦克等地面主战武器进行高精度远程打击。小型无人机赋能地面主战平台超视距作战,提升了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增强了炮弹制导打击精度、有效提升了作战成功几率。同时,俄乌双方均投入了大量自杀式小型无人机,对敌方关键目标进行打击。此外,乌克兰还利用澳制 SYPAQ Corvo 纸板无人机袭击俄空军基地,标志着纸板无人机首次成功完成规模化实战应用。

三、冲突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一)安全领域

俄乌冲突后,全球地缘冲突数量显著增加。据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的最新统计数据,2023 年全球冲突数量达 183 起,创近 30 年之最。俄乌冲突外溢风险加大,如格鲁吉亚参加培训乌克兰军人,摩尔多瓦也面临被卷入冲突的风险。中立国弱化中立地位或放弃中立,奥地利虽坚称中立但同意加入欧盟 “战略指南针” 行动计划,芬兰、瑞典申请加入北约。全球核安全形势持续恶化,北约发起两次大规模核威慑军演,美国在核共享计划下将核武器部署至比利时、德国、意大利和荷兰等国,波兰也积极寻求加入核共享计划。

(二)社会领域

俄乌冲突是二战后欧洲大陆伤亡最惨重的一次战争。双方阵亡人数已超过 86 万,数百万人流离失所,造成 1000 多万乌克兰人流离失所、沦为难民,为欧洲带来了二战以来最大的难民危机。同时,种族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双方围绕是否实行 “灭绝种族” 的行为展开口诛笔伐。俄乌冲突还深刻影响着欧洲各国的内政和社会,在支持俄罗斯还是支持乌克兰的问题上,欧洲各国分歧凸显。

(三)规则领域

俄乌冲突助推贸易、金融 “泛武器化”。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多项金融制裁政策,包括将俄罗斯部分银行列入 SDN 名单、将俄罗斯部分银行剔除 SWIFT 系统,以及部分冻结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与黄金储备。这破坏了全球最重要安全资产(美国国债)的安全性,也使得贸易和金融规则被用作制裁手段。

(四)政治领域

俄乌冲突加剧全球阵营化对抗。美国等北约国家持续 “拱火”,对俄方实施制裁,向乌方提供军援,而俄罗斯则展开 “特别军事行动”。这使得国际政治格局呈现出明显的阵营化,一方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另一方是俄罗斯。这种阵营化对抗影响了全球政治稳定和合作。

(五)观念领域

俄乌冲突诱发思想大分流。在冲突中,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冲突的看法和立场存在巨大差异,反映出不同的价值观和利益考量。这种思想的分流可能会影响未来国际合作的基础和方向。

(六)经济领域

俄乌冲突加速全球供应链重构。在世纪疫情、俄乌冲突的冲击影响下,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供应链的安全稳定问题已经成为宏观经济复苏的重要阻滞风险。俄乌冲突导致石油、天然气等原材料供应链出现危机,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我国输入性通胀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七)科技领域

俄乌冲突凸显高科技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在俄乌冲突中,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高科技要素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星链” 卫星系统对乌克兰的支持,在乌克兰军用通讯设施遭受俄军精确打击后,成为乌军最重要的实时情报来源、民用通信服务替代者、并为乌军战场指挥控制系统提供技术支持。

(八)能源领域

俄乌冲突分化全球绿色转型进程。俄乌冲突后,能源价格剧烈波动,打乱了欧盟能源转型步伐。一些欧洲国家不得不暂时加大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如希腊将弃煤进程从 2025 年推迟到 2028 年;英国、意大利、德国和波兰等煤炭消费大国则采取了延长燃煤机组服役时限、启动煤炭战略储备、提高煤矿产量等措施确保煤炭供应。

(九)金融领域

俄乌冲突加速国际货币格局多极化。出于分散风险的考虑,一些国家考虑对所持有的官方储备货币进行多元化管理。国际投资者也有分散投资风险的意向,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步伐很可能加速。多元化的货币体系选项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DR)、非美元主权货币等。

(十)全球格局

俄乌冲突加速推进 “百年变局”。这场冲突的影响和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俄乌两国的地理空间,它将对未来的国际格局演变产生深刻的影响。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俄乌冲突将是百年未有之历史大变局的一个标志性开始,但远远不是结束。

四、未来走向与启示

 

俄乌冲突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双方之间的分歧仍然存在。目前,乌克兰和俄罗斯在领土、政治地位等问题上的立场相差甚远。乌克兰希望恢复其领土完整,包括克里米亚地区,而俄罗斯则强调其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保护顿巴斯地区的人民以及维护自身的安全利益。这种巨大的分歧使得冲突的解决变得异常困难。

国际社会需要更多的和平呼声,各方应通过对话和外交手段解决分歧,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例如,联合国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组织双方进行更加深入的谈判。同时,国际社会也应该加大对俄乌冲突的斡旋力度,推动双方回到谈判桌前。各国可以通过外交渠道向双方传达和平的意愿,鼓励双方采取建设性的行动。

同时,中国应把握俄乌冲突下时代变革的主要特征和中长期趋势,积极参与国际安全秩序构建,践行全球安全倡议等。中国一直致力于劝和促谈,为解决俄乌冲突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中国可以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各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例如,中国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组织国际会议,邀请俄乌双方以及相关国家共同参与,探讨解决冲突的途径。此外,中国还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的完善,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俄乌冲突的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但国际社会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对话和外交手段解决分歧,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中国也应该积极参与国际安全秩序构建,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为解决俄乌冲突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