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顾小白 编辑丨百进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3700字)
【正经社“银行升级战”观察之五】
8月15日晚间,邯郸市公安局丛台区分局发布的一份警情通报没有引起多少人的关注。通报说:“2024年8月15日11时许,我市从台区某商厦发生一起刑事案件,一男子被人捅伤,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犯罪嫌疑人宋某某(男,54岁)被公安机关当场控制。”
但是,当第二天死者的身份被确认是邯郸银行董事长郑志瑛(61岁,邯郸市鸡泽县人)、行凶者是邯郸银行保定分行白沟支行前行长宋洪涛(54岁)之后,迅速引起外界高度关注。
根据邯郸银行内部传出的消息,案件的起因是,临近退休的宋洪涛被超期干了十年董事长的郑志瑛开除了。行凶后,宋洪涛没有逃离,而是选择了投案自首。
一家国家控股的商业银行的董事长开除一个支行行长,确实有些不同寻常。即便是工作中犯了错,国有企业对待中层管理者的常规做法是安排退居二线,直到退休。那么,究竟支行行长宋洪涛犯了什么错误,才会迫使董事长郑志瑛打破常规做出开除他的的决定?为什么宋洪涛又会选择以杀死郑志瑛的方式来了结他们之间的恩怨,而且行凶之后没有逃走而是选择了自首?
虽然邯郸警方尚未公布最终调查结果,但是媒体陆续披露出来的一些消息,已经大致可以解释上面的两个问题,那就是宋洪涛涉嫌卷入民间借贷,而且牵涉面不止他一个人。
事件的背后,是邯郸银行存在的更严重的风控和内控问题。
1
典型案件一连串
郑志瑛遇刺身亡第二天,新浪网转发了一个来自“稷下谈金”的帖子,为理解整个事件提供了一个线索。
帖子称:“董事长人很好,曾经提到过要给基层减负,体恤基层,内部风评不错的一个人。行凶者2022年就下课了,网传的“行凶者替人受过心生不满”并不真实,一个支行行长,让他背,能背什么?被处理的原因,是参与了民间借贷领域。背刺,趁着董事长倒水的功夫,背后行凶”。
同时还透露说,当地是民间借贷的重灾区,银行工作人员参与民间借贷是通病。
从帖子的语气和透露的细节推断,发帖人应该是一个很接近邯郸银行的人。
帖子提供了三条理解整个案情的重要线索:
(1)邯郸是民间借贷乱象的“重灾区”。
《河北金融》杂志2014年3月刊发表的一篇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研究人员叶丽娟的文章《民间融资无序扩张存在隐忧——以邯郸市为例》,揭开了邯郸市民间借贷乱象的盖子。
随着越来越多的媒体介入调查,邯郸市民间借贷的更多细节被揭示出来:房地产开发商被认定为主角,主城区141家房企被认定参与的达32家,金额超过93亿元。
根据新华社发布的消息,除了房地产外,卷入民间借贷的行业还有制造、新能源、屠宰和养殖等。另据叶丽娟估算,彼时邯郸市民间融资规模约为500亿元至600亿元。
由于牵涉面太大,投资人反应强烈,邯郸市还专门成立了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处理相关事宜。但是经过集中打击和处置后,暗潮依然存在着,只是更换了马甲。直至今日,邯郸市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每年还会颁发各种防范和打击非法民间借贷的文件,金融机构还会举办各种防范宣传活动,时不时还会曝出一两件典型案件。
(2)当地银行工作人员参与民间借贷是通病。
2020年7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的一篇关于河北多家银行高管涉嫌“倒贷”的调查文章,揭示了银行工作人员参与民间借贷的操作套路:企业需要短期资金周转,银行受不良贷款率红线的限制不能继续向企业放款,于是资金拥有者便借钱给银行,银行再转借给需要钱的企业,而银行方面出面则是工作人员个人以银行的名义出面操作。
该案的主角、被称为“华北票据第一人”的郝文庆是从2015年以邯郸市为基地开始介入银行“倒贷”生意的,一开始他是借钱给缺钱的企业,企业得到银行续贷的承诺后会把借来的钱存入银行,银行再按照约定还给郝文庆。
后来郝文庆发现,直接借钱给银行,再由银行转贷给企业,更简单、更有利,于是操作模式就变成了:银行工作人员以银行的名义向郝文庆借钱,然后再转贷给企业。一开始,郝文庆和银行里面的人合作很顺利,但是后来银行不想还钱了,郝文庆便想到了通过法律程序,要回借出去的钱。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提供的数据,2015年至2020年,郝文庆及关联人、关联公司先后起诉了河南安阳、河北邢台及邯郸等地的十余家银行,案件数量达到43件,总涉案标的本金约7亿元。除了郝文庆主动撤诉的案件,剩余已经审结的案件,银行全部败诉。
2
凶手身影多次出现
(3)行凶者宋洪涛疑似卷入过民间借贷乱象。
郝文庆案当然不是孤例。
2022年7月一封债权人实名举报信指向了邯郸银行邯郸市渚河路支行前行长古苏敏。举报信称,古苏敏2011年至2019年担任该支行副行长、行长期间,以企业名义担保为自己及亲属发放贷款,使用丈夫、女儿的银行户头吸收亲属及同事的资金,进行民间高息放贷。
随后曝出的消息称,古苏敏担任该支行副行长、行长期间,个人账户每月流水过千万,每年流水过亿。她的“储户”中,还有被判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企业。
更吊诡的是,2014年8月古苏敏曾因与邯郸市城商典当有限公司产生民间借贷纠纷而被强制查封资产200万元。但是该案没有影响古苏敏的职业发展,第二年9月还由原来的渚河路支行副行长升迁该支行行长。2017年,古苏敏被停职,但四个月之后旋即恢复原职。直到2019年4月才从邯郸银行离职。
根据2021年2月平安邯郸官微发布的通报推测,古苏敏此次离职很可能是因为涉嫌银行内帮忙伪造证据而被被邯郸市公安局滏东派出所抓获。
正经社分析师梳理古苏敏案件的过程中,多次看到了郑志瑛遇刺案的犯罪嫌疑人宋洪涛的身影。比如中国文书判决网的信息显示,宋洪涛曾多次担任古苏敏案件的委托诉讼代理人,2016年至2019年期间还至少7次担任了邯郸银行合同纠纷案件的诉讼代理人。
从天眼查可以看到,2019年1月邯郸银行成立白沟支行,宋洪涛出任支行行长,直到网传的2022年6月被开除——第二个月,古苏敏就被债权人实名举报。
2014年至2024年,郑志瑛一直是邯郸银行的董事长。
3
风控漏洞亟待修补
然而,更加值得警惕的是,该案暴露出来的邯郸银行存在的风控和内控问题。
邯郸银行的前身是邯郸市城市信用社,2007年10月获准改组为邯郸市商业银行,2010年11月又获准更名为邯郸银行。
2011年至2021年,邯郸银行走过了快速增长的十年:总资产规模从317亿猛增至2224亿元;贷款业务规模年均增长23.8%,超过全国银行业同期平均增速11个百分点。
但是,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大致从2019年起,邯郸银行的业绩开始出现大幅波动。
根据邯郸银行发布的数据,2019年至2023年,邯郸银行分别实现营收30.25亿元、26.20亿元、35.91亿元、35.32亿元和34.03亿元,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但2022年和2023年略有下滑;同期净利润分别为9.43亿元、8.44亿元、10.30亿元、15.19亿元和6.21亿元,2020年和2023年出现明显下滑,特别是2023年,同比下降了58.51%。
与净利润出现大幅波动同时,邯郸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站上了高位。2019年至2023年,邯郸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18%、1.90%、1.96%、1.90%和2.24%。大公国际资信出具的《邯郸银行主体与相关债项2023年度跟踪评级报告》披露,截至2022年年末,邯郸银行不良贷款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关注类贷款规模增幅较大,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加大。
邯郸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固然跟邯郸市最近几年因为经济结构调整、产能过剩问题和企业债务压力上升等而致使企业还贷能力下降直接相关;监管机构要求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银行被迫提高拨备覆盖率,短期内亦会导致短期不良贷款率上升。
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邯郸银行还没有完成从城市信用社向商业银行转型的过程中必须做的一门功课——风控和内控能力建设,比如贷款审批过程过于宽松、未能严格筛选客户资质,对贷款投向的风险评估不足,贷后管理松懈等。
2023年11月,邯郸银行就因为存在“虚报普惠小微企业贷款数据”问题而被罚款50万元,时任授信审批部副总经理、普惠金融部总经理施晓东作为相关责任人,被警告并处以5万元罚款。
再往前的2020年12月,邯郸银行还因为“未按照规定报送统计数据”而被国家外汇管理局罚款4万元。
4
几名高管任期过长
邯郸银行还有一个令人诟病的现象是,高管任期过长。
根据公开的资料,遇刺身亡的董事长方郑志瑛(曾用名“郑志英”)从2005年开始担任邯郸市城市信用社总经理,2007年改制成立邯郸市商业银行后又担任行长,2010年后继续担任邯郸银行行长,2014年接替原董事长李少波出任邯郸银行董事长。
前后加起来,郑志瑛掌管邯郸银行及前身共约20年。
邯郸银行行长刘刚存在类似的情况。刘刚2016年12月30日被核准行长任职资格,2024年2月被免职,任职时间超过7年。
根据2019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银行保险机构员工履职回避工作的指导意见》,对经营管理、风险控制有决策权及重要影响力的关键人员的轮岗期限原则上不得超过7年。
按照上述意见规定,青岛农商行、广州农商行等银行高管因超期任职而发生调整。山西临汾乡宁农商银行2022年1月还因为存在“行长代为履职超期“而被处罚。2023年5月,四平辽河蛟银村镇银行同样因涉及“高管超期代为履职”等违法违规行为而被罚款60万元。
郑志瑛突然遇刺身亡事件拔出萝卜带出泥,邯郸银行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一并“出圈”,引起广泛关注。相比按照传统,郑志瑛留下的位置很可能将由2024年4月才接棒行长职务的张海红接任,外界更为关注的,是接任者将会如何改善内部治理机制的积弊。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正经社》出品】
CEO·首席研究员|曹甲清·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