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兴恭定王朱惟熣为何要上疏自陈冒封,主动放弃爵位传承?

钱越说史 2023-08-09 10:21:23

隆庆二年(1568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紫禁城中正忙着为过年做准备,当朝皇帝明穆宗意外地接到一封来自陕西西安府的特殊奏疏。时任永兴王在奏疏中承认自己父王朱秉榉属于冒封,请求予以改正。所谓“冒封”,指没有继承权的宗室,通过不正当手段承袭王爵。在当时若是被查出冒封,很可能会被剥夺爵位。

“癸卯,秦府永兴王惟确自言王父奉国将军秉榉,以荣惠王诚澜堂侄得袭王爵,僣冒至今,乞改正行。上曰:‘惟熣能据法自首,以本爵禄终身,著为例。今后有冒封匿不以闻者,听抚按参治。’”(《明穆宗实录》)

那么永兴王为何会自陈冒封?永兴王府冒封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永兴荣惠王朱诚澜

永兴郡国是秦藩始封君秦愍王次子朱尚烈的封国,受封于永乐元年(1403年)二月,历经懿简王朱尚烈、恭宪王朱志墣、昭僖王朱公鉐,三传至荣惠王朱诚澜。

朱诚澜,生于正统十年(1445年)七月初九,为永兴昭僖王朱公鉐的嫡长子兼独子,生母永兴王妃尹氏。天顺元年(1457年)十月,13岁的朱诚澜受封长子。成化二年(1466年),择西安左卫指挥使戴玺之女为妻。

西安鼓楼夜景

按宣德以后的惯例,宗室可以与在任官宦或军中将校人家联姻,但成婚以后,在本地任职的岳家成员必须远调五百里开外任职。朱诚澜的岳父戴玺为在职指挥使,理当外调,永兴王朱公鉐为此上疏为亲家求情。最终明宪宗恩准戴玺留任,不过职位由实职调整为干领俸禄不干事的虚衔。

弘治元年(1488年)十一月初二,朱公鉐薨逝,在位34年,享年61岁。此时嗣封郡王需为先王服丧完毕才能袭封,已成为惯例。而岁禄随爵位颁给,两三年拿不到岁禄,让许多王府的经济状况一落千丈,为此上疏奏讨禄米的为数不少。

朱诚澜也赶了这个潮流。弘治三年(1490年)三月,在他的奏请下朝廷同意永兴王府继续领取禄米。不过当时陕西正处于饥荒之中,故给予一半岁禄,也就是五百石,剩余部分待袭封后再行支给。

“戊寅……命给秦府永兴昭僖王之长子诚澜禄米,岁五百石,俟受封日全支。以是时狭西饥故也。”(《明孝宗实录》)

弘治四年(1491年)九月,朱诚澜袭封永兴王。据出土的《大明宗室永兴荣惠王圹志》记载,他的王妃为杨氏,这一记载应当不会有问题。因此阿越怀疑,最开始所聘的戴氏,没能熬到受封永兴王长子夫人那一刻就凋零了,其后又择杨氏为妻,故杨氏才是朱诚澜的原配。

朱诚澜为人低调,酷爱文学。弘治九年(1496年)三月,在他的奏请下,明孝宗曾赐予他《通鉴纲目》一书。

朱诚澜这个本支族长安分守己,奈何约束不了下面的宗室。秦藩的最大毛病为大宗动不动就闹绝嗣,是大明所有亲藩中绝嗣最频繁的一支,以至于传承11世的秦藩,在亲王人数上竟然追平传承13世的韩藩,都为十五王,这还是秦藩不算追封亲王,而韩藩计入追封亲王的结果。

朱诚澜在位期间,就经历了一次大宗绝嗣,入继亲王刚上台不久就去世的奇观。秦藩第七代王秦简王朱诚泳无嗣,爵位由堂侄临潼王朱秉欆承袭。然而这位秦昭王殿下,在位连头带尾仅仅9个月,长子朱惟焯年仅3岁,由叔祖母秦简王妃廖氏看护。

大雁塔

频繁的绝嗣本就消耗了大宗的权威,两代秦王接连去世更让大宗的威信一降再降。于是乎秦藩所属眼见大宗一脉寡的寡、幼的幼,开始有人跳出来作妖。闹得最厉害的,当属永兴王府宗室。

弘治十七年(1504年)九月,廖氏奏称永兴王府奉国将军朱诚浔、镇国中尉朱秉椵带领一帮小混混闯入西安府仓,殴打监仓府同知郁敬修,强行索要禄米。廖氏让朱惟焯对其“告庙示惩”,结果朱诚浔不服管教。永兴王府仪宾孙溏强占女妓,为乐工所诉。廖氏命王府承奉贾能勘核二人的罪名,竟做出擅笞将军,构陷宗室之事。明孝宗闻知此事后,不得不特地颁敕训诫王府所属,强调朱惟焯的地位。

“庚寅……都察院覆奏谓:‘诚浔所为不法,廖氏令惟焯告庙示惩而不以闻,论法虽似欠当,原心未为不善,孙塘先以有旨逮问。今彼此所奏,皆宜令巡抚巡按官从公审勘。’上曰:‘孙溏等事,令勘问明白奏闻。廖氏勿论。仍敕惟焯严束将军、中、尉仪宾之属,敢有抗违者,具奏处治。’”(《明孝宗实录》)

永兴王继承权之争

正德二年(1507年)闰正月二十五日,永兴王朱诚澜薨逝,在位17年,享年63岁,朝廷赐谥曰荣惠,葬于西安府咸宁县鸿固乡乐游原。

《明实录》未记载朱诚澜的子嗣情况,好在《大明宗室永兴荣惠王圹志》对此有详细叙述。朱诚澜共有二子二女:长子朱秉柔,次子未名早夭;两个女儿一封金谿县主,一封清源县主。朱秉柔曾受封辅国将军,由此可以推导出他去世于朱诚澜袭爵前后。也就是说永兴王府陷入了绝嗣危机。

随着宗室人口进入爆发式增长,为控制其对财政的侵袭,朝廷制定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具体到郡王一级的承袭问题,成化朝起限定只能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继子、侄子都没有继承权,楚藩岳阳王府就是第一个吃螃蟹者,这条规定也是针对它而设。

然而郡王属于世袭罔替,与其下的将军、中尉有着天壤之别,所以即便知晓希望不大,为了近乎唾手可得的利益,郡王府大宗绝嗣后,本支旁系宗室总会有枣没枣打三下,万一成了那可谓是一步登天。

乐游原古原楼

朱诚澜是独子,他绝嗣代表着上一代的昭僖王朱公鉐一系同样绝嗣。但永兴王府已传承四代,后两代绝嗣,再往上数还是颇有些宗室的,比如上文中大闹西安府库的朱诚浔、朱秉椵,就是懿简王朱尚烈次子朱志埁(音cen2)的后裔。

第二代永兴王恭宪王朱志墣共有四子,分别为长子朱公鉐、次子朱公䤡(音ran3)、三子朱公鉱(音kuang4)和四子朱公钫。身为大宗的长子绝嗣,四支情况不明,二支、三支则都留有传承。

秦藩本就支系稀少,历经百余年也就只有12家郡王,且因晋封、谋反等原因除封五家,郃阳郡国因继承人接连未封而亡,陷入半死不活之中,若永兴郡国再被除国,那支系只有一手指数了。堂堂第一亲藩,凋零至此,让署理府事的朱惟焯情何以堪,遂于朱诚澜去世之后,立马上疏朝廷请求准许由永兴王府奉国将军朱秉榉充当丧主。没成想因此引出了一场大风波。

朱秉榉之父为辅国将军朱诚瀷,祖父则是恭宪王次子镇国将军朱公䤡,他这一系是朱公䤡一脉的长支,此时父祖已经去世,因此大宗绝嗣后理论上他是王爵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朱惟焯让他出任丧主,本就有让其袭封的意图在。

然而朝廷前脚刚批准朱惟焯的提案,后脚就有人跳出来反对,这个人同样是永兴王府的奉国将军,也是恭宪王之后,名朱秉楶(音jie2)。他反对的理由是朱秉榉是庶出,而他是嫡出,让对方担纲丧主属于以庶凌嫡,所以这丧主应当由他来充任。

嫡庶之别在当时属于最高法理,所以朱秉楶的要求理论上没错,可也要看各人出身。朱秉楶与朱秉榉别说不是亲兄弟,连支系都不同。朱秉楶之父为辅国将军朱诚渊,祖父为镇国将军朱公鉱,也就是说他出身于恭宪王三支。

礼部在查阅宗室玉牒后,得出朱公䤡、朱公鉱皆为庶出,如此按照长幼原则,朱公䤡一系伦序在前,即便朱秉楶为嫡出,依然不能越过庶出的朱秉榉。为此奏请追究永兴王府教授辅导失职之罪。

祭孔大典

朱秉楶见状,退而求其次,打着自家祖母路氏的名义继续上疏,表示若让他打理永兴王府,则只求奉祀之权,不寻求袭爵。这明显是想放弃虚名,换取实利,毕竟只要能拿到奉祀权,那么偌大的王府产业还不是他囊中之物。礼部对他的用心心知肚明,以名分不合为由予以拒绝。

“(三月)乙丑……礼部言:‘秦府永兴王诚澜薨,秦王以二支从子秉榉为之。其三支从子秉楶奏言秉榉庶出,已嫡出宜为丧主。谨按玉牒,二祖皆庶支,例以长次为序,秉楶虽三支嫡长,不当加于二支秉榉之上,妄争图嗣,失序非礼。其教授辅导失职,宜究治。’上曰:‘可!教授其勿问。’既而秉楶又以其祖母奏欲奉祀,渎扰不已。礼部请究治教授罪。许之。仍命多官议奉祀事,佥谓名分素定,难变诏。已之。”(《明武宗实录》)

次年十一月,在荣惠王妃杨氏的奏请下,朝廷准许由朱秉榉承袭永兴王爵位。这场关于永兴王位之争终于落下帷幕。

冒封风波

按照传统,朱秉榉并没有继承权,只能以本职奉祀。这也是朱秉楶提出不谋求袭封,而求奉祀之权的根源所在。荣惠王妃杨氏奏请让朱秉榉袭爵后,礼部高举《皇明祖训》及历代先帝的处置先例,辩称“无有以庶堂侄袭堂伯爵者”,要求否决这一提案。

奈何此时被明武宗倚为臂膀,在朝中权势滔天的大太监刘瑾是陕西人,与秦藩关系尚可,对其多有照顾。在他的斡旋下,礼部的议案被压制,朱秉榉晋封永兴王一事得以通过。

礼部虽然先输一城,可并未就此认输,改用拖字诀,让朱秉榉一直处于待袭状态。正德四年(1509年)十二月,礼部更是通过《奉旨检详累朝政令凡涉王府者条列》,将郡王的承袭原则限定为父死子继,把其余方式定义成冒封,为日后算账留下暗手。

次年四月,因刘瑾用人不当,引发安化王之乱。叛乱虽然很快被平定,却成为文官集团倒刘的突破口。当年八月,明武宗不得不下令将刘瑾凌迟,以缓和与文官集团的矛盾。

然而文官集团秉承着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继续追击,誓要把与刘瑾的痕迹清除干净,最终引爆宁王之乱。待袭永兴王朱秉榉也成为这场君臣博弈中的一枚棋子。

“《祖训》止著嫡长袭封之文。其后有以庶弟袭封如保安王者,以嫡侄袭封如交城王者,以庶堂侄袭封如永兴王者,俱出特恩。近应山王绝嗣,嫡侄请继伯王爵;临潼王进封秦王,庶伯请补侄王爵者,惟命以镇国辅国本职奉祀,已著为令。自今郡王没无嗣及进封亲王,有如应山、临潼者,其宗支止许奏请奉祀。”(《明武宗实录》)

这是《奉旨检详累朝政令凡涉王府者条列》中,关于郡王传承的论述。现如今朱秉榉依然处于待袭状态,理论上也适用这一原则,故礼部于正德五年底接连上疏,要求进行改正,只许他以本职奉永兴王之祀。

刘瑾剧照

文官集团于处死刘瑾一事上,已经狠狠地给了明武宗一巴掌,若再在此事上向他们妥协,无异于让文官集团骑在头上左右开弓,那他这个皇帝的威信何在?所以明武宗绝不会允许此事发生。

“上诏以封爵重事,自今郡王无庶子,许次及者以原职奉祀,不许弟侄冒请封袭。有朦胧奏扰者,内外辅导官治罪。保安王诚漖、永兴王秉榉皆应查革,但有成命,姑仍旧封。以后子孙,并已故郃阳王秉檄子孙,悉如议。”(《明武宗实录》)

既斗争又妥协才是斗争的艺术,能混到朝廷重臣的都是人精,自然懂这一道理。何况皇帝还给了只允许永兴王再传承一世这个台阶,文官集团也不为己甚,与皇帝就此达成一致。

正德六年(1511年)五月,朱秉榉终于得偿所愿,被册封为永兴王。两年之后,以驿丞宋愈长女宋氏为永兴王妃。

阿越说

嘉靖十二年(1533年),永兴王朱秉榉薨逝,在位23年,朝廷赐谥曰庄定。按照当年的约定,永兴郡国应当就此除国。令人意外的是,嘉靖十六年(1437年)十二月,明世宗竟然传制准许朱秉榉的庶长子朱惟熣(cui3或sui1)袭封。

经过小二百年发展,宗室规模已然壮大到数以万计的地步,对朝廷朝政造成重大冲击的同时,部分宗室却陷入难以果腹的境地。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征集各方意见之后,朝廷出台《宗藩条例》,意图控制宗室规模,削减其对朝廷财政的拖累。规范宗王承袭制度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郡王一级除父死子继外都被认定为冒封。这一制度有一定的追溯期,被查到没好果子吃。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朱惟熣才选择向朝廷自首其父乃冒封,以换取宽恕。结果还算可以,朝廷鉴于其良好表现,准许他享爵终身。

永兴王府世系

万历二年(1474年),永兴王朱惟熣去世,在位38年,朝廷赐谥曰恭定。朱惟熣自陈冒封,其嫡长子辅国中尉朱怀填也没做无谓的反抗。此举反倒是让朝廷对他高看一眼,遂破例准许朱怀填以本职管理永兴王府事。

“(万历四年二月)癸酉……命永兴王惟熣嫡第一子怀填理本府事。故事,郡王府与亲王府同城,事悉统于亲王,无服内先请管理者。上念惟熣先年曾以其父冒封自请改正,淂保王爵终身,子孙无敢冒袭。则怀填当王爵方革之后,本爵未受之前,家政难束,姑从其请。”(《明神宗实录》)

传承170余年的永兴郡国就此除封。至于34年后再次现世的永兴王,它出自唐藩,属于封号废除之后的重新利用,与秦藩永兴王府毫无关系,受封者为唐端王朱硕熿庶九子朱器培。

相关文章

永兴昭僖王朱公鉐:向来友爱宗室的他,为何要大义灭亲?

安化王朱寘鐇之乱:以闹剧开始,以戏剧告终,坑惨明武宗

宁王朱宸濠:弘治年间的宗室贤王,为何会在正德年间造反?

一部秦藩保安王家族的兴衰史,折射出明朝宗室政策的变迁

岳阳王朱孟爟:家族没有绝嗣,却倒霉地碰上削藩,郡国意外没了

6 阅读:855
评论列表
  • 2023-08-13 18:23

    看的眼花缭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